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防控不留死角 生産不誤農時——廣西賓陽農村春耕備耕見聞

2020-02-07 20: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2月7日電 題:防控不留死角 生産不誤農時——廣西賓陽農村春耕備耕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念、陳一帆

南國春來,布穀聲聲催早耕。2月7日元宵節前一天,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鄉村少了往年的熱鬧,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村民們春耕備耕的熱情高漲。


廣西和盈農牧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查看準備孵化雞苗的雞蛋(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念 攝

賓州鎮三韋村村民韋華傑一大早就開著拖拉機忙著機耕,一個上午要把20多畝地翻犁一遍,為接下來種植甘蔗做好準備。即使一個人坐在駕駛室裏,韋華傑也戴著口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意不得,村裏人下地都戴著口罩。”

賓陽縣是廣西甘蔗種植大縣之一,全縣種植面積達25.5萬畝,僅賓州鎮就有“雙高(高産高糖)”糖料蔗9500畝,很多群眾靠這一産業脫貧致富。韋華傑是廣西慧拓農業發展公司員工,每年在公司上班10個月,月基本工資5000元,還有一部分的利潤分紅。他告訴記者,眼下疫情雖然嚴重,但農時不能耽誤。村裏人不隨便串門,但都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抓緊春耕備耕。“幹活的時候不扎堆,堅持戴口罩,勤洗手,搞好環境衛生,安全還是有保證的。”韋華傑説。


2月7日,在黎塘鎮三禾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將剛從地頭運來的胡蘿蔔清洗打包,準備投向市場。新華社記者 王念 攝

在公司搞機耕只是韋華傑的一份工作,他和家裏人流轉了200余畝土地種植水稻,當地香米質量好,能賣出不錯的價錢。去年天旱,收成不算好,全家種植水稻的毛收入也接近40萬元。韋華傑説,稻種和化肥都已經備好,過一段時間開始育秧,希望今年收成能更好。

不遠處的一片甘蔗地裏,三韋村村民吳麗萍和十來個鄉親忙著砍蔗。這一片是特意留下的種蔗,慧拓公司總經理柯小清來到地頭,指導村民按公司的規範切段育苗。今年這個基地要翻種甘蔗2400畝,必須在3月中旬以前完成,需要大量的甘蔗苗。為了搶農時,吳麗萍他們一早就開始幹活,一直要忙到下午四五點。


2月7日,廣西慧拓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柯小清在甘蔗地頭指導村民按規範切段育苗。新華社記者 王念 攝

賓陽縣也是肉雞養殖大縣。位於和吉鎮嶺甲村的廣西和盈農牧有限公司種雞場,帶動當地270個養殖場,每年産值超過3億元,這一産業是很多農戶的收入支撐。面對疫情,公司銷售目前受到了較大影響。總經理盧新旺説:“縣裏對我們很關心,書記和縣長都來公司和我們一起研究對策,幫我們打開銷路,謀劃延長産業鏈。公司目前仍然按照合同價收購養殖場的活雞,保護農民利益。”

記者在種雞場看見,新建的13個廠房已經落成,正在安裝設備,每個廠房可養殖2萬隻種雞。雖然疫情還比較嚴重,今年1月,公司還是按照計劃孵化了90萬隻雞苗。“疫情總會過去,我們還是要積極謀劃發展。”盧新旺對未來市場很有信心。


2月7日,賓州鎮三韋村村民韋華傑開著拖拉機忙著機耕,為接下來種植甘蔗做好準備。新華社記者 王念 攝

賓陽縣靠近南寧市區,與柳州、桂林等城市距離也不遠,當地瞄準中心城市市場需求發展蔬菜産業,全縣種植秋冬菜19.5萬畝。眼下正是胡蘿蔔上市的季節,在黎塘鎮三禾農民專業合作社,3條清洗胡蘿蔔的流水線機器轟鳴,數十名工人正將剛從地頭運來的胡蘿蔔清洗打包,準備投向市場。總經理韋忠華説:“每天發往桂林25噸,發往南寧25噸,還發往昆明28噸。疫情對我們有一些影響,但蔬菜是保障群眾生活的必需品,有綠色通道,發往各地還是很暢通的。”

胡蘿蔔從地裏出土時帶著一股泥土的清香。春雨斷斷續續地下著,在王靈鎮東湖基地,謝兆任等10多名村民冒雨忙著搶收。謝兆任告訴記者,他們專門來幫公司收胡蘿蔔,也算是在家門口打工,從上年12月中旬到次年4月,每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我們這裡産業做得好,鄉親們收入的路子多,奔小康沒問題。”


2月7日,王靈鎮東湖社區村民在搶收胡蘿蔔。新華社記者 王念 攝

記者在賓陽縣農村各地看到,田間地頭不時有莊稼人忙碌的身影,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都戴著口罩。賓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韋靖雲説,在抓好疫情防控這件大事的同時,抓農業生産也要硬。縣裏積極引導各農資經營單位調備春耕生産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目前已調備優質稻種90萬公斤,玉米種13萬公斤,化肥4.6萬噸,確保春耕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年農業生産計劃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