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形勢座談會釋放多重信號 宏觀政策加強預調微調穩增長再發力 擴內需開啟新空間

2019-10-15 14:03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西安主持召開部分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

李克強説,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也面臨多重挑戰和困難。各地區各部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著力做好“六穩”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實體經濟困難突出,國內需求疲弱,一些食品因供求關係變化價格上升,一些地方發展動力不足。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從拓寬國內市場需求挖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促進就業穩定增長,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確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為明年經濟平穩增長奠定基礎。

李克強指出,要增強底線思維,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落實好已出臺的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等各項政策,靈活運用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工具,做好政策協調聯動,加強預調微調。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用,帶動民間投資,加快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支持促進中西部承接産業轉移。圍繞群眾需要和擴內需,適應市場新形勢,突出重點,培育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務消費增長點,活躍城鄉線上線下市場。

李克強説,要堅持用改革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梳理企業投資興業的堵點難點,對標先進水平,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著力提升産業創新發展水平,積極發展工業互聯網,聚焦市場需求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開展“雙創”,促進製造業企業升級改造,拓展新動能成長空間。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展多元化國際貿易和投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李克強説,要紮實做好保民生實事。細化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轉崗分流職工、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解決好農民工欠薪問題。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産。做好市場供需銜接,努力保持“菜籃子”産品、生活必需品價格基本穩定,保障困難群體、受災群眾基本生活。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有效防範重特大事故發生。

“此次座談會釋放的一大信號是強調實現穩增長目標的緊迫性。在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方面,既強調落實政策擴內需的重要性,又強調製度變革促創新的堅定性。”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央依然強調“底線思維”。面對外部不確定性上升,國內政策加強定力“以我為主”,政策方向是堅持以改革開放為核心,在操作層面更多是以加大前期出臺政策的落實力度和進一步打通政策的傳導機制以提升宏觀政策的有效性為主。

林致遠指出,落實已出臺的財稅和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宏觀政策的預調微調,成為當前政策的落腳點。對於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培育新的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林致遠認為,應當瞄準與群眾密切關切的養老、醫療、健康、教育以及文化、旅遊、休閒等領域,加大相關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規模和範圍,降低和放寬約束這些領域發展的壁壘,在政策上鼓勵非公經濟投資,通過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引導和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座談會強調,靈活運用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工具,做好政策協調聯動,加強預調微調。對此,章俊表示,貨幣政策將以定向和精準調控為主,不搞大水漫灌,同時進一步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來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鋻於外部不確定性上升,貨幣政策本身需要有前瞻性和靈活性,更多采取相機抉擇的立場。而積極財政政策將更多向重大基建項目和民生項目傾斜,以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短期來看要充分運用財政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空間,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擴大總需求;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恢復上升動能的關鍵是讓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調動市場主體——企業家和創業者的積極性。這不僅要降低企業成本,繼續提升營商便利度,更重要的是解除束縛要素流動、行業進入的各種供給約束,將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推向深入,讓新供給、新動能儘快成長,實現中國經濟供給結構調整和更新,從而推動經濟量質齊升。(記者 班娟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