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疫苗研發進展順利 部分藥物療效良好

2020-02-16 07:3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情況:
疫苗研發進展順利 部分藥物療效良好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新冠病毒溯源和傳播路徑研究由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聯合開展,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檢測了585份取自華南海鮮市場及武漢多家生鮮市場的樣本,有33份新冠病毒陽性,其中31份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經營野生動物的西區,提示此次疫情可能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研究進一步排除新冠病毒來源於家禽、家畜。新冠病毒基因組比對顯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天然宿主。

吳遠彬表示,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取得階段性進展。在動物模型方面,已經成功構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動物模型,為開展藥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提供了基礎條件;在檢測診斷方面,在已有7個診斷檢測試劑獲批上市的基礎上,正在加快推進現場快速檢測産品的研發和應用;在藥物研發和臨床救治方面,有些藥品篩選和治療方案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推進臨床試驗,部分臨床救治建議已經納入診療方案。

在談到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時,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難度比較大,週期比較長。為了確保儘早研發成功,並行安排多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等。目前部分疫苗品種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疫苗作為一種應用於健康人的特殊産品,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疫苗研發必須遵循科學規律以及嚴格的管理規範,要給科研人員一定的時間。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介紹,中科院承擔的工作是重組的蛋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是把一個病原體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基因拿出來,進行體外重組表達蛋白,然後製成疫苗。目前疫苗進展非常順利,現在已經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還要進行安全性評價。

談到新冠肺炎治療藥物臨床試驗進展情況時,張新民表示,科技部組織全國優秀科研團隊,利用計算機模擬篩選、體外酶活性測試等方法對7萬多個藥品或化合物進行篩選,選定了100個左右的藥物在體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實驗。在多輪篩選的基礎上,科研攻關組聚焦到磷酸氯喹、倫地西韋、法匹拉韋等一批藥物,先後開展臨床試驗,目前部分藥物已經初步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針對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否有新的技術方案?張新民表示,目前部分産品和技術已取得良好臨床效果。一是採集恢復期患者的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處於恢復期的患者血漿中,存在大量的保護性抗體,可以用於對重症患者的治療。截至目前,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多家醫院共對11位重症患者進行治療,治療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各項檢測指標全面向好,沒有明顯不良反應。

二是幹細胞技術在重症救治方面的臨床研究能夠抑制免疫系統過度激活,通過改善微環境、促進內源性修復緩解呼吸窘迫症狀,經過嚴格的臨床檢驗,安全性、有效性評價以及嚴格的質量鑒定,幹細胞技術在符合幹細胞應用規範和臨床試驗規範的前提下,對若干重症患者進行治療,取得初步效果。“下一步,科技部將積極支持科學家研究,以期儘快取得階段性進展,為臨床患者特別是重症患者帶來新希望。”張新民説。

針對此前報道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身體出現“炎症風暴”現象,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表示,“炎症風暴”實際是新冠肺炎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死亡的一個原因。“炎症風暴”客觀來講,實際是一個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主要是人的免疫系統針對外界病毒和感染的誘因,機體免疫系統無分敵我、過度反應,從而造成對自身的傷害。針對上述問題,中科院和科技部制定了不同的治療方案,一是如何讓機體不識別或者阻斷“炎症風暴”因子的發生,另外如何從免疫調控和壓制炎症的角度獲得一些新的治療手段。(記者 吳佳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