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不見面”的智慧醫療走向縱深

2020-03-31 08:5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醫療健康領域內的一系列創新做法更多地走進人們視野,線上診療、智慧醫療、健康碼……這些與“數字世界”有關的醫療健康服務形式,在疫情防控期間被全面激活,5G與醫療深度融合,“互聯網+醫療”潛能凸顯,讓很多人切身體會到了便利。

數據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的診療諮詢量同比增長了20多倍,互聯網診療成為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醫療健康領域的各項創新服務為何備受關注?

眾多創新做法的推出是建立在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進步的基礎上。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運用“互聯網+”應用平臺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救治和服務水平已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技術手段,這為疫情“大考”之下,醫療健康領域創新服務的推出奠定了基礎。在疫情防控中,中國既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充分凸顯,各項新技術在戰“疫”中成長、成熟,彰顯了中國科技的硬核力量。從政府到一線醫護再到普通居民,各類智慧醫療服務協助打造了立體化、全方位的抗疫防護墻。

創新服務回應了公眾的關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地方醫療資源緊張,患者去醫院不方便,復診困難;也有很多人迫切想知道自身的症狀是不是新冠肺炎,引發一些焦慮。隨著一些“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線上購藥等服務,情況有所緩解。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5G、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手段也在發揮作用,有部分醫院展開闔作,運用5G等新技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這些“不見面”的創新醫療服務避免了交叉感染,在方便患者就醫、緩解線下診療壓力、提升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

從長遠來看,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新技術的運用和新服務的推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需下好繡花功夫。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意見明確,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復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3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公佈,提出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從長遠來看,如何進一步總結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和做法,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醫療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如何更好地服務民生,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毋庸諱言,作為新生事物,醫療健康領域內的創新還需要經歷一個成長過程,因此,在不斷加強科學監管的同時,還應幫助患者提升辨別能力,讓人們了解什麼樣的病能在網上看,什麼樣的互聯網醫院可以信任。此外,數字健康服務的關鍵在於“通”,只有打造更多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才能滿足百姓不斷增長的就醫需求、健康需求,共享美好未來。(葉曉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