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貧困人口98%以上實現脫貧

2020-01-13 10:28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10日,記者從市扶貧辦獲悉,在現行標準下,我市建卡貧困人口還剩2.4萬餘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2%。這意味著,我市98%以上貧困人口已脫貧。

數據顯示,2014年底,我市精準識別出貧困人口165.9萬人,貧困村1919個,貧困發生率為7.1%。

“我們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我市引導2093家龍頭企業參與産業扶貧,在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探索建立土地流轉、資金入股、房屋聯營、務工就業、保底分紅、産品代銷等帶貧機制,90余萬貧困人口通過産業持續增收;建成“扶貧車間”163個,針對貧困人口開發公益性崗位46440個,以穩定就業實現穩定脫貧。

二是易地搬遷脫貧一批。我市通過建立財政資金、專項基金、地方債、群眾自籌“多位一體”融資模式,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5.2萬人,同步跟進搬遷後續産業發展,努力實現每戶搬遷戶都有一個增收項目、都有一個人就業。

三是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我市組織貧困人口參與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落實生態護林員19035人;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等生態産業,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特色經果林、生態旅遊等産業,建設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612個,努力將生態資源優勢轉變成農民增收致富優勢。

四是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我市去年投入中央和市級資金10.9億元,全面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重點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實施高中貧困畢業生定向培養(全科醫生)招生計劃、免費學前師範生和全科教師計劃,貧困地區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五是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近年來,我市建立起社會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和物價上漲聯動機制,2019年農村居民低保標準提高至每年5280元,較扶貧標準高1530元,22.8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兜底保障,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的13.5%,並實施貧困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模式,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

該負責人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市將加大動態排查力度,及時全面摸清貧困群眾底數,動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聚焦深度貧困攻堅,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決不落下一戶一人。(記者 顏安 實習生 廖雨寒)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