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秦安:走出陶藝扶貧新路子

2019-12-17 11:3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2月17日電 題:甘肅秦安:走出陶藝扶貧新路子

新華社記者朱藝琳、周圓

隆冬時節,57歲的康旺才在土窯洞裏熱火朝天地忙活著。一塊泥巴經他擺弄,不出片刻就變成一個小陶罐。

康旺才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興國鎮康坡村村民。村裏土地貧瘠,種莊稼難有好收成,但特有的黏性紅土是制陶的好材料,村裏人祖祖輩輩制陶,康坡村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制陶村”。

祖傳的手藝卻沒能成為村民致富的路子。據康坡村黨支部書記康小虎介紹,原來制陶的村民雖然多,但都是“小作坊”生産家用陶器,質量參差不齊。加之家用陶器市場萎縮,村裏的陶器賣不上好價錢。

2000年前後,靠制陶賣陶已經很難養家糊口,康旺才索性放棄制陶,去城裏務工。

康旺才的經歷正是康坡村制陶人的縮影——多數村民選擇種地或進城務工,村裏僅剩零零散散的一兩家人還在制陶。有手藝,沒收益,2013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890人,貧困發生率達38%。制陶文化也面臨消逝。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天津市津南區與秦安縣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如何幫助康坡村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道路成為棘手的難題。

“我們走訪調研時,了解到康坡村有悠久的制陶文化。很多村民有制陶手藝,我們就想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讓陶藝扶貧這條路‘活’起來。”來自天津的挂職幹部、秦安縣副縣長辛召東説。

2018年11月,在津南區的援助下,康坡村建成佔地667平方米的現代化陶藝扶貧車間。車間以原有的制陶窯洞為基礎,配備現代化制陶、包裝設備,請專家對制陶技藝進行改良,開發出彩陶工藝品。當地政府牽頭引進多家企業助車間打開銷路。

如今,康坡村陶藝扶貧車間已與全國多家博物館建立複製品製作合作關係,陶器産品進駐多家文創商店。集中批量生産、品牌包裝和訂單式銷售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制陶隊伍。截至目前,車間已助康坡村及其附近2個村子共計31戶132人脫貧,還有63戶貧困戶也將依託扶貧車間脫貧。制陶已經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助推器”。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傳承弘揚制陶文化,車間接待美術培訓班近100人次,北京科技大學在此掛牌成立了實訓基地,多家公司依託車間成立雙創園孵化工作室。村裏制陶文化再次煥發生機。

陶藝扶貧車間負責人康曉剛表示,接下來,車間將進一步開發文創産品,增加陶器的附加值,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也傳承陶藝文化,讓康坡村陶器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康旺才不曾想到,祖傳的手藝能讓自己富起來。現在,他是車間裏的“技術骨幹”,一天能掙100多元。加上種蘋果和花椒的收入,不久前,他家如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他感慨道:“現在生活好了,我更希望我們的制陶絕活能傳承下去。這是老一輩留下的東西,丟不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