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常態化檢測 保護北石窟

2019-11-05 18: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5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在檢測岩體含水率。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應對石窟的風化、落砂等情況,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11月5日,遊客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參觀遊覽。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應對石窟的風化、落砂等情況,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11月5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在檢測記錄岩體含水率。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應對石窟的風化、落砂等情況,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11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應對石窟的風化、落砂等情況,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11月5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拍攝的石窟造像。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處窟龕密集的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08個,石窟造像2000多身,在我國佛教石窟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應對石窟的風化、落砂等情況,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123.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