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立法、具體指導、基層考核——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地

2019-07-01 19: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題:立法、具體指導、基層考核——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地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傑文津、杜康、王優玲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住建部日前介紹,46個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根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暫行辦法》,由住建部負責每季度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考核。此外,為落實細則,多地開始對基層幹部進行考核與問責。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推行多年的垃圾分類開始真正落地。

垃圾分類不再是口號,多地立法推進落地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説,推動這麼多年,這一次,國家“動真格”了,垃圾分類終於不再停留于口號和倡導。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46個城市將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據記者了解,此前,上海、北京、杭州、成都、重慶、廈門、合肥、廣東等均進行了地方立法,一些重點城市在城區範圍已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為推進垃圾分類真正落地,不少地方都規定,違反垃圾強制分類規範的各類主體將面臨包括罰款在內的多種處罰。重慶市、杭州市都規定,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且逾期未改的,對單位和個人處以不同額度的罰款。

多地還明確了管理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加大處罰力度。廈門市規定,對違法管理責任人可以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單位罰款數額10%的罰款;杭州規定,對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未履行職責等行為,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上海、合肥等地還將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與個人徵信挂鉤。

“一口茶葉渣能毀掉一箱可回收廢紙”,如何讓垃圾真正“分得清”?

垃圾分類涉及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四個環節。“一口茶葉渣就能毀掉一箱可回收廢紙。”宋國君告訴記者,生活垃圾混裝、混運,既傷害公眾的分類積極性,更破壞垃圾分類回收效率。目前,各地推出不少措施保證垃圾“分得清”。

要讓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提高居民分類投放準確性是關鍵。2018年,上海市出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居住區)》,不久前,上海相關部門又編制並投放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一些方便市民查詢垃圾分類信息的小程序也紛紛上線。

此外,上海投入大量人力具體落實。“小區的分類投放點都安排居委會工作人員開袋檢查、現場指導。”上海市民錢女士説。據了解,一些中小學校還組織學生在暑假期間到街道擔任志願者。

為解決“混裝混運”問題,北京要求垃圾運輸車輛“亮出身份”,標識要醒目,車身顏色統一為綠色,並通過智慧技術進行精準管理,居民可通過電話監督舉報;上海為市民提供“垃圾去哪兒了”微信平臺、12345電話等監督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分類也取得有效進展。浙江金華市制定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目前,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已覆蓋了金華市100%的鄉鎮和98%的行政村,垃圾減量達八成以上。

作為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廣州花都區赤坭鎮錦山村設置回收處,定時定點回收大物件和一般可回收物。村裏還通過設置漚肥點,初步做到“餐廚垃圾”不出村。

垃圾分類帶來多重“衝擊波”

“分類型垃圾桶網上賣斷貨了”“工作太忙只能求助爸媽或保姆,家人多了很多話題”“公司裏個人座位旁的垃圾桶都沒有了,扔垃圾人都跑瘦了”……近日,強制垃圾分類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一些個人生活習慣悄然改變。上海的宋女士説,為減少垃圾分類錯誤,已經開始少叫外賣了。北京市民陳輝説,父母開始把塑料袋反復使用了,儘量減少垃圾。

垃圾分類帶來新的市場商機。潔滿倉清潔用品公司工作人員説,近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集中更換分類垃圾桶,訂單量巨大,公司開足馬力生産仍然供不應求。一些年輕人看準時機創業。上海機電學院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開展的“飛螞蟻環保”項目,通過聯網的回收櫃,讓學生自助回收廢紙、紡織類、塑料瓶、電池等類型的垃圾。

垃圾分類對基層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廈門、廣州多地將相關內容納入各區黨委、政府和街(鎮)黨工委的工作考核。廈門市思明區一位社區黨委書記告訴記者,幾乎每月都有多家單位對社區進行暗訪、排名,考核情況與個人收入直接挂鉤。

資本市場也聞風而動。近來,A股市場中垃圾分類概念股集體上漲,多只個股甚至連續漲停。首創環境副總裁胡再春表示,垃圾源頭分類是大趨勢,讓錯配的廢物變成財富,市場潛力巨大。有機構估算,固廢全産業鏈市場有望達到千億元規模。

宋國君説,政府要求、公民自覺、企業助力,多方合力才能讓垃圾分類真正落實。(參與采寫記者:周穎、關桂峰、顏之宏、姜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