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小興安嶺林區停伐五年的“生態印象”

2019-10-09 11: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哈爾濱10月9日電(記者王松、強勇)400萬公頃森林、40萬公頃濕地、700多條河流、每立方厘米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萬個以上……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位於小興安嶺林區腹地的伊春市成為國內旅遊熱門“打卡”地。

作為我國開發較早的重點國有林區,這座因林而興的城市在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後得以休養生息,並逐步向生態宜居城市“華麗轉身”,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樣板。

“壯士斷腕”般全面停伐

先根據樹榦和樹枝的走向判斷樹倒的方向,再清理好枝杈,然後打開油鋸……隨著響徹山林間的“嗞嗞”聲,不到兩分鐘一棵水曲柳就順山而倒。

這就是林區伐木工人伐倒一棵樹的過程。然而,隨著2014年4月1日小興安嶺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這種伐木景象難以再現,雄壯的“順山倒”號子、堆滿木材的貯木場、滿載原木呼嘯奔馳的森林小火車也從此走進歷史。

作為我國開發較早的重點國有林區,伊春共為國家提供木材2.7億立方米,佔全國國有林區五分之一。

特別是我國“一五”計劃時期,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有兩個林産工業項目佈局在伊春。新中國第一個國有森工局和林業實驗局、第一次彎把鋸伐樹和拖拉機集材、第一張硬質纖維板,都在伊春誕生。

但在20世紀80年代,伊春因過度索取陷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境地。“如果不停伐,咱就把‘孫子輩’的樹都砍沒了,後代再也看不到森林了。”當地人如是説。

寧負萬鈞重,也要殺出一條生路。伊春市發改委副主任姜峰告訴記者,全面停伐當年,伊春當地上千家企業關停,經濟增速驟然下降。隨後,這座城市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全力恢復生態環境。

經過幾年艱苦努力,“林子密、霧氣大,人一進去濕頭髮”的景象又在伊春重現。2018年,伊春活立木總蓄積達到3.48億立方米,年均凈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居黑龍江省之首,併入選了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多元發展式林區轉型

停伐以前,伊春林區“一木獨大”,走的是單一消耗資源的木材生産之路。近年來,伊春以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森林康養等産業形成了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産業格局。

年輕時,劉養順曾是伐木大軍的一員,全面停伐後,他放棄了原來的活計,辦起了一家農家樂。靠著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和頗具鄉土特色的美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僅2018年,他就接待1萬餘名遊客,純收入約12萬元,“比過去翻了好幾番”。

踩著轉型發展的“鼓點”,伊春永達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俠也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原本林區百姓用來引火的“松明油子”,現在搖身變成了“北沉香”,被張桂俠製成工藝品賣上了好價錢,並成為林都伊春轉型發展的一張名片。

“現在伊春生態越來越好,我們還得吃綠水青山這個生態飯。”張桂俠説,她還把發展的觸角延伸到森林旅遊領域,創新推出了“興安森林俠”旅遊研學基地,受到遊客歡迎。

近年來,圍繞打造“兩座金山銀山”,伊春市加快培育壯大綠色生態産業。姜峰説,伊春頂住壓力,堅守生態立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2016年林區擺脫了停伐陣痛,經濟實現正增長。

2018年,伊春市森林生態旅遊、森林食品、林都北藥、木業加工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41.6%。

生態宜居的“醉氧”城市

如今,冰封的林海雪原醒了。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開始成為林區人停伐後産業轉型的“指揮棒”。

伊春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欣紅説,伊春旅遊産業從單一的森林觀光起步,至今已形成以生態旅遊、避暑度假、康體養生、民宿研學為代表的特色産業,逐步成為“後停伐時代”的支柱産業。

2018年,伊春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和28.8%。

在伊春市友好區溪水經營所,大部分林業職工投身創業。副所長全宏鎮説,2016年全所農家樂僅劉養順1家,現在農家樂和民宿34家,全所産值3年翻了兩番。

溪水經營所的民宿“白樺丁香”老闆陳剛説,“白樺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紅墻紅瓦、木屋小院、火墻土炕的鄉土特色,並結合林區文化,把過去工人採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歷史風貌觀光路,吸引了眾多遊客。

相較之下,民宿“嶺尚欲雪”更注重服務品質,通過打造與蜂農同搖蜜、與糧農同勞作等“私人訂制”旅遊方式,增強了遊客深度體驗。

開發建設初期,受“先生産、後生活”影響,伊春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場、高速以及一批旅遊公路、通村公路相繼建成,林都體育場、匯源國際會展中心等一批地標性建築落成投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同時,伊春市還大力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撤並55個林場(所),搬遷居民3.5萬人。林業棚戶區改造惠及群眾75萬人,人均居住面積是1978年近14倍,成為“醉氧”又宜居的城市。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