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遏制心理疾病患病率上升趨勢

2019-07-23 19: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陳聰)抑鬱症患病率達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我國近日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鬱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

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在2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倡導個人和家庭採取維護心理健康的措施,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號召公眾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問題,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此外還應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等。

對於社會和政府層面,心理健康促進行動要求政府部門利用各類媒體和傳播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科學宣傳力度,提升公眾心理健康意識,此外還要求構建心理服務網絡,發揮基層社區在心理健康服務中的網底作用,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當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感到沮喪、失落,覺得抑鬱焦慮時,該通過什麼方式獲得心理支持?專家指出,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是一個有效可行且經濟的方法,此外還可以到醫院專業科室和心理健康服務機構求助。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在新聞發佈會上説,國家衛生健康部門此前已要求全國相關醫療機構或其他相關社會機構設立心理援助熱線,到目前為止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的心理援助熱線已覆蓋全國51個城市。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指出,除撥打心理援助熱線外,應向專業機構求助。專業機構有精神疾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的專科門診,此外也有教育系統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心理健康諮詢平臺。

陳雪峰指出,精神衛生疾病患者應走出自行減藥、停藥的誤區,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有的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服藥一段時間覺得效果比較好就自行減藥、停藥、換藥等,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或復發。所以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後應遵醫囑、恰當地用藥,確保疾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