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底氣何在

2019-09-26 16:14 來源: 證券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與外部環境變化情況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從前8個月的數據來看,雖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同比有升有降,但宏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改變,經濟結構優化發展的勢頭依然強勁,我國發展潛力正在不斷提升。李克強總理在俄羅斯訪問期間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經濟雖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經濟增速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3%,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相比去年上半年,增量在3萬億元以上,宏觀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內,進行結構調整仍有很大空間。

從結構變化來看,8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6.4%,高出工業增加值2個百分點,這説明服務業對宏觀經濟的總體拉動作用正在變強,與當前經濟朝著更加平衡、充分、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向發展相一致。

在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看經濟運行是否穩健,GDP增速不是唯一標準,經濟結構是否保持優化更為重要,這就需要把握兩對關係:

一是“質”與“量”的關係。

二是“速”與“度”的關係。2018年中國GDP規模已超90萬億元,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點的增速就對應著9000億元以上的增量,已接近21世紀之初兩位數增速時期的全年增量。在基數很大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儘管增量沒有減少甚至增加,但是同比增速變化不明顯甚至下降的情況。這就要求明辨速度與程度之間的關係。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從近期的數據看,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同步。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接近1萬美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超過7%。扣除價格因素,今年上半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比GDP高了0.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去年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1660萬人,明年將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個稅法進一步通過提升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和增加專項附加扣除等方式,實際增加了居民收入。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2143億元,累計人均減稅1026元。

二是就業大局穩定。今年1-8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984萬人,完成了全年計劃的89.5%,失業率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每年新增就業數量超過發達國家數量之和。

三是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43億人、1.96億人、2.39億人、2.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同時,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加快發展,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超過4%。

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就目前的情況看,儘管受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上升等因素的不利影響,我國完全有能力依靠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在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先,龐大的國內市場將持續釋放需求拉動力。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消費市場和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較強,內需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接近8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達60.1%,國內消費增長處於需求快速升級的階段。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超過城鎮,消費市場下沉,鄉村消費市場潛力得到釋放。8月份,扣除汽車以外的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服務性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大於商品零售,我國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其次,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一方面,改革開放發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新登記註冊企業數量大量增加,前8個月日均新登記企業達到1.9萬多戶;另一方面,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進一步打開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擴大服務領域的開放,明年要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將為外商投資提供良好的環境。從這些方面來看,經濟發展動力在持續增強。

三是穩健的宏觀調控手段和能力將創造穩定的發展環境。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了較低的政府負債率,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預留了政策空間。

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為經濟發展釋放出穩定預期。以房地産領域的預期管理為例,過去,每每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時,房地産便被用於刺激內需。雖然達成了短期穩增長的效果,卻潛伏著著後期房價大漲、金融風險累積等隱患。此次面對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國內生産需求走弱、經濟發展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等嚴峻形勢,房地産政策基調依然維持不變,彰顯了宏觀政策定力。

四是我國産業轉型升級,中高端産業和新興産業代替中低端和傳統産業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越來越多的中國産業正在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若干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正在形成。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由2010年的50.9%增加到2016年的56.2%。高新技術産業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1年的9.1%逐步上升到2016年的12.4%。中高端製造業、中高端經濟相關服務業,如裝備製造業、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産業增加值增長顯著高於整體經濟增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 賈晉京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實習員 朱寶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