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19-12-12 11:28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宗超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石春先先生,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司長李鵬程先生。

下面先請蔣旭光先生作介紹。

水利部副部長 蔣旭光: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記者朋友們見面,今天我們迎來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週年。十分感謝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水利事業和南水北調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我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佈不均。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運行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195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偉大構想,到2002年工程開工,經歷了50年科學論證和50多個方案比選,開展了一系列跨學科、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研究,110多名院士獻計獻策,成千上萬名水利科技人員接續奮鬥。工程的開工建設,是反復論證、慎重決策的結果。經過12年艱苦奮戰,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建成通水。

工程建設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和管理工作緊緊圍繞通水目標,大抓工程進度、狠抓質量安全、嚴抓投資控制、細抓徵地移民、深抓治污環保、強抓技術攻關,強化協調統籌,營造良好環境。科學高效抓管理,實行直管、代建、委託相結合的建管模式。高壓嚴管保質量,探索實施具有南水北調特色的“查、認、罰”三位一體監管新機制,實施“三查一舉”,嚴肅追責質量問題。以人為本遷移民,實現丹江口庫區34.5萬移民和東、中線幹線9萬徵遷群眾平穩搬遷安置的目標。壯士斷腕促環保,強力推進治污和水質保護,確保水質達標。嚴管投資不超概,嚴格資金監管,保障了工程如期高質量建成通水。工程質量可靠、投資不超、水質達標、移民安穩、幹部沒倒、群眾叫好,創造了一項項工程建設奇跡、技術創新奇跡和制度創新奇跡。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時強調指出,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韆鞦。要求繼續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做好後續工程籌劃,使之不斷造福人民。

水利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不斷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工程管理現代化水平,工程運行安全平穩,經受住了特大暴雨、颱風、寒潮等極端天氣考驗,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供水量持續增長,水質穩定達標,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不斷擴大、十分顯著。工程累計調水量已近300億立方米,截至今天早八時,調水量準確地説是299.5億立方米,接近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已由原規劃的受水區城市補充水源,轉變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為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線。同時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幹線供水水質穩定在地表水水質Ⅱ類標準及以上,東線工程水質穩定在Ⅲ類標準。居民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受水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移民幫扶工作持續深化,逐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移民群眾生活水平比搬遷前有大幅度提升。

五年來全面通水的實踐證明,南水北調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生動實踐:中國共産黨幾代領導人擘畫、重視,目標明確、接力奮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優勢,實施中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形成共識,有效解決投資保障、徵地移民、治污環保、技術攻關等重大關鍵制約,妥善處理各方利益關切,各地區、各部門同心協力,高效聯動,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是社會主義制度調動各方面資源、統一各方面行動、高效有力辦大事的突出標誌和集中展示。總之,南水北調集中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鮮明特點和顯著優勢,集中彰顯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水資源格局決定著發展格局。水利部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工作會議上的指示要求,牢記使命、勇於擔當,補短板、強監管,持續推進標準化、規範化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運行,全面提升工程效益。強化水質保護機制,確保水質持續向好;做好節水和地下水壓採工作,加大生態補水力度,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深化幫扶,確保移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尤其要採取得力舉措,全面加快推進後續工程建設,早日構建完善的“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總體格局,持續提高水資源支撐、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能力,為確保國家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先介紹到這裡,謝謝。

壽小麗:

謝謝蔣部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請記者們開始提問。

中新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11月份的時候,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的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了相關工作。現在快一個月過去了,請問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方面有什麼新進展?水利部未來有什麼考慮?謝謝。

蔣旭光:

謝謝您的提問,您的問題提的很好,我想請石春先司長來回答。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 石春先:

謝謝。上個月18號,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的工作會議,在這個會上聽取了水利部和有關部委關於南水北調工作的彙報,有針對性地研究了一些問題,最後要求按照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的要求完善方案,抓緊開展前期工作,實施推進東、中線後續工程,同時開展西線工程規劃方案的比選、論證等前期工作。

會後,水利部立即行動,鄂竟平部長親自召開會議進行部署,要求我們細化、實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分工,提出各階段成果節點工作的完成時間,要把李克強總理的指示落實好、貫徹好。為了能把我們的工作説的清楚一點,我想用三句話來回答剛才的提問:第一,為什麼稱之為後續工程?第二,後續工程都包括什麼?第三,圍繞後續工程近期我們幹些什麼?什麼時間完成?

首先,我回答為什麼叫後續工程。大家知道,2002年國家批復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這個規劃明確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也就是常説的“四橫三縱”。“四橫”指的是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這四條河流,“三縱”指的是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而且在規劃中明確這三條調水線路要分期實施,比如東線要分三期,中線分兩期,西線分三期。現在這三條線路,東、中線的一期工程已經建成而且發揮了效益,西線工程還在論證。為什麼叫後續工作?就是總體規劃確定的水資源格局還沒有完全實現,還需要做相應的後續工作。

第二,後續工程都包括什麼?有什麼內容?我分線路説。對於東線而言,我們要強力推進東線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東線工程主要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時還要進一步擴大向山東和安徽供水。現在我們的初步方案是想把抽江水的規模,由一期工程的500個流量擴大到870個流量,抽江的水量從一期87.7億方提高到165億方。現在規劃的線路長度是1785公里,要新建25座泵站,新增裝機71.8萬千瓦。

東線二期規劃的線路有三個特點:一是東線二期方案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建的,新建輸水線路向北京、天津供水,由於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所以技術上比較成熟,因為一期工程建設已經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二是這次規劃考慮生態問題,我們想充分利用現有的河道輸水,最大限度地減少佔地和生態環境影響。三是東線工程水源豐富,長江入海口的水量約1萬億,我們調的水量不到2%,所以對長江的生態環境影響很小。

石春先:

對於中線而言,我們有兩項工作:一是實施引江補漢工程,這也是總體規劃當中明確的中線二期的後續水源。現在通過從長江向漢江調水,一方面可以增加向北的調水水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保障漢江中下游的生態用水。經過比選,近期我們想實施從湖北的香溪河取水,自流引水到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大壩下面,現在的初步規劃大概是200個流量,正在根據調水的需求進行論證,年調水量大概是40億左右。為什麼要實施引江補漢?很簡單,南水北調中線原來調水量是95億,這95億指的是多年平均,多年平均就會有高有低。這樣對於一個由原來的補充水源變為城市的主水源,比如北京已經70%用的是南水北調的水,這個保證率是不夠的,按照標準應該達到95%的保證率,所以後續水源的建設就非常重要了。再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的二期目標是130億,現在才95億,所以我們就想實施這個工程向北方多調水,因為南水北調中線還有一定的能力,在95億的基礎上再多送20多億方水還是有可能的,就是利用加大流量來輸水。

二是幹線調蓄工程。我們知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長1400多公里,現在還沒有調蓄水庫,這樣將來運行中的一些風險或者將來工程的檢修都有可能帶來斷水的風險,一旦斷了水,對作為主水源的城市供水可能就會造成影響,為了提高保證率,為了工程能夠及時檢修,我們現在在謀劃一些沿線的調蓄水庫。調蓄水庫分兩類,第一類是已經建的,和幹線工程連接起來,一旦出了問題,可以分段用現在的水庫往幹線輸水。第二類是結合地方發展的需求和地質情況,在渠邊謀劃一些新的水庫。平常水多的時候把水灌進去,需要時再放出來,以此提高幹線工程的保證率。對於西線而言,主要是加緊推進前期工作。這是後續工程都包括哪些內容。

第三,什麼時間完成?完成什麼成果?鄂竟平部長已經佈置了兩個時間節點:一是到今年年底必須完成兩個規劃、一個方案。這兩個規劃,一個是東線二期工程規劃,一個是引江補漢工程規劃;一個方案是中線幹線調蓄水庫的佈局方案。二是明年年底之前要完成這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爭取一些工程局部段或者局部工程儘早開工建設,比如幹線調蓄水庫。我們這幾天正在謀劃拿出具體方案,把國務院這次會議的要求落實落細。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發揮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能否具體談一下?謝謝。

蔣旭光:

謝謝。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年來效益顯著,主要表現在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方面。具體説,有以下方面的體現:

第一,改變了廣大北方地區、黃淮河平原的供水格局,水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個縣區用上了南水北調水,南水已經成為很多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

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區是7成以上,準確地説就是73.3%用上了南水;天津市14個行政區全部用上了漢江水;河南受水區城市的59個縣區全部受益,多個城市主城區100%使用南水,比如鄭州,這些城市的南水北調用水量在80%以上;河北的邯鄲、石家莊沿線城市及滄州、衡水等市90多個縣區受益,江蘇形成了雙線輸水的格局,受水區供水保證率提高了20%-30%,提升了蘇中蘇北地區防洪排澇抗旱能力。

今年江蘇、安徽、江西都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大旱,但是通過南水北調工程與其他相關工程共同輸水,大大地緩解了旱情,可以説有旱情沒旱災,這跟南水北調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山東已經形成了“T”字型的骨幹水網格局,南北一條、往東一條,往東就是往青島、煙臺、威海、淄博這一條“T”字型的,成為膠東半島的供水大動脈。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有效地保證了黃淮河平原這些城市的供水保證率,確保這些城市的供水安全。

第二,改善供水水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通水五年來,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幹線供水水質穩定在II類標準及以上,中線幹線輸水的過程中80%以上水量是一類水,可見水質之好。東線工程穩定在III類標準,沿線群眾飲水質量顯著改善。同時還有一項非常大的效益,河北黑龍港地區,主要是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包括石家莊的一部分,有500多萬群眾告別了長期引用高氟水和苦鹹水的歷史,功德無量。

第三,修復生態環境,促進沿線生態文明建設。東、中線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有效地增加了華北地區可利用的水資源,通過置換超采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限采地下水等措施,使河湖、濕地的面積顯著擴大,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促進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

第四,優化産業結構,推動黃淮河平原受水區高質量發展。受水區都實行了區域內用水總量的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帶動發展高效節水行業,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産業,使這些受水區節水的水平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另外,深入開展治污,關停並轉了一大批污染企業,加快了産業結構調整步伐。還通過實行“兩部制”的水價,依據成本核定水價,有力地推動了受水區水價改革,為工程的良性運行創造了條件。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這些區域節約用水的意識,促進了節水型社會的建設。

第五,拉動內需,擴大就業,保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據國家有關權威研究機構評估,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期間,工程投資平均每年拉動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提高約0.12個百分點,工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通過乘數效應進一步擴大。建設期間,東、中線一期工程參建單位超過1000家,建設高峰期每天有近10萬建設者在現場進行施工,加上上下游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每年增加了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另外,通水以後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基本擺脫了缺水的制約,同時也為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這裡面還有一個數字,以2016-2018年全國萬元GDP平均需水量73.6立方米來估算,南水北調為北方增加近300億立方米水資源,可以為受水區約4萬億元GDP的增長提供優質水資源的支撐。南水北調的綜合效益非常巨大。謝謝。

中國水利報記者:

請問蔣部長一個問題,上週六12月7號,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順利通過了總體驗收,在實施丹江口庫區這麼大強度的移民搬遷過程中,這個難題是如何順利推進的?又有什麼經驗?謝謝。

蔣旭光:

謝謝。南水北調移民徵遷安置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有一種説法叫“南水北調成敗在治污,難點在移民”,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一期工程涉及到34.5萬人,在搬遷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建委會統籌領導,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會同湖北、河南兩省採取強力措施推進搬遷安置,並且提出了“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最後搬遷安置的結果就是“四年任務兩年完成”,這在世界工程的移民史上是一個奇跡,受到了國際有關移民機構的高度評價。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這麼大量移民的搬遷安置和穩定,這是來之不易的,其中有獨特的寶貴經驗,我們也在總結。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經驗和辦法。

第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這是移民順利搬遷安置的重要保證。南水北調移民搬遷安置實行了建委會領導、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縣為基礎、項目法人參與的管理體制,首先體制上就是健全的。河南、湖北兩省把移民搬遷安置作為當時重要的政治任務,市縣都相應地成立了高規格的移民安置指揮部,形成上下協同、指揮有力、運轉高效的組織領導體系。

第二,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移民搬遷安置的制度保障。在搬遷過程中,兩省堅持全省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政策制定者、規劃設計人員、專家學者、地方政府、移民及安置區的群眾協作規劃、攜手實施,各行業、各部門全力支持,形成了全社會、全方位、多形式、寬領域的支持格局,形成了服務移民安置工作的良好機制。

第三,無私奉獻,這是移民順利搬遷的不竭動力、力量源泉。廣大移民群眾搬遷過程中為了國家利益和重點工程建設,舍小家、顧大家,識大體、顧大局,充分展現了愛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個過程中,各級移民幹部也視移民為親人,拼搏奉獻的表現十分感人。

第四,科學規劃、政策集成,這是移民妥善安置的堅實基礎。規劃將移民政策和移民合理的訴求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的意見充分結合起來,做到切實可行、兼顧發展。安置過程中主要是按照這個原則,靠近“城級鎮”邊、靠近交通幹線旁邊、靠近産業集聚區邊,這是“三邊”原則,把移民安置與小城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第五,精心組織,這是移民順利搬遷的有力保障。高目標定位、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率推進,精心組織、系統操作,精心實施、有序運作,從而保障了移民搬遷安置任務能夠高質量完成。

第六,創新發展、持續完善,這是移民安穩的機制保障。我們探索實施了一系列新辦法,這裡包括先行介入移民規劃各個環節,引導主導移民規劃編制、完善規劃,先試點移民、再大規模搬遷,先外遷後內安,另外還動態據實調整價差,列了特殊預備費,還特別注重移民村的文化建設。通過這些創新舉措來實現丹江口庫區的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當然,這項工作雖然驗收完成了,但是移民、安穩、致富、幫扶的任務並沒有完成,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通過綜合措施促進南水北調移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我有一個關於水質的問題,南水北調水質是焦點,請問在保障東、中線水質上採取哪些措施?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謝謝。

蔣旭光:

這個問題請石春先司長來回答。

石春先:

剛才蔣部長説了,南水北調能不能成功,關鍵看治污。

第一句話,為什麼要治污?我想是兩個方面:一是黨中央、國務院有要求。南水北調在規劃設計階段,包括工程建設以及現在的運行管理階段都堅持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三先三後”,所謂“三先三後”就是“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這是一個大的原則,是有要求的。二是客觀上需要。我以東線為例,因為當時在規劃階段,預測到2000年的水平,東線一期工程範圍內輸入兩省化學需氧量,就是常説的COD入河量是35.3萬噸,氨氮入河量3.3萬噸。如果達到原來的規劃目標,也就是説東線如果實現III類水的目標,真正可以入河的是6.3萬噸和0.53萬噸,所以客觀上確實有需要。再一個,當時東線的水質大家都知道,當時東線幹線黃河以南有36個監測斷面,這36個監測斷面在治污之前只有1個斷面是III類水質,3個斷面是IV類水質,有32個斷面是V類和劣V類的水質。所以當時大家都認為南水北調的成敗在於治污能不能按照規劃見效。這是第一句話為什麼要治。

第二句話,怎麼治。東、中線在工程建設時,包括規劃階段都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治污措施。比如,東線工程實施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這是為了落實“三先三後”中的先治污,規劃安排了産業結構的調整、工業點源的治理、城市污水的處理、流域綜合治理、截污導流等五大類426個治污項目,投資大概是153億元。在通水前,這個規劃由各省包乾負責,實施的很好,實際完成了174億元,和原來規劃投資比,完成率是113%,應該説是超額完成了原來規劃確定的治污任務。後來為了強化治污,蘇魯兩省又安排了514個項目,總投資200億,納入了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完成情況良好。管理方面,包括嚴格環保準入、推進退漁還湖等,地方上還做了很多工作。

中線,丹江口水庫的水質一直是一到二類,一直很好,但考慮到中線供水的重要性,當時中線的水質標準定的是II類,如何能保證II類?國家實施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這個規劃當時覆蓋了水源區的43個縣和重點的鄉鎮,包括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了。當時污水處理廠34個縣裏只有5座,大概日處理能力只有24萬噸,最後增加到所有縣都有,重點鄉鎮也有,增加到174萬噸的處理能力。垃圾處理廠當時只有1個,日處理能力也就是450噸,到最後實施完從1座變成了99座,處理能力達到8950噸。為了保證水質,建了很多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另外,政府也採取高門檻,通過工業結構調整來淘汰一些重污染企業,當時關閉了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500多家,叫停和否決了300多個項目。同時還搞了庫周生態隔離帶建設,也就是在庫的周圍1公里範圍內不允許種需要施農藥、化肥的作物,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到南陽淅川地區,庫周現在種的是金銀花,這是一種中藥材,絕對不用化肥和農藥,所以面源污染得到了控制,還有網箱養殖都清理了,包括河南、湖北採取的“清水行動”“護水活動”等,採取了很多措施,加強了水源區水環境的治理與保護。

從水庫陶岔取水以後還有一千多公里渠道,我們在兩岸都開展了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分別劃定了一級水源保護區和二級水源保護區,在保護區內進行幹線生態帶建設,也就是在幹線兩側,除了封閉的管理範圍之外又劃出了50米左右的寬度,各地方不同,有的100多米,有的是20米、30米,也是不能再種別的,就種樹,不使用農藥化肥,徹底把外來的污源和幹渠隔離開,解決污染問題。同時,工程沿線建成了水質監測站、自動監測站等,實時加強水質監測。通過採取這些措施,通水五年來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一直是滿足要求的,而且是越來越好。這裡有個數據,據中線幹線渠道水質監測斷面統計,去年I類水水質佔比是82%,今年大概提升到了近88%。從目前來看,原來採取的措施和後來採取的防範措施,包括監測、應急等是有效的,中線的水質是有保證的。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我們了解到,最近水利部在華北地區開展了地下水回補試點工作,請問試點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謝謝。

蔣旭光:

謝謝,這個問題提得很有針對性,這也是我們當前正在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根據國務院批准的《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從2018年9月開始,水利部會同河北省共同實施了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水源對河北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等試點河流實施生態補水。截至到現在,已經累計補水超過12億立方米。試點河段補水期間,河流恢復了基本功能,形成了最大補水河長477公里,最大水面面積46平方公里,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上遊河段水質都優於III類水質,中下游河段的水質改善了一到兩個類別,地下水入滲補給明顯,地下水回補的範圍達到了河道兩側12公里。滹沱河斷流近40年以後實現了復流,滹沱河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達到1.91米,滏陽河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達到1.7米,南拒馬河地下水水位最大升幅達到1.08米。應該説,試點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試點工作為今後整體上推進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提供了成功範例和經驗。下一步,南水北調工程還將繼續相機為沿線河湖進行生態補水,增加地下水儲存量,及早實現華北地區地下水採補平衡的目標。

與此同時,南水北調工程在推動整個受水區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南水北調的生態功能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資源環境的承載力顯著提高,通過跨流域調水有效增加了黃淮海平原的水資源總量,區域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從而使經濟人口的規模與資源環境的協調性逐步恢復到合理水平。在保障生態用水、增加水體環境容量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水生態環境逐步改善。通過增加受水區的供水量,大大緩解了城市生産生活用水擠佔農業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中線沿線白河、清河、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馬河等30余條河流都得到了生態補水。沿線城市的河湖濕地以及白洋淀水面的面積明顯擴大,水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非常明顯。北京密雲水庫蓄水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6億立方米。河北省12條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向白洋淀補水約2.5億方。這些措施使沿線的河湖重現生機。

第三,地下水水位顯著回升。通水以來,通過水源置換,實施生態補水,壓采地下水,區域地下水的水位止跌回升,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2.81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地下水的儲量增加了3.2億方。隨著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扭轉,受水區地面沉降問題也得到了遏制。

第四,河湖水質明顯改善。這個就不説了,剛才石春先司長已經講了。

通水以來的實踐證明,南水北調工程不但是戰略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而且也是一項生態工程,為受水區和黃淮海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謝謝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紀工程,移民問題是世界難題。請問,東、中線一期工程在移民搬遷安置方面有沒有具體數據?移民搬遷完成後國家和地方採取了哪些後續幫扶舉措來提高移民就業增收水平?

蔣旭光:

謝謝。剛才介紹了一些移民工作的情況,你問到的問題就是具體的數據和後期幫扶。南水北調移民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庫區移民,一部分是幹線搬遷,一共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江蘇、山東、安徽等八個省市,25個大中城市,150多個縣市區。

工程的數據是這樣的:永久徵地94萬畝,臨時用地51萬畝,搬遷安置人口,連庫區帶幹線一共約43萬多人,拆遷房屋1100多萬平方米,涉及到諸多工業項目、企事業單位等,徵地移民總投資約為1000億元。其中,庫區水庫加高工程淹沒土地53.5萬畝,拆遷房屋623萬平方米,搬遷移民34.5萬人。這些移民安置在豫鄂兩省16個市51個縣的649個移民安置點,600多個移民安置點。

還有一個數據,在移民安置過程中,我們率先按照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産值的16倍進行徵地補償,同時針對丹江口水庫二次淹沒實物指標偏低的狀況,計列建房困難補助,確保移民群眾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24平米。計列了土地增補費,確保移民生産安置用地與安置區農村居民基本相當。

關於後續的幫扶措施,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落實農村移民後扶政策。第二,河南、湖北兩省整合資金項目和資源,向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傾斜。以上兩項已經累計投入移民扶持資金40多億元。第三,河南、湖北兩省加強移民村的社會治理,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産業發展,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建設美麗移民村。第四,開展移民生産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已經累計培訓移民15萬多人次。據統計,現在丹江口移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萬元以上,大幅度地超過了其搬遷前原有的水平。

對南水北調移民,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切。2015年在元旦新年獻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問候南水北調移民,祝福這些移民在新的家園能夠生活幸福。我們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加大力度把移民工作辦好。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請問,南水北調借鑒了世界哪些人工河的經驗?反過來,南水北調的經驗有哪些值得世界借鑒?另外,在冬季如何保障在北調的過程中河流不結冰,遇到大河的時候如何保證它依然向北流?謝謝。

蔣旭光:

謝謝你的提問,提的也很好,這個問題請李鵬程司長來回答。

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司長 李鵬程:

謝謝你的提問。第一,南水北調是借鑒全人類關於水利方面的智慧,既有我們祖先關於都江堰、鄭國渠以及大運河的經驗,也有國外相當多成熟的調水經驗,比如美國加州調水、澳大利亞的雪山調水等等,實現了整個工程方方面面的規劃目標。

第二,你提到南水北調關於冬季輸水的問題,因為南水北調是一個由南向北的調水工程,距離非常長,中線1400公里,東線和中線差不多,一期工程東、中線兩條線加起來接近3000公里。沿途氣候變化是比較大的,確確實實存在著冬季部分河段會結冰,部分河段仍然在開河的狀況。為此,我們做規劃的時候,就做了相關技術方面的準備,在通水過程中加了非常多的調度、技術等方面的措施,可以説,目前冬季輸水情況是良好的,完全能夠滿足冬季輸水的要求,同時也能夠保證冬季城市供水的需要。

第三,你提到了跨越各種大河的情況。從東線來講,我們在原有河道跨越不同河段時,採取立體交叉,其中既有水面上的立體交叉,也有穿河進行的地下立體交叉,還有通過大運河等不同河段來完成調水。中線是全立交的方式。中線囊括了目前世界各種各樣的渡槽方式,共幾十座,可以説是“渡槽博物館”。同時,我們還通過地下倒虹吸和穿河隧洞,穿越天然河流。特別是中線的穿黃隧洞,可以説是集目前相應工程技術之大成,運行良好,給我們中線工程的運行提供了堅強保障。謝謝。

壽小麗:

謝謝蔣部長,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