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培根澆土 成風化人——“掃黃打非”進基層成效顯著

2019-11-01 16: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昌11月1日電 題:培根澆土 成風化人——“掃黃打非”進基層成效顯著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林浩

1日上午,陽光灑滿南昌師範附屬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玉泉島校區,校園一隅的報告廳內傳出孩子們清脆的笑聲,著名動物文學作家沈石溪正繪聲繪色講述他與動物的有趣故事。這是江西“護苗·綠書籤”第1000場公益講座活動。

今年以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推動各地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進基層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54.8萬個。通過紮根基層,“掃黃打非”工作在廣大基層地區發揮出維護主流價值、倡導健康文化生活、深入移風易俗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推動網格化管理“聚合力”

“掃黃打非”工作的基礎、重點和難點都在基層。江西省深入推進“掃黃打非”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景區,不斷夯實“掃黃打非”的工作基礎,取得了積極成效。

針對近年來市場環境的變化,江西省“掃黃打非”部門把解群眾之憂、凈文化之源、護民族之苗作為重要任務,將鄉鎮、街道、社區、村組、企業、景區納入全省社會綜合治理管理平臺之中,形成“掃黃打非”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建立“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21626個,實現了鄉鎮(村)、社區(街道)的全覆蓋。

同時,大力培養“掃黃打非”骨幹隊伍,印發《基層“掃黃打非”工作手冊》65000多冊,指導基層開展“掃黃打非”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上饒市鉛山縣永銅社區率先在全省利用綜治網格化APP平臺推進“掃黃打非”進社區,按照“鎮街聯動治理、村社網格管理”運作機制,形成樣板和示範,進一步健全了“掃黃打非”監管體系,確保對“黃、非”以“穩、準、狠”的打擊。

江西省“掃黃打非”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推進網格化管理,夯實了工作基礎,築牢了陣地防線,把“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覆蓋到每一個角落。

加強聯防聯控“見成效”

江西省玉山縣四股橋鄉山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精心編排的“掃黃打非”快板説唱等文藝節目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觀看。“百姓大舞臺”上方高懸牌匾“如沐春風”,正是村民們的切身感受。

而在過去,這裡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成為滋生陋習劣習的溫床。駐村幹部兼“掃黃打非”宣傳員程陽陽告訴記者,山塘村“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自2017年10月成立以來,將“掃黃打非”與秀美鄉村建設有機結合,各職能部門形成常態化聯動機制,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黃、非”現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廣場舞、文藝表演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隨著秀美鄉村建設和“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村莊美、村民富、民風好,山塘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遊文明村”。

突出“見成效”這一根本,江西各地將“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站與精神文明創建、新農村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等工作有機融合,受到基層群眾歡迎。

如,萍鄉、新餘、南昌等地製作“掃黃打非”專題片,在農村集市播放,提高基層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婺源縣賦春鎮嚴田村將上萬條“微家訓”製作成古色古香的家訓牌,挂在家家戶戶的門頭,將“掃黃打非”宣傳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剷除“黃、非”毒瘤滋生的土壤,營造風清氣正的鄉村文化環境。

築牢青少年健康成長“防火墻”

10月31日,撫州市金溪縣對橋鎮中心小學“護苗”閱覽室揭牌,騰訊安全課高級講師舒夢瑩為老師和小朋友們帶來一堂精彩的網絡安全課。

“信息化時代青少年接觸互聯網機會增多,各種不良信息也充斥其間,在鄉村地區網絡安全教育薄弱、孩子網絡安全知識相對缺乏。”撫州市委常委肖承貴説,開展“護苗網絡安全進課堂”活動,就是對青少年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正面引導,有助於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據介紹,近年來,江西省“掃黃打非”部門對各類侵權盜版、非法出版活動及有害信息給予堅決、持續、有力打擊,特別是加大了對校園周邊的市場環境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築牢“防火墻”。同時,緊盯互聯網主戰場,集中整治學習類APP,清理“校訊通”“作業盒子”等傳播有害信息APP29個;針對中小學生、家長及老師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授課,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掌握網絡安全知識,減少他們遭遇網絡侵害的發生。

目前,已有來自全國33家出版社的70多位簽約作家,在江西省100個縣市區中小學校舉辦公益講座1000場次,近200萬中小學生接受“黨史、國史、軍史”愛國主義教育、“家風、家教、家訓”傳統教育、“綠色閱讀、文明上網”安全教育。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通過深入基層,“掃黃打非”工作有效鞏固了基層宣傳思想陣地,助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