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塞外糧倉”河套地區5.6萬畝水稻喜獲豐收

2019-10-23 16: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22日,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5000畝水稻開鐮。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23日電(記者 李雲平、恩浩)深秋時節,被稱為“塞外糧倉”的內蒙古河套地區5.6萬畝水稻喜獲豐收,平均單産達700斤,平均每畝純收入1000元左右。

寬廣的稻田、整齊的壟道、飽滿的稻穗……10月22日,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5000畝水稻開鐮,標誌著河套地區水稻全面收割。進步村黨支部書記陳茂偉説:“我們這裡地處黃河沿岸,耕地鹽鹼化程度逐年加重,農作物保苗率低。今年我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企業。企業在治理鹽鹼地的同時發展稻魚蟹共生項目,預計畝均純收入5000元左右,可充分保障村民的土地收入。”

與此同時,五原縣套海鎮1.4萬畝有機水稻也正在加緊收割中,預計畝産可達1000斤。套海鎮鎮長宋培義説:“這裡距離黃河較近,土地鹽鹼化嚴重、種植收入低。今年初我們實施土地整治工程,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民’的模式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在治理耕地鹽鹼化的同時將逐步帶動周邊4個貧困村的村民實現産業脫貧。”

記者在磴口縣有機水稻基地採訪時看到,當地農業部門正在組織機械對上千畝水稻進行收割,配套的四輪車及時回收稻米,確保顆粒歸倉。該基地負責人楊軍説:“我們種的水稻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採用有機牛糞施肥,平均畝産量400余斤,按照19.8元/斤的批發價格計算,每畝能産生7000—8000元的經濟效益。”

巴彥淖爾市地處我國河套灌區,農田灌溉主要依靠黃河水,歷史上曾經大面積種植水稻,最大面積達79萬畝。後來因地下水位抬高、排水系統不暢、鹽鹼擴散等原因,産量連年下降,當地政府于1979年禁止種植水稻。近年來,隨著當地持續推進中低産田改造工作,重度鹽鹼地、沙地變良田,又見稻浪起伏的景象。

據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種植業科科長張華介紹,近幾年他們通過試驗、示範和小面積推廣,在鹽鹼化較重地區利用現代科技種植水稻,種植面積已由2016年的1000多畝增加至今年的5.6萬畝,單産提高到700斤左右,平均每畝純收入提高至1000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