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研發投入助力發展新動能

2019-08-31 07:5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研發經費保持兩位數增長,穩居世界第二
研發投入助力發展新動能

8月30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發佈《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速,經費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基礎研究投入更是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企業則是全社會R&D經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專家表示,經費投入的增加,是中國科技進步和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體現,科技創新正在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壯大經濟新動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研發經費逼近2萬億

《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速,延續了“十三五”以來較快的增長勢頭。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19%,連續5年超過2%,並再創歷史新高。按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為44.9萬元,比上年增加1.3萬元。

這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李胤介紹,自2013年,中國的R&D經費投入一直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中國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平(2.13%),相當於201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5個成員國中的第12位,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2.37%)。

分活動類型看,全國基礎研究經費1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應用研究經費2190.9億元,增長18.5%;試驗發展經費16396.7億元,增長10.9%。其中,基礎研究經費首次突破千億。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竹蘭對本報記者表示,總體看,經費投入的增長是中國科技進步和競爭力提升的體現。超出2%的經費投入強度,標誌著中國創新從引進模倣向自主創新階段轉變。特別是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有助於從源頭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這是許多國家創新發展經驗所驗證的。同時,有助於培養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引領世界的前沿人才,在信息技術、經濟全球化、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今天,中國也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企業成為主要力量

2018年,中國企業華為向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提交了5405項專利申請,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在全球企業專利申請排名中,來自中國的中興和京東方躋身前八。全國工商聯不久前發佈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也顯示,2019年民企500強的研發人員佔比、研發強度兩項指標整體均呈上漲趨勢。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更加重視研發的地位。

在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中,企業已成為主要的拉動力量。《公報》顯示,2018年,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52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分別為77.4%、13.7%和7.4%。

在日前召開的2019國是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指出,目前中國科技創新進入了跟跑、並跑、領跑“三跑並存”階段,且領跑、並跑的比例越來越大。企業已成為創新創業的主要力量,在全社會研發投入、研究人員和發明專利等方面的佔比均超過75%。

“我們在深圳、上海、北京多家企業調研,欣喜地發現企業研發投入在增加。”方竹蘭説,中國企業從最初引進資金技術、貼牌生産到改良包裝、提升産品功能、內部集成,再到研發設計、申請發明專利,將越來越多經費投入到應用型研究,這已是歷史性的突破。未來企業研發會更多向基礎研究和上遊邁進,這也是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對經濟新動能的發展壯大將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營造社會創新氛圍

近年來,中國財政科技投入連年增長,為創新實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報》顯示,2018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為95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增速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

同時政策環境不斷改善。相關調查顯示,2018年在規模(限額)以上企業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政策的惠及面分別達到56.1%和50.1%;企業對這兩項政策的認可度分別達到82.1%和8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本報記者分析,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財政收入趨緊的情況下,財政科技投入仍保持良好增勢,這是不容易的。應當看到,當前中國創新發展需求緊迫,但創新投入所需時間長,今天的高投入,是為未來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積蓄動力。此外,財政也在科研人才、企業和項目的激勵上發力,為全社會營造創新氛圍。

但經費投入和佈局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李胤指出,中國R&D經費投入強度與世界科技強國仍有較大差距,基礎研究、政府資金佔比偏低等問題仍比較突出,能真正形成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此,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引導社會各界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與佈局,提升科技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記者 李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