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原河南:盛滿豐收的田野 大有可為的土地

2019-07-24 17:5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7月24日電 題:中原河南:盛滿豐收的田野,大有可為的土地

新華社記者 王丁、宋曉東


在位於太行山深處的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鎮,幾名遊客在拍攝山區秋景(2018年10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沃野千里,這裡是中國糧倉;聯通世界,這裡架起開放橋梁;山青水美,這裡書寫綠色崛起。

這就是中原河南!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是秦磚漢瓦。”歷經滄桑的河南大地,承載著千年中華文明。扭住發展不放鬆,扛起糧食安全重任——河南從曾經最貧困落後的省份之一成為今天的農業大省、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板塊、內陸開放重要地區,大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穩住“大糧倉” 抓緊“糧袋子”


在河南省舞陽縣保和鄉十里鋪村一處麥田裏,農機手操作機械收割小麥(2019年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日前,記者來到河南省鄲城縣,在胡集鄉大舒莊村看到,2000多畝“麥茬紅薯”的紅薯秧已經長出了20多厘米,種糧大戶賈雲飛還沉浸在今年小麥的豐收喜悅裏:“今年小麥真是大豐收啊,一畝地最少也有1200斤,現在種糧省事省力又高産。”

中原熟,天下足。素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今年再次迎來豐收。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佈消息稱,2019年河南夏糧産量達749.08億斤,比去年增加26.34億斤,再創歷史新高,且今年河南夏糧播種面積、總産量和單位面積産量均居全國第一,夏糧增産對全國貢獻率達44.9%。

新中國成立後,解決糧食問題曾是全國的頭等大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河南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改善農業生産環境,糧食生産能力不斷提升。

在河南省商水縣杜店村,水泥路修到了田間地頭,每50畝就有一眼機井,刷下電卡就能自動澆地,全村3000多畝地不到3天就能透澆一遍。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土地平整肥沃,這樣的高標準農田在中原越來越常見。截至2018年底,河南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6163萬畝,農田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抗災能力明顯提升,中原糧倉牢牢地紮在了麥田裏。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茹振鋼在春化室中觀察小麥的苗期性狀(2017年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藏糧于地,也要藏糧于技。“中國人的飯碗裏要裝滿中國糧”——一批批農業科技工作者堅定信念,潛心培育出一代代國産優良品種。今年麥收期間,河南糧食高産的好消息不斷:永城市侯嶺鄉張井村的1140畝麥田,畝産達778.9公斤,再創黃淮麥區強筋優質小麥高産佳績;在焦作市,全市小麥平均畝産達570.5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

科技,持續助力中原糧倉。從育種,到種植、田間管理,再到收穫、加工的糧食生産全鏈條,河南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科技貢獻率不斷提升。目前,河南小麥良種覆蓋率超過98%,小麥生産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農業技術指導糧食生産全流程。


在河南省舞陽縣保和鄉大路李村的一處麥田裏,農機手操作機械收割小麥(5月29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穩住中原糧倉,把中國人的‘糧袋子’牢牢抓在自己手裏,這是中原河南必須扛起的責任。”全國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説。

廣袤的中原捧出沉甸甸的收穫:2018年河南糧食總産量達1329億斤,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10倍;糧食畝産從1949年的55公斤,增長到現在的小麥平均畝産436.62公斤。從過去的“自己吃不飽”,到現在每年外調400億斤糧食,河南為中國人“吃飽肚子”作出了巨大貢獻。

架起“新絲路” 開放促發展


消費者在河南鄭州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挑選進口化粧品(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今年3月,隨著一架盧森堡貨運航班落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50隻來自荷蘭的小袋鼠來到中國“做客”。這幾年,俄羅斯的北極熊、智利的羊駝、加拿大的種豬、法國的小矮馬……都曾乘飛機從世界各地來到鄭州,去往全國各地。

中原河南是中國地理中心,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近些年來,河南借助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構建起了空中、陸路、網上、海上四條“新絲路”,聯通世界。


機場工作人員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西貨站倉庫內駕駛叉車(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前不久,一架滿載乘客的航班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起飛,11小時後直達倫敦希思羅機場,河南自此開通了直達歐洲的定期客運航線。借助區位優勢架起的空中絲綢之路,已成為河南開放的“自主品牌”,帶動河南加速融入世界。2018年,鄭州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733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51.5萬噸,客貨運規模繼續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一條連天接地、物通全球的“空中絲路”正在建成。

“陸路絲路”越開越密。自2013年中歐班列(鄭州)開行以來,已順利運營6年整,已覆蓋24個國家的126個城市,由最初的每週開行一班,到如今實現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主體的班列網絡每週“九去九回”常態化運營,境內外合作夥伴達4000多家,僅2018年運送累計貨值就超過32.3億美元。此外,鐵路樞紐對接沿海港口的“海上絲路”也越來越順暢,目前鄭州至連雲港、青島、天津等港口的海鐵聯運班列累計開行超過200班。


一列中歐班列(鄭州)滿載著貨物駛出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2018年7月1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網上絲路”更是讓河南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樞紐。在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來自全國的商品從這裡銷往世界,來自全球的貨物在這裡發往全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保稅的“鄭州模式”,拉近了中國消費者與世界市場的距離。最新統計顯示,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跨境進出口單量累計近3億單,交易額累計超過350億元。


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貨機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停機坪上(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4條“新絲路”將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河南與世界聯通,依託“航空港”“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臺,河南從內陸腹地一躍成為開放前沿,贏得了新發展,在“世界地圖”上描繪著更加出彩的中原。


執行“鄭州-倫敦”航線首航任務的南方航空CZ653次航班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起飛(6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綠色新動能 跑出“加速度”

在豫東平原上,有一片6.9萬畝的綠地,這是3代人用了近70年時間守護下來的平原林海。它就是商丘市民權林場的申甘林帶,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之一,也是河南70年綠色發展的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引導産業轉型發展,加大生態文明建設,不僅為群眾守護下了一片碧水藍天,也培育出了綠色發展的新動能,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安陽鋼鐵廠誕生在豫北,並不斷發展壯大。但傳統的生産模式帶來的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問題不斷凸顯,綠色轉型成為安鋼發展的新航標。2014年,在鋼鐵行業最困難時期,安鋼投入8億元,實施26項環保治理。2017年,又投入30多億元,在全行業率先實現全工序幹法除塵。如今,安鋼打造成為“森林式”廠區,贏得新生:2018年安鋼集團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12億元、利潤24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河南經濟總量多年位居中西部地區之首,但一二三産業發展不平衡,能源原材料産業佔比高,主導産業“小散弱”現象突出,産業結構不合理。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河南不斷加快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産業轉型升級,逐步改變了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增長模式。2018年,河南著眼綠色化發展目標,大力推進製造業綠色、智慧、技術三大改造,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8家,高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了12.3%和12.2%,綠色發展培育出的新動能,助力中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綠色不僅成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色調,鄉村在發展和振興中也回歸本色,“農業強”“農民富”更見“農村美”。在河南林州市石板岩鎮的南灣村,蜿蜒的山路平坦整潔,石板房錯落有致沿山勢鋪開,高山峽谷的田園風光,吸引了大量遊客旅遊觀光、寫生創作,催生出集觀光、住宿、餐飲、休閒于一體的産業鏈。

這是一片盛滿豐收的田野,更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

面向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河南正緊緊抓住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和新型城鎮化這“四張牌”,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志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中原更加壯美的新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