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航天新紀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6小時內連續成功完成兩次發射任務

2019-12-07 17: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太原12月7日電(李國利、路俊)12月7日的6個小時內,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兩枚同型號火箭,相繼將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當日10時55分,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托舉著“吉林一號”高分02B衛星順利升空。16時52分,又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6小時之內,在同一發射場進行兩次航天發射,這是中國航天的新紀錄,也標誌著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快速發射和應急發射能力上取得突破。

近年來,隨著航天發射密度持續提升,快速、高效已成為現代化航天發射場必須面對的課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前瞻未來發射需求,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在優化組織模式和推動精細化管理工程上下功夫,相繼圓滿完成長征六號“一箭20星”,我國首次海上發射等重大航天任務,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6小時之內圓滿完成兩次衛星發射任務,表明中心在一體測發、多星聯調、快速轉換、全程管控等快速發射核心能力建設上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心主任于志堅説。

據介紹,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黨委始終將創新創造作為提升核心能力的關鍵一招,在航天發射組織形態上不斷探索創新。傳統航天發射環環相扣、一步一動鏈式組織模式,存在風險高、準備週期長等缺陷,難以適應多發並行、快速發射的新要求,中心便將測試、發射、測控等系統科學劃分模塊,鏈入數字化指揮系統,針對任務需求進行模塊組合,實現由大而全的系統保障向小而精的模塊化保障過渡,使發射效率大幅提升。此外,還搭建以萬兆網為主體的網絡傳輸平臺,對發射工位、指揮控制平臺以及各測量控制站點等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信息採集、信息傳輸、信息分析的全覆蓋,航天發射綜合能力大幅提升。

上個月的13日,我國曾分別在酒泉和太原兩個航天發射場,在175分鐘內接連放飛兩枚不同型號的運載火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