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以公益慈善助力脫貧攻堅

2019-09-21 07:26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以公益慈善助力脫貧攻堅
第七屆中國慈展會在深圳開幕

9月20日至22日,第七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以下簡稱“中國慈展會”)在深圳舉行。以“聚焦脫貧攻堅,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本屆慈展會上,共有791家機構、896個項目、917種消費扶貧産品參展,這些由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優秀項目,用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慈善故事向人們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慈善發展之路。

本屆慈展會上,圍繞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的脫貧需求與長遠發展,聚焦“三州三區”等深度貧困地區,激發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四個層面的供給側疊加效應。在今年的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中,約90%的項目關注貧困地區或貧困人群的需求,服務區域在“三區三州”及羅霄山、百色、河池等地區的項目佔比約40%。

慈善一個重要功能是通過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因此,扶貧也是慈善的終極價值之一。而扶貧所扶的不僅是經濟貧困,更有能力貧困、觀念貧困。“今年8月,我們帶領德國圖賓根森林幼兒園的校長和老師,到湖北利川,為當地的留守兒童打造自然課堂,給當地的數百位教師進行培訓,希望通過教育幫扶來助力脫貧。”深圳市鹽田區老土鄉村生態文化服務社創始人羅易説。

在四川綿陽平武縣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社會公益企業通過與當地政府合作,聯合困難群眾為城市的青少年提供“大山課”配套的食宿、嚮導服務,既為村民們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也為青少年們提供了了解農村和大自然的窗口,在下一代心中埋下扶貧助困的慈善種子。

如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帶動和引領社會慈善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本屆慈展會上,將消費扶貧的方式創新性地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消費需求結合起來是一大亮點。

在海南三亞中廖村,村民黃菊金每天都扮演著“雙重身份”:每天清晨,她先是日出而作、躬耕田間;勞作結束後,她又以中廖村演藝隊領隊亮相舞臺——這是華僑城集團“100個美麗鄉村計劃”之一。如今,中廖村已經成為“全國文明村鎮”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村民們的日子也好多了。

聚焦貧困人口最迫切的需求,本屆慈展會還探索利用“互聯網+公益”等新渠道、新手段,強化“線上項目眾籌”與“線下資源服務”,致力於將每一個脫貧攻堅的良好願望,轉化成惠及貧困人口的實際行動。

中國慈展會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的慈善行業盛會,已經成為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平臺。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不斷奮進的深圳,再次與時代同頻共振,努力在公益慈善事業發展上先行先試、當好標桿,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