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千年古鹽井變遷

2019-11-19 17: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11月19日電 題:千年古鹽井變遷

新華社記者陳天湖 謝佼 劉洪明

陽光打在達美擁雪山之上。瀾滄江繞山而過,水流湍急的峽谷中兩岸各有一小塊扇形臺地,一塊塊小鹽池就搭建在臺地上。用木頭支撐而起,如同一塊塊平整的小鏡子一般。

這裡是川藏線318國道重要驛站——西藏自治區芒康縣。借助群山峽谷億萬年孕育的古鹽井,當地從唐代開始制鹽,距今已延續1300餘年。一塊塊曬鹽池猶如無數個鏡面世界,倒映著高原的風雲變化。

46歲的格松江錯是土生土長的芒康縣納西民族鄉加達村人。加達村在瀾滄江西岸,是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千年鹽田就在加達村和對岸的上鹽井村開墾。

走進格松江錯家,百年藏式民居保護完好,古老的制鹽工具、賣鹽印章應有盡有,擺設一如舊貌。格松江錯告訴記者,鹽滷水就來自河邊一口鹽井,但河對岸的鹽曬出來是白色的,被稱作“凰”,而自己所在的西岸曬出來的鹽是紅色的,被稱作“鳳”。

據史料記載,當地制鹽要上溯到唐朝時期。這一帶地名被稱為鹽井,藏語稱其為“察卡洛”,意為産鹽之地。這裡較完整地保留了我國古老制鹽方法:挖鹽井、取鹽鹵、曬鹽池、收鹽粒……過去,每當清晨,男男女女或背或挑下到江邊,從鹽滷水井汲取滷水,挑上坡倒進鹽田。雲起雲滅,鹽水被高原陽光和烈風蒸發,變為一粒粒晶瑩剔透的鹽。再用人工掃攏,掃過的鹽池猶如紅布畫上的白色菊花。

食用傳統的土鹽,使西藏自治區成為我國碘缺乏病高發區和重病區之一。2008年起,西藏逐步加大碘鹽推廣力度,目前全區覆蓋面已超98%,農牧民還享有碘鹽購買補助。隨著碘鹽推廣力度加大,藏北牧民鹽湖採鹽的傳統已近消失,芒康鹽井是僅存的仍在繼續産鹽的古鹽田。

而今,身著粗布藏式衣服、挑著水桶的格松江錯,正向遊客展示鹽井傳統人家服飾。

“這是我爺爺在世時最喜歡坐的地方,這樣喝酥油茶,我奶奶坐在那邊。”在老屋裏,他繪聲繪色地向遊客描述當年的生活場景。

格松江錯説,加達村目前有2700多塊鹽田,每塊鹽田年産鹽500公斤。鹽田收入佔了村民收入的一大半。這種格局正隨著旅遊的開展而改變。

背水桶變成了抽水機,鹽田成了景區。老房子開起了藏家樂,格松江錯今年旅遊收入有3萬元。一包包土鹽成了獨具特色的紀念品。26歲的拉姆説,自己每天負責將家裏生産的土鹽進行銷售,還開發了新用途。“紅色的可以泡腳,消除疲勞。”15元一包,遊客爭相購買。

村民們希望千年鹽井鑄就的傳統手藝,不僅能在川藏線上閃光,還能在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中成為藏東地區的重要支點,支撐起藏區振興夢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