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資産規模有所企穩,強化服務實體經濟——從一份報告看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2019-07-11 18: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資産規模有所企穩,強化服務實體經濟——從一份報告看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新華社記者張千千、李延霞

中國銀行業協會10日發佈《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9)》,提出2018年以來,銀行業經營總體穩健,發展態勢向好,商業銀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主線,不斷加強資産負債的創新能力,提升全面風險管理,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報告認為,2019年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強,資産規模增速有望小幅提升,流動性將延續合理充裕狀態,市場與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

資産擴張有所企穩,資産結構不斷優化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資産增速有所企穩。商業銀行逐步調整經營模式,加大了信貸等資産的投放力度。截至2018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産規模為268.2萬億元,同比增長6.27%。

信貸資産規模不斷增長,表外融資開始修復。截至2018年底,商業銀行各項貸款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2.85%,高於同期資産增速6.58個百分點,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非信貸資産有所收縮,不同銀行、不同業務差異明顯。截至2018年末,主要上市銀行非信貸資産規模同比減少7.8%,佔比為30.31%,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非信貸資産規模及佔比降幅較大,大型商業銀行及城商行基本穩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2019年,隨著實體經濟金融需求的增加及可投資領域的拓展,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強,資産規模增速有望小幅提升、資産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

信用風險保持穩定,市場與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

數據顯示,2018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0254億元,不良貸款率1.83%,較2017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水平與國際同業相比仍處於相對低位。

商業銀行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4.2%,較2017年末提高0.55個百分點,資本充足水平持續向好;撥備覆蓋率為186.31%,較2017年末上升4.89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持續增強。

2018年1至4季度,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分別為51.39%、52.42%、52.94%和55.31%,整體較2017年有所提高,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整體穩健。

連平表示,商業銀行繼續強化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積極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加強各類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提升風險管理精細化水平,持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轉型。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認為,2019年我國經濟雖然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將總體保持平穩,銀行業仍將保持穩健發展勢頭。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中國銀行業不僅在規模上領先,而且各項指標運行穩健,風險可控。

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報告顯示,銀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成效明顯。一方面,信貸投放力度加大,2018年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42.9萬億元,佔公司貸款比例47.4%。另一方面,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18年第四季度銀行業新發放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比第一季度下降0.8個百分點。

同時,普惠金融發展提速,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建立了普惠金融部等專營機構,優化普惠金融業務模式,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量和覆蓋面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33.5萬億元,其中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達到9.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8%,高於各項貸款增速9個百分點以上。

此外,科創板即將開市為銀行業大力開展科創金融提供了切入點,銀行業通過創新産品服務體系、優化專業流程、加強內外部合作,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

潘光偉表示,下一步,銀行業要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要通過找準定位、轉型發展實現銀行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二是通過多樣化的産品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的金融供給;三是通過良性競爭、錯位發展形成多層次的金融供給體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