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建設審批今年進入“一時代”

2020-01-17 08:47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自我加壓擴圍提升,在世行“最難指標”測評中創歷史最大增幅
上海建設審批今年進入“一時代”
“辦理建築許可”3.0版改革方案即將公佈,較世行流程進一步壓縮環節時間

上海“辦理建築許可”3.0版改革方案即將公佈。方案明確,企業若要在上海設立社會投資項目,獲得建築許可經歷的環節和時間,相比世行發佈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流程進一步壓縮。

在世行十個評估指標中,“辦理建築許可”被公認為最難的一項。兩年前,中國此項排名第172位,兩年後排名第33位,創下全球單一指標歷史最高增幅紀錄。作為統計權重55%的城市,上海參與並見證了奇跡的誕生。

難能可貴的是,這不只是一次“應試”。2018年啟動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改革,已經讓全市3200多個工程項目享受紅利,其中社會投資項目佔到一半。上接國際,對標全球一流;下接地氣,解決企業痛點,上海走出了一條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路。

刀刃向內,減少辦理時長

辦理建築許可是企業投産前面臨的最大痛點之一。它包括從取得土地到竣工驗收、不動産登記的全流程環節,時間跨度長、技術門檻高、涉及部門多。在上海辦這張證,要和17個部門打交道。不清楚流程的企業,會因為細節問題拿不了許可證。遠郊一家企業,因為停車位久拖不驗,9年沒拿到許可證,更因沒有産證無法辦理抵押貸款,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因為國內外特殊的經濟形勢,企業生存環境比以往複雜。我們意識到這樣的情況不可維持。企業便利一點,發展質量就會好一點。”上海市住建委建築市場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説,趕上世行測評的契機,上海大刀闊斧精簡審批流程。

2018年1月25日,第一輪改革方案在市政大廈一間辦公室內公佈,大家一度覺得“不可思議”,也把那日特殊的大雪天氣深深記在腦中。

彼時,在世行測評的190個經濟體中,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指標”位列第172名。提升空間很大,但從哪做起?

經過反復考量,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決定用“作戰圖”的方式推進。在圖中,上海與全球一流經濟體、世行標準、中國另一座測評城市北京的差距、對策,以及改革步驟、節點一一標注出來。這成為每年年初必須進行的慣例。

最新的世行營商環境報告中,排名前三的經濟體分別為新西蘭、新加坡、中國香港,這些全球領先者,是近年來上海重點學習的標桿。兩年來,上海不斷派出幹部學習,也邀請對方前來指導。“我們一定能成功。”面對人們的擔憂,上海相關部門表現出堅定信心。

但上海並不只是為了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漲分”。一些細節難點,如果不通過調研、不深入基層,很難發現。“走訪企業中,我們發現材料重復提交、環節互為前置、圖紙重復審批等痛點。歸根結底是審批程序問題,需要政府刀刃向內進行簡化。”上述負責人説。

圍繞社會投資項目,上海先後推出“流程再造、分類審批、提前介入、告知承諾、多評合一、多圖聯審、同步審批、限時辦結”的1.0版改革,以及“一次申報、一口受理、一網通辦、一次發證”的2.0版改革。兩輪改革後,再看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指標:辦理環節壓減22%,辦理時間至少縮減一半。

在上海經營實踐的企業感受更直接。審批環節“減、並、放、轉、調”之後,企業只需在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能走完所有審批流程。青浦區社會投資項目審查審批中心的二層,近千平方米空間全部打通,入駐十多個相關部門,供企業諮詢辦理。窗口負責人鬱春華説,前來辦理的企業並不多。依託“一網通辦”,企業在線辦理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0%。

“在前兩輪改革中,很多內容是我們企業看不到的隱形環節,但感受卻是最深的。”上海伽益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説。這家特斯拉金屬加工供應商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僅花費一天就辦結施工許可證,如期生産。

紮根一線,增加服務深度

最新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指標中,質量控制指數已達滿分,高於東亞及太平洋地區,躋身世界一流經濟體行列。

“這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味地‘減’,而是‘增加’了服務,確保工程質量。”松江區G60科創走廊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磊説,政府部門的提前服務已經在上海各個轄區成為風潮。

上海以前也有提前服務,但主要針對市重大工程。有時,政策再好,一般中小企業吃不透,“解不了渴”。“很多民企剛來上海,可能一輩子只做這一次工程報批。不像大企業會專門設立工程部進行操作,他們只能親力親為。但因為不專業,甚至連怎麼報件都不知道。”張磊説。

在對接企業的過程中,政府部門發現,絕大多數企業對辦理建築許可的提前服務需求旺盛。於是,政府部門的“店小二”們主動走進一線,把各大企業的對接人拉進“好友群”。

每週四,青浦區街道鎮的工作人員要去企業走訪。“我們樓群多、面積大、結構多樣。辦起建築許可證會不會很複雜?”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考慮落戶青浦,但在拿地前猶豫不決。經過溝通,“店小二”全程代辦,精測公司只派出一個對接人、一枚電子章。

“一年中我們走訪了100多家企業,他們的訴求各式各樣,有的在我們看來很‘奇葩’。但接觸多了才了解,我們專業人員認為最基本的常識,企業未必了解。而這些訴求恰恰是扼住企業發展喉嚨的關鍵。”鬱春華説。

如果説以上是辦理建築許可的固定劇情,那麼企業無法預期的特殊需求,就需要花費更大的耐心和勇氣去滿足。

深圳順絡電子計劃進駐上海,它是華為手機的配套供應商。企業負責人了解到,通過常規國有用地收儲出讓模式,企業拿地需要一年多,但迭代速度快的電子産品等不了,為此焦慮不安。松江“店小二”了解後,創新採用節余土地分割轉讓模式,從另一家企業“讓出”89畝閒置多年土地,盤活存量資源。成為全國第三例同類創新案例。

打破常規又不違規,松江百事公司在“店小二”幫助下,將新建工廠連廊的使用權和産權進行分離,使其順利橫跨市政道路,提升了企業産能。

在項目中進行的創新經驗,正成為上海招商引資的一種姿態,形成了示範效應。上海市住建委表示,重點項目採用的主線審批事項“容缺後補”、輔線評估評審“甩項後置”,將擴大適用範圍,在全市進行推廣。

所謂“容缺後補”,即在重要的主體材料完整的情況下,允許一部分非主要的材料後期補上。“甩項後置”指的是,針對項目分階段、分片區建設的特點,一期一階段項目所涉的部分第三方評審,充分信任,以“告知承諾”的方式甩項後置,不作為開工前置條件。兩者都是特斯拉、積塔半導體、超硅半導體項目落地、刷新上海速度的關鍵所在。

“廣泛推廣複製重點項目經驗、不斷紓解市場主體痛點,成為下一步上海優化辦理建築許可營商環境的主要目標。”上海市住建委建築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表示。

自我加壓,增加服務廣度

兩年間,一個細微變化正在發生。對標全球奮起直追的上海,開始被其它城市學習借鑒。

從改革最初,上海就定了明確目標,通過自我加壓和擴圍提升,全面改變企業體感,助推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和城市核心競爭力提升。

世行營商環境測評,主要圍繞一個虛擬倉庫的建造流程,二層、1300平方米。上海正在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很難找出這樣的小倉庫。若以此為改革對象,企業很難有獲得感。在1.0方案中,上海就把改革項目範圍從1300平方米的倉庫,拓展到3000平方米的各類社會投資項目。如今再度擴圍到1萬平方米以下的社會投資項目,擴大受益面。

比世行標準更優,上海也在嘗試在細節上超越一流經濟體。上海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設的“一站式受理中心”,在香港“倉儲牌照審批中心”的基礎上擴圍,把所有社會投資項目囊括其中,並且對標國際商事仲裁通行做法,發揮上海市建設工程仲裁院專業、高效、靈活的機制特點,將其打造成為上海、長三角、全國、亞太地區有鮮明特色和市場口碑的專業性仲裁機構。

在全球坐標中,在中國指標裏,上海依然大有可為。上海市住建委透露,根據世行最新反饋情況,因為出臺時間較晚、獲利案例數不夠,2.0版方案的部分改革措施沒有得到採納。“但是世行充分認可了這些措施的合理性,預計在2020年充分發揮效益。”但在3.0版方案中,上海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根據方案,上海建設審批今年將進入“一時代”。加大審批資源的整合,做實、做強市、區兩級的審批審查中心,全面推行“五個一”。“只登一扇門”,即企業只需跑審批審查中心一個機構;“只對一扇窗”,即企業只需在一個綜合受理窗口就能辦理所有相關事項;“只遞一套表”,即企業只需一次性在一個窗口遞交所需表單;“只錄一系統”,即企業只需一次登錄一個統一的審批信息系統;“只見一部門”,即企業自報建至竣工驗收只與審批審查中心一個部門打交道。

針對企業辦事的“隱形時間”,上海今年清理一批無上位法支撐的仲介服務事項。推行標準替代或前置一批,針對只涉及工程項目本體,且對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影響較小的事項,用納入設計專篇,或者實行標準替代。推行區域評估、多評合一、多測合一,整合歸併一批。針對保留的仲介服務事項進一步推行實施分類管理簡化程序、精簡受理條件、告知承諾、甩項後置等舉措,提高辦事效率。

“營商環境好不好,要讓市場主體説了算,必須把企業的滿意度和需求度作為改革的發力點和著力點。”上海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戚穎璞)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