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夏銀川:漢麻“編織”農民致富路

2019-12-27 16: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12月27日電 題:寧夏銀川:漢麻“編織”農民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于瑤、廖思維、羅毓

又到了麻編非遺傳承人張璟去村裏“收貨”的日子了。屋外寒風凜冽,但推開寧夏銀川市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四村農民文化大院培訓室的房門,熱氣伴隨著歡聲笑語“撲面”而來。只見20多名村民正圍坐在長桌旁,手上有節奏地擺弄著麻繩和鉤針。錢包、杯墊、地墊……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編織品。

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張璟兩年前就開始在濱河家園四村開展麻編工藝技能培訓,不僅手把手免費教授村民用漢麻編織各類物品,還以計件的方式進行批量收購,用於後期加工和製作。

村委會主任楊志仁説,濱河家園四村是移民搬遷村,村上有82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佔42%,2016年村裏成立了扶貧車間,並於2017年引進麻編産業,每年利用冬閒時間組織村民進行麻編工藝技能培訓。

“初學時感覺很難,張老師耐心地做示範,教我從最簡單的杯墊開始編,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像這種直徑10厘米的杯墊,我一天可以編四五個呢。”50歲的村民馬有雲身有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活,每天來培訓室製作麻編不僅能獲得一份收入,回家還能兼顧照料孫子。

培訓室中,像馬有雲這樣身體不便的村民不在少數。製作麻編對他們來説,不僅是利用空閒時間賺點“零花錢”,更重要的是能在愉快熱鬧的氛圍中消弭內心的空虛,增進與人的交流。

“村民製作的物品大多是後期成品的‘零件’,質量也參差不齊,一部分收購回來難以加工成商品進行售賣,但只要堅持做,哪怕做得不完美,我也會支付酬勞,為的就是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張璟説,開展麻編扶貧,除了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一種“傳承人的責任”。

培訓室的墻面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八個字赫然醒目。就在村民們低頭忙碌時,張璟公佈的一則消息,“點燃”了培訓室的氣氛。原來,在剛剛完成的收購結算中,58歲的村民周鳳琴獲得了2254元的收入。濱河家園四村婦聯主席虎翠霞説,平時常來培訓室的村民有40人,如果堅持來學習製作麻編,熟練後一個月的收入可在600至1500元之間。村民製作的麻編將被加工為三類産品:生活實用品、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創産品以及藝術品。“比如一些手包,後期我們還會在上面印上賀蘭山岩畫的圖案。”張璟説,將地域文化與麻編結合起來,把扶貧當作藝術品來做。

不過,“村民流動性大”“手藝不穩定”等問題也讓張璟感到苦惱。“做麻編需要有耐心,至少三五年才能真正産生效益,但不少村民都無法堅持。”張璟認為,不光是麻編,很多非遺扶貧項目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應通過各方努力“把鏈條建立起來”,這樣才能保持隊伍穩定,從而提高村民收入。

銀川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張潔説,近年來銀川市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技能就業”的非遺幫扶模式,先後在全市三區兩縣多個村鎮建立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和手工技能培訓中心,拉動貧困村農民就業,尤其是帶動農村留守婦女、殘疾人的創業增收。截至目前,在上述基地和中心參與培訓及手工操作的人員達1500人,麻編手工坊、編結扶貧車間、皮藝工作室長期穩定就業46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56人,簽訂訂單達100多萬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