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崇明:綠色生態島上的“智慧大腦”

2019-11-04 15:2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 題:上海崇明:綠色生態島上的“智慧大腦”

新華社記者 朱翃

金秋的崇明是長江入海口美麗的“中央公園”:金色稻田、綠樹掩映、橘黃蟹肥、候鳥棲息、天藍水清,一派世外田園的風光。在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發展進程中,上海崇明不僅恪守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更是積極應用新技術、新科技,讓綠色生態島擁有了敏銳感知、及時反饋、全天候監測的“智慧大腦”。

崇明位於長江入海口,由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組成,其中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第三大島。崇明不僅是上海的東南門戶,也是上海乃至長三角重要的生態屏障。

水,是崇明發展的血脈和根基。遍佈崇明、長興和橫沙三島的小河道,幾十年前是當地老百姓洗衣洗菜、釣魚摸蝦的地方,一度也因為工業排水和生活污水而引發黑臭問題。如今來到崇明三島上,小河道裏的水都非常清澈,河道中點綴著水生植物,不時能見到魚兒遊弋,白鷺來到河邊覓食棲息。

“水的保護,一方面來自大家環保意識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遍佈島上的‘生態神經元’。”橫沙鄉“生態智聯大腦”的工作人員李沈吉告訴記者,橫沙島上主要的河道裏分佈著近百個“生態神經元”,將溶解氧、水位、水溫、PH值等水質指標傳輸到控制中心。“這些水中觸點一般位於河底,太陽能電池板露在水面上,能保證10分鐘更新一次數據,可以説非常及時。”

“生態神經元”蒐集到的生態數據,最終的匯總地是“生態智聯大腦”。“生態神經元”每10分鐘就會將傳感器蒐集到的生態數據打包後自動通過物聯網發送至數據中心,每個數據包大小只有幾KB,但意義非凡:數據中心宛若一個精密“大腦”,匯總這些數據後進行實時分析建模,隨時感知橫沙全島的生態數據變化,並根據數據模型進行一定程度的預測。假設某區域數個“神經元”監測到的土壤重金屬含量在一段時間內有異常變化,數據中心就會發出預警,提醒相關部門進行相應處理,數據指標恢復正常後預警即解除。

如今,在橫沙島世外桃源般的景致背後,河道裏、農田裏、林地裏已經設置了115個站點、860個感知觸點,定時將生態數據傳送至“生態智聯大腦”,讓一草一木、一岸一水都能夠通過物聯網與人“對話”。崇明三島中最嬌小的橫沙島,在生態環保建設的道路上走在了最前沿。

按照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標準,崇明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從“二級”提升至“一級A”。在陳家鎮花漂村的公共綠地上,一座身披彩繪外衣、佔地約10平方米的小型“集裝箱”,佇立在花叢中。這是崇明定制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站,既沒有異味也沒有噪音,可以輕鬆處理花漂村附近100多戶農家每天所排放的約30噸生活污水。

智慧化的運維管理系統,為無人值守的“集裝箱”長期無故障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經受住冬季低溫、春節負荷劇增的考驗。同時覆蓋全區的智慧監管平臺,則對這些“集裝箱”進行數據自動集成、在線監控和水質實時監測。

陳家鎮花漂村黨支部書記張鍇敏告訴記者,正是因為農村生活污水無法像城市污水一樣通過管網集中收集後進行處理,所以崇明才想出以村鎮為處理單元,將鎮內産生的生活污水就近處理、達標排放的辦法。

新科技除了在生態環保方面的應用,在社會民生領域也有施展的空間。上海崇明正打造全球首個5G全覆蓋的人居生態島,5G遠程醫療診斷、培訓、諮詢平臺日前已搭建並投入使用。通過5G技術,患者在社區醫院就診,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的專家可以通過視頻進行實時指導。“崇明區下轄三個島,區域較廣。老百姓看病,社區往往是首診的第一站,如果能在社區醫院把問題解決了,分級診療的目的就達到了。”新華醫院崇明分院超聲科主任劉嵐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