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攻克雜交水稻難關

2019-10-05 16: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攻克雜交水稻難關

1973年10月,在蘇州召開的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係”配套成功。

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多年來潛心研究的結晶。1960年7月,時任湖南黔陽農校教師的袁隆平在試驗田裏發現一株天然雜交稻,萌發了研究雜交水稻、提高糧食産量的念頭。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雜交水稻研究由此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1970年秋,根據袁隆平“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雜交”的設想,他的學生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轉育出來的三粒雄性不育種子被命名為“野敗”,為“三係”配套打開了突破口。

1972年,雜交水稻被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由中國農林科學院和湖南省農科院主持,組織全國力量搞協作攻關。1973年,在突破了“不育係”和“保持係”的基礎上,張先程等在東南亞品種中找到了一批優勢強、花藥發達、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係”。“三係”終於配套成功了!

1974年,湖南開始試種雜交水稻。1976年,全國示範推廣面積擴大到208萬多畝,全部增産20%以上。1976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28631萬噸,比1965年增長47.2%。 從1976年到1987年,中國的雜交水稻累計增産1億噸以上,每年增産的稻穀可以養活6000多萬人。

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的推廣,為我國糧食增産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可以豪邁地宣佈: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糧食問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