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唐山:從“鋼城”到“港城” 城市形象更具“國際范”

2019-07-17 10:0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7月17日電(記者 馮維健)在河北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內,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艘裝滿蒙古國煤炭的貨船駛離港口。作為曹妃甸至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國際班列上的重要站點,港池島站集裝箱線路目前已正式建成,將於本月投入使用。

作為環渤海5500公里海岸線上唯一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的港址,河北唐山港水深、港闊、終年不凍不淤,具有發展海洋經濟與港口貿易的地理優勢。2018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達到6.37億噸,位居全國港口第3位、全球第4位。過去人們對於唐山市“鋼城”“煤都”的舊有印象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國際范”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印象。

記者從河北省唐山市政府了解到,近年來唐山市圍繞“一港雙城”建設佈局,努力打造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推進經濟由內向外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由資源依賴型發展向沿海開放帶動轉變。

去年3月,連接曹妃甸與烏蘭巴托的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通運行,唐山港成為蒙古國商業貿易的重要出海口。今年日韓中蒙過境班列的開通,使得來自日本、韓國的貨物可以經由唐山港,由水路轉為陸路運往烏蘭巴托,為唐山港由傳統吞吐大港向國際綜合貿易大港轉變提供了新的機遇。

據悉,圍繞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今年河北唐山將新設新疆庫爾勒、內蒙古策克等內陸港10個以上,打造輻射東北、華北、西北的“三北”區域物流分撥中心,將港口的間接腹地延伸至俄羅斯及中亞多國。同時開行唐山港至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國際班列,逐步實現常態化運營。並通過開通韓國、東南亞等集裝箱班輪航線,完善連通東亞、東南亞的海洋運輸格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