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工業經濟跨越發展 製造大國屹立東方——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2019-07-10 10:19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工業經濟跨越發展 製造大國屹立東方
——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建國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實現了由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製造大國的歷史性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工業製造加快向高質量發展推進。新中國工業為我國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以及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工業經濟實現跨越發展,推動我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製造大國

70年前的舊中國,由於長期戰亂,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工業企業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只能生産少量粗加工産品。經過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我國工業成功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大跨越,使我國由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製造大國,中國工業為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工業生産突飛猛進,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建國70年來,我國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970.6倍,年均增長11.0%。分階段看,國民經濟恢復及“一五”時期(1949-1957年),我國工業生産迅速增長。建國初期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奇跡般地在戰爭廢墟上恢復了國民經濟。同時在整個“一五”期間,我國工業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8%的增長速度。“二五”時期至改革開放以前(1958年-1978年),受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等影響,工業建設遭到很大損失。但在部分老一輩革命家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業經濟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1978 年,工業增加值162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1952年增長15.9倍,年均增長11.5%。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工業煥發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經濟規模迅速壯大。199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2年突破20萬億大關,2018年突破30萬億元大關,按不變價格計算,2018年比1978年增長56.4倍,年均增長10.7%。我國工業國際影響力發生歷史性變化。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按現價美元測算,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自此以後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份額高達27.0%,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二)工業生産能力迅猛增長,主要産品産量居世界前列。建國初期,我國只能生産紗、布、火柴、肥皂、麵粉等為數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費品,經過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生産能力迅猛增長,主要工業産品産量進入世界前列。原煤、鋼鐵、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行業已形成龐大的生産能力。2018年,原煤産量36.8億噸,比1949年增長115倍;粗鋼産量9.3億噸,增長5799倍;水泥産量22.1億噸,增長3344倍;平板玻璃8.7億重量箱,增長803倍;化肥産量5424.4萬噸,增長9040倍。

主要消費品行業實現了供應不足向供應充裕的巨大轉變。2018年,紗産量2958.9萬噸,比1949年增長89.5倍;布産量657.3億米,增長33.8倍。日用消費品豐富多彩。據輕工聯合會資料顯示,如今我國鐘錶、自行車、縫紉機、電池、啤酒、傢具、塑料加工機械等100多種輕工産品的産量居世界第一。

高技術裝備類産品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18年,我國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等産品産量分別達18億部、3.1億台、1.9億台,佔全球總産量的比重在70%-90%之間;汽車産量為2781.9萬輛,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第一;高鐵動車組已成中國靚麗名片,走出國門。工業供給能力的增長,為我國國民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工業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前,由於國內主要工業品供應短缺,加上工業發展模式是半封閉型的,僅有少量的對外貿易,出口商品也多以初級産品和資源性産品為主。改革開放以來,依託完備産業基礎和綜合成本優勢,我國對外貿易量質齊升,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1978年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僅為168億元人民幣,2018年已達到16.4萬億元,增長979倍。自2009年起,我國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地位。

出口産品結構不斷優化。建國初期,我國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級産品。1978年,初級産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業製成品出口占到46.5%,2000年以後工業製成品上升到90%以上。其中,高技術、高附加值産品成為出口主力。2018年,機電産品出口9.6萬億元,佔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接近60%。 同時,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加快更新換代,出口産品檔次和質量不斷提高,家電、皮革、傢具、自行車、五金製品、電池等行業已成為我國在全球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行業。

(四)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一些技術已從跟跑到領跑。新中國成立時,我國工業技術能力比較薄弱。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驅動戰略的指引下,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作為創新主體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成為促進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企業研發力量不斷增強。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達10.2萬家,比2004年增長5倍,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從2004年的6.2%上升至2017年的27.4%,提高21.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R&D經費支出12013億元,比2004年增長9.9倍,研發投入強度(R&D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 由2004年的0.56%提升至1.06%,提高了0.5個百分點。

研發成果日益豐碩。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29.8倍。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成為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國,僅排在美國之後。部分産品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和通訊設備産業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多次蟬聯全球超算500強榜首。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導航進入組網新時代。

二、現代工業體系逐步形成,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舊中國,我國工業部門殘缺不全,只有採礦業、紡織業和簡單的加工業。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産業政策,對工業經濟內部結構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我國現代工業體系逐步形成,産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中優化升級。

(一)建立了門類比較健全的工業體系。建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工業建設,從“一五”開始就將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工業部門,為此後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經過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機械、建材、輕紡、食品、醫藥等工業行業不斷由小到大,一些新興的工業行業如航空航天工業、汽車工業、電子通信工業等也從無到有,迅速發展起來。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一個行業比較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已經形成。

(二)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建國以來,我國傳統工業在産業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不斷通過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技術改造等實現産業升級、脫胎換骨。如水泥行業2012年底前基本淘汰了機立窯、幹法中空窯、立波爾窯、濕法窯,目前新型幹法水泥基本全覆蓋。截至2017年,中國擁有1715條新型幹法生産線,其中日産萬噸的生産線有13條。煤炭行業1997年就開始整頓關閉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煤礦,同時大力發展先進生産力。2017年,大型煤礦企業的採煤機械化程度提高到96%,掘進機械化程度提高到54%。鋼鐵行業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冶煉、軋製設備,鋼材品種質量提升實現巨大突破,大多數鋼材品種的自給率超過了100%。有色金屬工業實現了從主要技術裝備依賴進口到高附加值産品出口和電解鋁技術輸出國外的轉變,落後的自焙槽電解鋁生産工藝已經全部淘汰,中厚板高端航空鋁材已用於大飛機和軍工等領域,高鐵用鋁材全部實現了國産化。

(三)新興産業不斷加快孕育發展。建國初期至90年代,我國工業結構是以鋼鐵、建材、農副食品、紡織等傳統行業為主。進入21世紀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發展高技術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新動能加快孕育發展,工業經濟不斷向中高端邁進。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1%,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5.5和1.9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3.9%和32.9%。2018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8.9%,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主要代表性産品增勢強勁。2018年,新能源汽車産量比上年增長66.2%,生物基化學纖維增長23.5%,智慧電視增長17.7%,鋰離子電池增長12.9%,集成電路增長9.7%。移動通信、語音識別、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集成電路製造、C919大型客機、高檔數控機床、大型船舶製造裝備等加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龍門五軸機床、8萬噸模鍛壓力機等裝備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四)智慧製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展加快。一是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持續提升。據工信部材料,截至2018年9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7.8%和48.5%。二是“互聯網+製造業”新模式不斷涌現。截至2018年6月,開展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個性化定制的企業比例分別達33.7%、24.7%、7.6%。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在服裝、傢具等行業加快推廣,協同研發製造在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領域日益興起。三是工業互聯網發展已邁出實質步伐。工業互聯網已經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家電、服裝、機械、能源等行業,國內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超過了50家,重點平臺平均連接的設備數量達到了59萬台。

三、多种經濟成份攜手共同發展,經濟活力大幅躍升

建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所有制結構的經濟成分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1978年,在全部工業總産值中,國有企業佔77.6%,集體企業佔22.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破除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多種所有制經濟攜手共同發展。

(一)國有企業在優化調整中發展壯大。1952年,我國國有企業[1]實現利潤總額28.2億元,固定資産原值149億元。經過建國幾十年的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擴權讓利”,“利改稅”、“承包經營責任制”和“股份制”等艱難探索,國有企業活力、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2018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83億元,比1952年增長658倍;2017年固定資産原值309410億元,比1952年增長2076倍。國有企業不斷優化戰略佈局,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主導地位。2018年,在石油天然氣開採業和電力生産供應業中,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所在行業的比重分別高達93.2%和91.7%;在石油加工、冶金、有色等重要的原材料工業領域,國有控股工業所佔比重在37.0%-61.1%之間。國有企業為推進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民營經濟和私營企業逐漸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認識及相關政策的制定經歷了一個從探索到完善的過程。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黨的十五大 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私營經濟一步步由弱到強、逐步成長壯大。2001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3.2萬家,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為18.9%,資産總計、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分別為3.9%、7.7%和6.0%。2018年,私營企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數量已超過一半,資産總計、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佔比均超過20%。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為我國工業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活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代,港澳臺同胞積極響應,率先前來投資。1978年,第一位港商廣東投資辦廠,此後一大批港澳臺商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紛紛來內地投資興業。2018年末,大陸境內規模以上港澳臺商投資工業企業已達2.3萬家,吸納就業人數達956萬人,主營業務收入9.9萬億元。港澳台資企業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更為內地輸入了先進的理念和管理經驗,成為我國工業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四)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979年,我國頒布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外商投資企業加快增長,一些國外大公司、大集團、大財團紛紛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投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了一系列利用外資重大舉措,為外商投資企業長期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外商投資由最初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步拓展到計算機、集成電路、智慧製造等高新技術領域。2018年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已達2.5萬家,吸納就業人數達931萬人,主營業務收入14萬億元。不斷開放的中國製造業受益於國外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投入,同時也為外資企業持續提供了良好回報。

四、不同地區工業總量均實現歷史性飛躍,區域經濟不斷向協調發展推進

舊中國的工業主要聚集于東部地區,佈局極不平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就進行了以大小三線建設為中心的地區工業佈局大調整。改革開放初期,東部地區憑藉其區位優勢和政策優惠率先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有所拉大。世紀之交,國家高度重視中西部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區域發展協調性逐步增強。

(一)東部地區在我國工業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對全國工業經濟起著壓艙石和導向標的作用。1952年,東部地區工業總産值佔全國的比重就已經超過一半。經過70年的大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率先發展,東部地區規模持續擴大,在由速度向質量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2018年東部地區[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38089億元,比1978年增長117倍,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57.4%。2017年東部地區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61.6%。

(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工業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對全國工業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中西部地區受歷史、自然和區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總體發展水平與東部一直存在較大差距。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振興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發展戰略,相關地區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18年中西部地區實現利潤總額分別為13498億元和12000億元,較1978年分別增長192倍和147倍;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764億元,較1978年增長21倍。

(三)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相關地區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2018年長江經濟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6.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的比重為45.7%,較2014年41.6%的比重,提高了4.1個百分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2017年長江經濟帶地區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全國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3.2%。部分新興産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集聚效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取得積極進展,産業轉移協作有序推進,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創新協作新模式,一大批跨區域重大産業項目與共建園區陸續落地,為京津冀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四)區域政策趨於精準,區域經濟在不斷調整中向協調聯動推進。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上更加精準,更加注重跨行政區域、大區域的協調發展,各地區經濟發展的聯絡更加密切,區域發展差距有所縮小。2018年,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西部地區為6.9%,分別比東部地區快1.8和1.3個百分點,2018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國工業的比重分別為22.8%和17.5%,與2000年13.9%和11.3%的比重相比,分別提高了8.9和6.2個百分點。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2016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3.1%,隨著一系列東北振興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措施的逐步落地,東北工業企穩勢頭不斷鞏固。2017年工業增加值增長4.2%,2018年增長6.1%。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有所扭轉,不同區域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人民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創造了波瀾壯闊、世界矚目的工業奇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中國工業仍然還有很多山要爬,還有很多坎要過,但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一定會再創新的輝煌,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歷史奇跡。

注:

[1]國有工業企業的統計範圍,2017年、2018年為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國有控股工業企業,1952年為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的純國有工業企業。

[2]東中西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統計範圍,2018年為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1978年為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