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勇立潮頭闖新路 爭創全球新標桿——從經濟特區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報告”

2019-08-27 07: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深圳8月26日電 題:勇立潮頭闖新路 爭創全球新標桿——從經濟特區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報告”

新華社記者王攀、周科、孫飛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日前發佈。這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精心譜就的發展藍圖;這也是深圳迎來成立經濟特區39週年的重要時刻,疾聲吹響的奮進號角。

從40年前的先行先試、“殺出一條血路”,到今天的創建先行示範區;從“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特區,到未來可複製、可借鑒的城市範例、全球標桿,循著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前行的深圳,不僅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更能為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南海之濱,東方風來;鯤鵬擊浪,萬里無垠。當前,從高質量發展到民主法治建設,從城市文明和民生幸福,到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廣東將舉全省之力支持推動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正在謀劃一批有含金量、示範性的重大改革創新政策,爭取一批有引領性、突破性的先行先試政策,創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和全球標桿城市奮勇前行。

面向“兩個一百年”,打造踐行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轉型的“國家引擎”

這是一把時間的尺子,描繪了一座中國城市的勃勃雄心和奮進信念。

——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這是一份字數不多卻一字千鈞的任務書,承載了一個國家面對複雜形勢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設水平、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提升教育醫療事業發展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

深圳市委黨校巡視員、深圳行政學院副院長譚剛説,從特區到示範區,不僅意味著深圳角色和定位的轉變,更意味著這座城市將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國家引擎”,書寫新時代“春天的故事”。

“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各項工作的總牽引、總要求,倍加珍惜機遇,堅定信心、篤定心志,始終牢記黨中央興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全面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説。

8月的深圳,晴空麗日,位於深圳市中心的“拓荒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與氣質,銳意改革、敢闖敢試,深圳在近40年間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改革開放成就了深圳,深圳自身的發展也印證著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巡視員黃玲説,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上,部署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從更深層面彰顯了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路徑的思考與判斷。

從39年前的經濟特區,到今天的創建先行示範區,在相關專家看來,意見賦予深圳肩負的全面深化改革試驗田的重任,可以分成綜合性改革和單項性改革兩大類。

譚剛等受訪專家認為,在綜合性改革方面,最為重要的,就是在中央改革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下,深圳被賦予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的權限,可以清單式批量申請授權方式,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而在單項改革方面,意見充分考慮了深圳在科創、海洋、教育、民生等領域的巨大潛力,提出了數以百計的改革和創新方向,其中許多政策、舉措具有世界級影響,其後續效應備受期待。

“以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例,意見還同意深圳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舉措,對於保護我國海洋權益、推動全球落實‘海洋命運共同體’,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譚剛説。

從“主陣地”到“示範區”,區域協同發展的容量更大、質量更高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為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我國已建設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隨著意見的發佈,備受矚目的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浮出水面。意見提出,支持深圳強化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主陣地’也好、在大灣區發揮關鍵作用也好,都是前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要求中沒有出現過的新提法,這凸顯了深圳創建先行示範區,在帶動區域協同發展上被國家賦予了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燕説。

當前,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萬家,數量僅次於北京,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創新力的城市之一。但深圳也面臨著基礎研究短板,少有國家佈局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重大創新平臺,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等問題制約深圳科技創新的再發展。

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説,要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下一步深圳將聚焦大裝置、高平臺、頂尖人才、政策體系、創新文化等建設,需要區域協同推進,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全國範圍內組織、協調資源。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與區域協同發展齊行並進的縮影。多數專家認為,在中央頂層設計和深圳自身優勢的雙重作用下,“先行示範區”將在多個層面融入區域協同發展,與其他城市和地區“協力前行”。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表示,以同樣在8月成立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為例,“臨港新片區”和“先行示範區”共同構成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組合拳”。

從指導思想,到具體部署保障舉措,“粵港澳大灣區”出現在意見的各個層面,文件還在多處要求深圳與香港、澳門開展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

“要把握新機遇形成新認識實現新作為。”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説,前海將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探索與港澳規則銜接,加快建設創新特別合作區,協同香港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努力在大灣區建設中走在最前列。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從創辦經濟特區之初,向香港學習、借鑒了大量發展經驗,現在深圳創建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是無縫對接、融合的,深圳的探索和做法,完全可以給包括港澳在內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參考,彼此相得益彰、互學互鑒,相互彌補發展中的困境和不足。”曲建説。

從“七有”到“標桿”,城市民生新期待書寫“更美好生活”錦繡畫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意見中,“七有”昇華成為“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

“一字之變,説明作為先行示範區,在推動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方面,深圳要走在時代前列。”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對於廣大群眾來説,這意味著關乎切身利益的眾多民生短板,將得到有效的“補全”。

這是一幅居民美好生活的溫馨圖景——

譚剛説,如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到“幼有善育、學有優教”,要善於利用好的培育、優質的教學資源,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不僅是能看病,而是要有好醫生來看好病,把病情能很好解決。

深圳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廖遠飛説,意見共有19處涉及民政工作,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傳達好學習好貫徹好意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圳民政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

如以構建高水平的養老服務體系,著力實現“老有頤養”,深圳將以打通養老服務最後一米為切入點,通過建立深圳統一的智慧化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做實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區聯動、機構養老3種服務。

這是一首新時代蓬勃迸發的文化好聲音——

今年4月,華強方特的東方神畫主題公園獲國際主題娛樂協會的“傑出成就獎”。位於深圳南山的華強方特總裁劉道強説,幾千年中華文明是取之不盡的寶庫,女媧補天、牛郎織女、水漫金山……我們的主題樂園裏滿滿都是中國味。

2018年,深圳文化創意産業實現增加值2621.77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10%。文化産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在深圳發展中佔據了重要位置。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將進一步創新文化體制機制,推進建設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這是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妙樂章——

如今,即使在冬天,深圳灣畔仍然生機勃勃,黑臉琵鷺結伴涉水覓食,紅嘴鷗在低空劃出優美弧線。生態環境部發佈的2019年1-6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顯示,深圳市在168個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第4位。

在深圳大沙河與深圳灣交匯處的護河志願服務站“沙河·尚”U站,一群護河治水志願者“河小二”,正常態化的開展巡河、檢測水質、垃圾分類等活動。“加入這一U站的義工已超過3000人,我們還以此孵化了南山區生態環保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環保社會組織。”南山團區委書記金翠説。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改革開放的指引下,深圳從貧困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蹄疾步穩、揚帆啟航,新一輪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正在這裡不斷掀起……(參與采寫:王曉丹、吳燕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