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風從改革起——遼寧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

2020-01-14 15:5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瀋陽1月14日電 題:風從改革起——遼寧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

新華社記者 牛紀偉、徐揚、王炳坤、汪偉

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


這是大連港集裝箱碼頭(2019年6月24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

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

投資者紛至沓來


工人在鞍鋼集團鞍鋼股份煉鋼總廠煉鋼四作業區進行生産作業(2019年7月5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盤點2019年的遼寧經濟,“投資闖關東”是最鮮明的亮色。

2019年10月,遼寧沈撫新區舉行奠基儀式,總投資193.2億元的31個項目集中開工。“一年來,投資者紛至沓來安營紮寨,企業用地都緊張了。”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幼學説,新區去年簽約210個項目,簽約數增長412%,簽約額1249億元,投資額增長346%。


這是遼寧忠旺鋁業有限公司的鋁製品生産線(2019年11月22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沈撫新區是遼寧的一個縮影。剛剛過去的一年,遼寧幾乎每個月都有重大投資落地的消息。

2019年1月,遼寧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招商局集團出資整合大連港和營口港;3月,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美與中方企業在遼寧省盤錦市設立合資公司,打造世界級石化基地,投資額超百億美元;5月,萬達集團宣佈將在瀋陽投資800億元;6月,恒大集團與瀋陽市簽署協議,在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投資約1200億元;9月,遼寧寶來企業集團與世界著名化工企業利安德巴賽爾工業公司簽訂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120億美元……市場對遼寧不斷投下信任票。


工人在葫蘆島益豐(集團)運動服飾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加工泳衣(2019年3月6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與以往相比,這一輪“投資闖關東”特色鮮明:

民資和外資是主角——

2019年1-11月,遼寧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4.7%,佔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近7成。“資本的嗅覺最敏銳。”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説,民資外資競相在遼寧佈局,一定是為機遇而來、因潛力而動。

新經濟和新動能是方向——

恒大集團1200億元的投資,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沙特阿美在盤錦的石化項目,投産後將形成1500萬噸/年煉油、150萬噸/年乙烯和130萬噸/年對二甲苯的生産能力。這些都將為遼寧蓄積新的發展動能。

投資者“動心”也是為“新”而來。數據顯示,去年1-11月,遼寧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6.8%,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7.5%,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民間投資增長1.1倍。

深進入和廣覆蓋是特點——

隆冬的遼沈大地,戶外滴水成冰。在遼寧朝陽市龍城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投資80億元的亞琦國際物流商貿城和中央商貿中心項目仍在加緊施工。去年1-11月份,朝陽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1.6%。

“不僅是朝陽,遼寧西部的阜新、葫蘆島等地固定資産投資增幅也都超過10%。”遼寧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處長鄭廣輝説,這表明投資不僅僅限于瀋陽、大連這樣的大城市,深度和廣度都出現明顯變化。

組合拳連續打出


這是中國(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政務大廳(2019年6月24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投資不過山海關”到“投資正過山海關”,一字之變,正是營商環境的深刻轉變。

從“槽點”入手,動真碰硬——

不久前,瀋陽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收到政府相關部門轉來的280萬元,這是政府拖欠企業近10年的款項。總經理秦廣財感慨地説,陳年舊賬解決了,政府的形象也改變了。

“吃拿卡要”“不講誠信”……這些曾是吐槽東北最多的“點”,如今也是變化最明顯的“點”。

三年多前,遼寧省出臺全國首部省級規範營商環境建設的法規,此後成立首個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機構。此後,遼寧又跟進提出清理政府欠款,提供全方位服務等,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不斷發力。

“效率高了,服務好了。”這是北京中慈集團總裁張淑萍的切身感受。鐵嶺市清河區為企業配備了“項目管家”,主動到企業問需求,帶著或者代替企業相關負責人跑審批,全程提供服務。

兩年多前,中慈集團第一次來到鐵嶺市清河區,只是為了購買一處閒置廠房。區裏不僅快速辦好了房産證,後續還為廠房擴建等開通了綠色通道。通過幾年來與當地政府的接觸,讓集團對營商環境改善深有感觸,決定將設在外地的7座生産基地全部遷至清河區,新工廠2020年起陸續投産。、


遼寧三三工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在車間生産盾構機(2019年11月22日攝)。摘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帽子,形成“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勢頭,遼寧的變化引人注目。變化從何來?風從改革起。背後是遼寧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優化營商環境下了真功夫,從而形成了投資升溫的好勢頭。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向“痛點”施藥,協同發力——

營商環境問題是“表”,體制機制問題才是“根”。遼寧的改革由表及裏,向深水區挺進,向病灶痛點發力,打出一整套改革“組合拳”。

去年,遼寧省圍繞告知承諾制、合理劃分審批階段、精簡審批環節等方面做了具體部署,要求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90個工作日以內;在沈撫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依靠網絡技術和稅務、工商等部門梳理簡化審批件、優化審批流程等手段,實現了企業開辦辦理時限不超過4個小時……

“體制機制的活力,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沈撫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為東説,這兩年新區推進管理體制扁平化、開發建設市場化、用人分配企業化和管理服務高效化等改革措施,人氣越來越旺,“體制一變天地寬,我們有信心打造東北的‘經濟特區’。”

不僅如此,國資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一系列改革舉措的紅利還在逐步釋放。

在“難點”較真,革故鼎新——

要改革,不解放思想不行。

在遼寧忠旺集團的産品展示區,全鋁打造的汽車骨架、高鐵車廂、木紋傢具、建築模板等一應俱全,看得人眼花繚亂。

忠旺集團總經理陳岩説,遼寧曾經重國有、輕民營的觀念沒有市場了,正在形成一個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好環境。“這樣我們才能專注主業,潛心研發,不斷拉長、提升傳統鋁製品的産業鏈條,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

改革仍需快馬加鞭

有人問,遼寧投資升溫是曇花一現還是星星之火?

4.2%、5.7%和5.7%,這是遼寧省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

從出現罕見負增長到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遼寧艱難地走出了一條築底回升的曲線。

李凱説,遼寧經濟築底企穩,走出最困難時期,其投資價值正在顯現。這意味著遼寧投資升溫並非曇花一現,而是星星之火,蓄積著後勁和力量。

恒大集團相關負責人説,瀋陽是一座冉冉升起的汽車新城,潛力巨大。恒大選擇在瀋陽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項目,看中的是瀋陽擁有堅實的裝備製造業基礎、雄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和完備的汽車産業體系。

有人問,透過遼寧投資升溫能讀出什麼?

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説,中央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為遼寧走出困境、迎難而進提供了重大機遇。遼寧的積極變化向全國傳遞了信心和力量。“從遼寧多地吸引投資的表現看,投資者積極尋找新增長點的旺盛活力沒有變。”梁啟東説。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長期關注東北振興的經濟學家常修澤説,從遼寧的變化可以看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改革的力度有多大,發展的舞臺就有多寬廣,這正是中國經濟的希望之所在。”

有人問,透過遼寧投資升溫能發現什麼?

一些基層幹部認為,遼寧的變化彰顯改革之效,凸顯改革之要。要鞏固好勢頭,唯有加快改革。

採訪中記者發現,“投資正過山海關”的基礎還不夠牢固,投資尚未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勢。

例如,以工業投資為例,一批大項目完工後,接續項目還沒有完全跟上,縣域經濟的投資吸引力仍有待增強。此外,民營的中小型項目相對不足,遠沒有形成鋪天蓋地之勢。這些短板和弱項都需要通過改革來補強。

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李凱説,遼寧要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從1.0升級到2.0,不斷突破梗阻解決難題,實現從“投資正過山海關”到“投資爭過山海關”的跨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