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踏平坎坷成大道——從壯闊70年看中國奮鬥

2019-09-25 20: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踏平坎坷成大道——從壯闊70年看中國奮鬥

新華社記者

艱辛成就偉業,奮鬥創造輝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頑強奮鬥,在應對挑戰、克服困難、戰勝風險、破解危局中不斷前行,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奮鬥,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積貧積弱的命運。

奮鬥,中國夢插上騰飛的翅膀。

奮鬥,共和國旗幟上最鮮艷底色

1968年的一個冬夜,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在即將降落北京機場前不幸失事。關鍵的幾秒鐘,這位59歲的科學家把公文包護在胸口,同警衛員緊抱在一起。當人們費盡力氣將兩具燒焦的遺體分開時,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皮質公文包依然完好。打開後,熱核導彈試驗數據文件安然無損。

“作為新中國的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懷烈士犧牲22天后,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成功。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70年奮鬥,中國走出了一條在貧窮落後的人口大國建設現代化的人間正道。

從“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建成了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汽車、手機、電視機、煤炭、鋼鐵等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産量位居世界第一,129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新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

大慶油田、南京長江大橋、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成網、跨海大橋……70年,中國完成的一項項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令世界驚嘆。

一座座豐碑上,鐫刻著奮鬥者只爭朝夕、忘我拼搏的身影:那是勇跳泥漿池治井噴的“鐵人”王進喜,那是橋梁專家茅以升,那是勇攀科技高峰的蔣築英,那是“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那是不懈鑽研高鐵施工技術的大國工匠巨曉林,那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勞動者……

高峽平湖,百年夢圓。三峽電廠的墻壁上醒目地寫著: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在大壩內部,工程師們熟練地操作風洞機器人,對定子繞組進行巡檢。機械設備部主任胡軍説,正是因為依靠自己攻堅克難,我國不僅攻克了許多世界級難題,建成了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而且培養了一批人才隊伍、掌握了全面的自主創新技術,在許多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70年奮鬥,中國把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變為可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當今的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比1949年翻了一番多,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以佔全球6.6%的淡水資源和9%的耕地,使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徹底擺脫饑餓的威脅,持續改善了人民的營養水平;

當今的中國,已經成為實現迅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當今的中國,在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後,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近16%。

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蒿素,“神威·太湖之光”奪得世界超算冠軍,“墨子號”發射成功,“嫦娥四號”傳回世界上第一張月背影像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孕育出大批隱形冠軍企業……一個創新型的中國正在崛起。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説:“當未來的史學家回望歷史,中國的發展成就將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轉型之一。”

奮鬥,新時代最鮮明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站上新起點。

——人民至上,這是一個幸福中國:織就世界規模最大、惠及超過13億人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動能轉換,這是一個創新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邁入全球時代,“嫦娥四號”精準探月,5G開啟商用、半秒能下載一部影片;

——結構調整,這是一個改革中國: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力,國企國資改革加快推進,産權保護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2018年3月,中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超過了1億戶,五年增加70%以上;

——活力四射,這是一個暢通中國:每天超過1.4億件快遞運送,日均超過1500萬人次旅遊出行,高鐵里程接近3萬公里……

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來自實幹興邦的艱苦奮鬥。

這個九月,一份主席令備受矚目——42人獲授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主席令簽署當天,名單上一位年屆九旬的老者,一如往常,前往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他就是袁隆平。

今年6月初,在新疆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周邊,他的海水稻科研團隊再次擴大了試種規模。去年,試驗田達到畝産549公斤。

儘管雜交水稻産量連創高峰,袁隆平仍不滿足:“原本只想搞到八十歲就告老還鄉,現在我要奮鬥終生。”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在中國西南大山深處,兩年前的9月,一位中國科學家為崇山峻嶺間的“中國天眼”燃盡了一生。他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

“我們沒有退路,必須在高科技領域衝出一條自己的路。”在長達22年時間裏,南仁東和同事們毫不放棄,廢寢忘食,終於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三年來,“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超過同期歐美多個搜索團隊發現的數量總和。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前夕,9月25日,包含278名個人和22個集體的“最美奮鬥者”受到表彰:

守島衛國的王繼才、至誠報國的黃大年、英雄機長劉傳健、馬班郵路上的忠誠信使王順友、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

新時代,每個人都是追夢人,每個人都在努力奔跑。

奮鬥,新長征路上最嘹亮號角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見證了又一個歷史時刻——2019年5月7日,隨著最後兩個貧困縣延川、宜川脫貧摘帽,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我的奮鬥還沒有結束,就是要給貧困戶看看,我這麼大年紀還在奮鬥。”耄耋之年的南泥灣村老黨員侯秀珍,現在每天還要下地幹活。

56年前,侯秀珍唱著《南泥灣》嫁到了這裡。世紀之交,她帶著全村婦女上山,一撅頭一撅頭地種田種樹、開溝挖塘。“陜北的好江南”如今青山、稻田、荷塘環繞,森林覆蓋率超過80%,林下養殖頗具規模,貧困戶家家有增收的産業。

在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仍有1660萬深度貧困人口有待脫貧。決勝全面小康關鍵時期,脫貧攻堅仍然有一系列硬任務必須完成,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絕不能有。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當前,在外部環境趨緊、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更需要以奮鬥精神攻克前進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

面向未來,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前行——

8月10日,華為公司正式發佈全球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終端。“全面啟動鴻蒙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我們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説。

為了這“一夜之間”,華為動用了5000多名科研人員,花費了近10年時間研發。

此前,中國學者開發出一款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刷新了世界紀錄;國産大型客機C919完成第四架試飛機首次試驗飛行……

面向未來,用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中的難題——

浙江,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堅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撬動各領域改革,全省域全方位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速自貿試驗區建設——“每九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闆”。

2019年,就業優先政策首次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得到進一步保障。——面對自身“成長的煩惱”,中國選擇用更加平衡充分的發展來解決。

面向未來,堅決打贏攻堅戰——

9月中旬,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組深入洱海之濱,調研核查大理保護生態、綠色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中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治污“答卷”,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

歷史燭照未來。過去,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鑄就輝煌。

今天,中國人民也一定能夠戰勝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艱難險阻,鑄就人民共和國更大的輝煌。(記者劉東凱、顧玲、管建濤、樊曦、侯雪靜、劉紅霞、王銘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