EN
https://www.gov.cn/

美逆流而動殃及世界經濟 多邊主義終將勝利——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摩擦走向

2019-06-14 07: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題:美逆流而動殃及世界經濟 多邊主義終將勝利——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摩擦走向

新華社記者安蓓、劉紅霞

近期,美方一些政客升級經貿摩擦,對中國極限施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13日舉辦的“中美經貿關係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美方以極不負責任的態度,逆全球化潮流而動,給全球價值鏈、産業鏈和創新體系投下陰影。一個自強、開放、合作的中國,將在多邊主義的時代大勢中獲得持久發展。

美政客挑起經貿摩擦 全球價值鏈遭殃

打著“美國優先”旗號,不顧各方反對,美方一些政客肆意挑起並升級經貿摩擦,不僅對部分經濟體“點射”,還對地區乃至全球規則體系“掃射”。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直言,美方政客“犯了兩個病”,一個是“眼紅病”,一個是“健忘病”。

這一觀點在與會專家學者中形成共鳴。幾位學者都提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出臺被稱為“20世紀美國最愚蠢法案”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進口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混亂,失業人數大幅增長,加劇經濟大蕭條。

“如今,美方一些政客選擇遺忘,拿中美經貿關係開刀,實際上是對全球生産價值鏈開刀,其後果可能比當年的法案更嚴重。”李稻葵説。

四處挑起經貿爭端外,美方肆意“退群”,甚至破壞建立在各方共識基礎上的多邊貿易體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例,指出美方政客肆意破壞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致使機制面臨癱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説,中方遇到問題通常是主動反思和推進改革開放,而美方在自身出現問題時往往要歸咎他國,把自己的問題“外包”。

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看來,美方對中國挑起經貿摩擦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是可能導致全球價值鏈斷裂,這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或將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還嚴重。

“全球創新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在高科技領域有很強的互補性。”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説,如果兩國能加強合作,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重大問題,對全世界都是莫大福祉。反之,如果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陷入對抗封鎖,對全世界人民來講都是災難。

“中國有信心,多邊主義一定會勝利”

“美方誤判形勢,認為只要一聲號令,其他國家都會追隨。”阮宗澤説,事實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願看到中美關係惡化。今天美方對中國反復無常、極限施壓,明天就可能把矛頭對準其他國家;更何況美方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做法,違背全球化潮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不符合各國利益。

白重恩分析説,美國的貿易逆差由兩方面因素決定,一是美國高消費、低儲蓄的經濟結構,二是美元特殊地位。美國總體上從多邊貿易體系中獲益,但其國內政策未能解決好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美國一些人妄圖把責任轉嫁給其他國家,是要緩解執政壓力。

他指出,當前國際經濟格局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單極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的矛盾。抓住這個主要矛盾,中國可以爭取建立最大的朋友圈,因為這與大多數國家的核心利益和關切一致,即使美國內部也有很多支持的聲音。“我們有信心,多邊主義最終一定會勝利。”

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看來,美國的單邊主義實質上是美國優先戰略,失道寡助;中國提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得道多助。

“合作應該是中美唯一選擇。中美建交以來,兩國貿易井噴式增長,中美關係的實質是互利共贏,並不存在誰吃虧的問題。美國一部分力量試圖把中美切割開,違背歷史潮流,也違背中美人民的利益。”阮宗澤強調,當前更要重視加強中美之間的民間交流,特別是青年人之間的交流。

“面對美國壓力,中國是講原則的。我們不願打貿易戰,但如果貿易戰強加給中國,中國必須作出反擊。中美歷史上曾經有過博弈、較量的階段,那時中國牢牢守住底線,更何況今天的中國。”阮宗澤説。

“做好自己的事,時間和未來將繼續是中國最好的朋友”

“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貿易問題,甚至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説,中美經貿摩擦的本質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中國是全世界産業鏈條最完整的國家,奉勸美方千萬不要低估中國的經濟結構和市場規模的韌性。

“中國就是中國。美方一些政客想要複製對付其他國家的辦法來對付中國,註定會失敗。”阮宗澤説,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證明,中國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這條道路我們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説,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已經做好準備。我們自身決不能因為外部擾動而打髮發展的節奏。

“過去一年多來,我們看到美方表現出極端的零和思維、任性的單邊主義,展現出的是一個缺乏信譽的談判者,肆意把經貿關係政治化。”清華大學社科學院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説,如何應對?一個自強、開放、合作的中國,將為自身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穿越“歷史三峽”,要把眼光放在中長期,抓住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的現代化蓄勢已久,齊發並進。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時間和未來將繼續是中國最好的朋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