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筋骨強壯 耳目聰明 決策智慧——長江防汛密碼揭秘

2019-07-25 07:1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7月24日電(記者 李思遠)24日18時,鄱陽湖出口湖口站水位19.49米,已退至警戒水位19.50米以下。至此,長江中下游幹流碼頭鎮至大通江段已全部退出警戒水位,前後持續半個多月的“2019年長江1號洪水”全部消減。

1號洪水共造成長江流域79條河流140水文站發生超警及以上洪水,部分河流遭遇超50年一遇洪水,個別區域1天降下4個同期月份平均雨量,16站超保證,3站超歷史。面對滾滾洪水,水利、應急等部門運籌帷幄、緊急搶險,將汛情和險情嚴格控制在最低程度。長江汛情總體平穩可控,險情災情較往年明顯減少,2019年長江防汛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記者走進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所在地——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揭開長江的防汛密碼。

“筋骨強壯” 3900公里幹流堤防可抵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

防汛專家表示,經過多年持續建設,長江流域已經初步建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為骨幹、干支流水庫和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配合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其中,工程措施是長江防洪的根本措施。”長江委水旱災害防禦局局長陳敏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量水利工程就是這個核心的‘米’,是戰勝今年‘1號洪水’的關鍵。”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長江防洪建設,特別是1998年長江發生流域性大洪水後,國家大規模投入水利工程建設,持續實施水利工程補短板戰略。首先就是堤防加固。陳敏介紹,堤防是防洪的基礎。目前,長江3900公里的幹流堤防均已經按照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達標建設。

其次是水庫建設。陳敏説,“水庫是目前最有效、最經濟、最靈活的防洪武器。”長江流域大約有5.12萬座水庫,尤其是包括三峽工程在內的40座控制性水庫,共有580多億立方米防洪庫容。

“這是我們目前手裏面的制勝武器,把它們用好,在防範應對洪水時可以起到關鍵作用。”陳敏介紹,在防禦7月上旬暴雨洪水過程中,水利部門就通過調度柘溪水庫預泄降低起調水位的方式,攔洪削峰將可能超保證1.5米的洪水控制在了警戒水位以下。

第三個方面就是蓄滯洪區。蓄滯洪區是防洪工程體系中的兜底環節。為了應對1954年洪水以及超標準洪水,長江流域共布設了46處蓄滯洪區,有效蓄洪總量規模達到了560億立方米。陳敏説,通過幹堤擋水、水庫調節和蓄滯洪區調蓄,1954年量級洪水甚至1870年量級洪水,都可以妥善處置。

“耳目聰明” 30000多個站點實時監控雨水情

除了通過大量水利工程建設“強壯筋骨”,水旱災害防禦部門還在監測預報預警等方面下足功夫,苦練“千里眼”和“順風耳”。

陳敏介紹,通過實施國家防汛指揮系統、國家水資源監控系統等項目,長江流域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方面取得明顯改善,監測預報站點由1998年時的2000多座,增加到現在大約30000座。除了水文部門管轄的雨量站以外,氣象部門管轄的雨量站也納入到長江防洪預報調度系統裏面,形成了集天、地、空一體化的水文氣象監測體系。

走進長江委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大屏幕不停閃爍著長江流域的各個點位水位、流速等監測信息,工作人員三五人一組,對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研判,緊張而有序。

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總工程師馮寶飛説,3萬個站點猶如一雙雙耳目,時刻監視著長江180萬平方公里的流域範圍。每隔一小時就會將監測的信息回傳,遇到緊急水雨情,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加密監測,每隔5分鐘實時上報信息。這些寶貴的數據將是預測和決策的重要支撐。

防汛專家表示,目前,3天內降雨預報精度達到90%左右,7天內的降雨基本上“八九不離十”,20天的中長期預報可以做到趨勢準確,“有了這些準確的預報,我們就可以在工程調度和防禦方面提前做好準備。”馮寶飛介紹。

今年,正是通過加班加點分析會商、滾動預報、科學研判,預報員提前4天準確預報出“長江2019年第1號洪水”將在長江中下游形成的結論,對防汛工作意義重大。

針對山洪災害,在水利部的統一領導下,長江流域還專門建設了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當一個地區降雨達到發生山洪災害臨界值的時候,會自動發出預警信息,讓群眾及時轉移,避免人員傷亡。

決策智慧 三五分鐘可自動生成一個調度方案

陳敏介紹,有了準確的預測,如何應對制定調度方案成為關鍵的一環。通過信息化、現代化建設,長江流域在全國七大流域內率先建成預報調度一體化的調度決策支持系統。依託這套系統,可以根據防汛指揮的要求,提出不同的方案,並當場對方案進行預算修正。

馮寶飛説,“一套調度方案需要大量運算,原來常常要一小時半小時。現在通過智慧系統建模,可以控制在3到5分鐘之內,大大提高了決策效率和科學性。”

長江委水旱災害防禦局調度處處長丁勝祥説,洪水調度“牽一髮而動全身”,有了智慧調度決策支持,長江水工程調度更加從容。今年,長江委把流域水工程調度範圍由原來的40座控制性水庫進一步擴展,把重點蓄滯洪區、排江泵站、引調水工程也納入進來,總量達到100座,調節洪水能力進一步加強,手段和措施更加豐富。

陳敏表示,準確預測加上科學決策,長江幹流水位調控已經能夠做到“厘米級”,為實現防洪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防汛專家同時認為,筋骨強壯、耳目聰明、決策職能,長江防洪減災體系取得長足的發展,但這並不意味著長江防洪減災的萬無一失。今年汛期,部分支流發生了堤防漫潰、管涌、崩塌等險情。陳敏説,“這説明,我們的防洪減災體系仍有不少薄弱環節,亟待加強,防汛抗洪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