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迎戰颱風不懼難 科學調度降損失——山東濰坊幹群抗擊颱風見聞

2019-08-12 18:4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8月12日電 題:迎戰颱風不懼難 科學調度降損失——山東濰坊幹群抗擊颱風見聞

新華社記者張志龍、邵琨

在去年洪災中損失嚴重的山東濰坊如今再迎挑戰,超強颱風“利奇馬”來勢洶洶。記者近日在濰坊採訪發現,當地幹部帶領群眾提早預防,經受著最大流量的考驗,盡最大努力保障生命安全、減少損失。“利奇馬”比去年同期的“溫比亞”颱風帶來的風雨更大,但當地損失遠低於去年“溫比亞”颱風造成的損失。

最大流量的考驗

臨朐縣338.6毫米,壽光市263.3毫米,都是特大暴雨級別……據濰坊市通報,8月10日6時至8月11日13時,全市平均降雨量217.5毫米,折合降水量33.49億立方,超過去年“溫比亞”。本次降雨歷時短、範圍廣、強度大,是1952年有水文記錄以來場次降雨最大值。

位於濰坊的壽光、臨朐、青州等地在去年的洪災中損失較重,此次能否經受住考驗讓不少人揪心。面對最大流量的考驗,濰坊未雨綢繆提早佈防。

針對行洪這個關鍵因素,濰坊對所有水利設施包括水庫、河道、泄洪道等開展不止一次地拉網式排查;對619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安排專人現場盯守。

彌河、丹河都是流經壽光境內的河流,上遊處山區來水迅猛。11日,記者在丹河多個河段看到,水流速比去年“溫比亞”同期明顯增快,有些河水已逼近大堤,但河水通過能力明顯增強。丹河附近的西裏村村民説,這是河道清理後的結果。

壽光市委書記林紅玉説,去年遭受洪災後,當地實施了彌河、丹河等河道治理和青州、壽光、昌樂三縣交界低窪易澇地區農田排澇工程,這些工程在本次洪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孫家集街道黨工委書記苗光彬清楚記得,今年2月27日,壽光市彌河清障工作啟動後,當地第一階段的清河行動,就拆遷高溫大棚16個、拱棚37個、各類構築物121處……

清障後行洪速度明顯加快。據壽光水利部門統計,今年彌河過境最大流量接近4000立方每秒,遠超去年的2250立方每秒。水利部門介紹,壽光市上口鎮口子村處的彌河河道,在本次超強降雨行洪中,水位反而比去年低了一米半。

“一個也不能少”

咣咣咣!11日零時許,青州市王墳鎮王墳村村民牛玉家的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砸門聲。村委會主任朱法超幾乎是吼出來的,“趕快撤離!去小學!”按照事先準備的行動預案分組撤離群眾。男女老少朝著高處的王墳小學跑去。

為了確保危險地帶的村民全部撤離,鎮村幹部和志願者一起開始挨家挨戶敲門,手搖報警器,敲著銅鑼,一遍遍催促村民撤離。不到2時,危險地帶的村民已撤離完畢。不多久,流經這個村子的河流水位暴漲,漫過河堤。

11日上午,記者看到鎮裏地勢較洼處的商鋪已全部鎖門歇業。王墳鎮人大主席閔棟説,這本是一條商業街,為了安全,昨天已組織全部撤離。鎮裏應急預案到位,挖掘機、防汛物資已提早準備好。

兩天來,記者走訪的青州市、壽光市多個村莊村民都反映,颱風來臨前幾天,鎮村早有預警,利用微信群、書面通知等各種途徑發動群眾,提前演練撤離路線、避險場所等。

經歷了去年洪災,不少人明顯感受到當地今年應對能力顯著增強。在山區村莊,記者看到村道醒目位置上張貼著“山洪災害警示牌”“山洪災害防禦轉移路線圖”等山洪災害防禦知識宣傳標識。

一個也不能少。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説,當地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首位,及時轉移、妥善安置河道兩側、低窪處、北部沿海等重點部位的群眾。截至12日8時,濰坊全市成功轉移人口102676人。

救災仍在路上

撤離的群眾生活到底如何?濰坊著眼于妥善安置轉移群眾,確保每一名群眾都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的水喝、有地方住、生病能得到及時救治。

在壽光市稻田鎮第一初級中學,丹河村村民董立紅正與家人在學校食堂吃飯休息。他告訴記者,11日上午自己與家人接到村委撤離通知。“學校給提供飯,還有水,條件還不錯。”

據介紹,這所學校共安置周邊8個村莊共800余名群眾。根據需要,還對學生宿舍進行了消毒清掃,給安置群眾提供更好的休息生活環境和專門的醫療衛生人員。

初步統計,“利奇馬”造成濰坊直接經濟損失60多億元。在受災較重的壽光市,低窪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

作為設施農業重地,濰坊尤其壽光針對蔬菜大棚進水較為嚴重的情況,當前抓緊調配了數百台水泵等設備到現場。在壽光張廟村,當地幹群正在組織自救,一些公路兩旁已堆起了沙袋,村民正在用抽水泵往外抽水。

據了解,下一步當地將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搶險救災,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安置好群眾,深入細緻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嚴防發生新的次生災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