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餐飲線上營業 商超有序開放 企業復工復産——看!武漢漸漸復蘇的樣子

2020-04-13 08:2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8日零時,江漢關鐘聲響起。歷經76天的“自我隔離”後,武漢終於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撤掉關卡,打開城門。

76個日日夜夜,武漢人憑藉堅守與奉獻,刻畫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圖卷。讓我們移開歷史的廣角鏡頭,深入到這座城市的煙火中,看一看武漢甦醒後的平凡故事,一起感受武漢向陽而生的力量。

整個城市都有了煙火氣

“最近倒班,好想吃一碗現做的熱幹面,再來一個火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90後”醫務人員李桐楊告訴記者。

疫情發生後,李桐楊在抗疫一線已連續堅守兩個多月。“這兩天看到有同事點了熱幹面、小龍蝦的外賣,我感到整座城市正在‘重啟’,自己嘴都饞了。”他笑著説道。

不只是小李,很多市民都有同樣的感受。最近,不少武漢網友曬出自己買到的奶茶、熱幹面,感嘆道“武漢的煙火氣回來了!”

目前,武漢餐飲業正在逐步恢復。“根據規定,現在還不能堂食,但可以線上經營。”武漢餐飲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武漢有5萬多家餐廳,目前有1萬家左右開展外賣業務,每天可供應10多萬份。”

不過,疫情防控的弦須時刻緊繃。為此,武漢餐飲協會出臺《創建無疫情餐飲企業規範》,為復工餐飲企業提供參考,確保員工安心復工,也讓顧客吃得放心。

“老闆,快點兒,25號餐好了沒?”“手機尾號9066,可以取餐了!”這一幕發生在武漢“蔡林記”吉慶街店。

店內熱氣騰騰,煙火味十足。“為了防控疫情,‘蔡林記’在武漢的近百家門店全部關店歇業。”“蔡林記”執行總經理王永中説,“直到3月23日,我們才開始有序復工。大家可以點外賣,也能到店自取。截至目前,‘蔡林記’武漢門店總體復工率達70%。”

“吉慶街店3月24日開始線上營業,當天就忙到夜裏10點多。”“蔡林記”營運經理李傑説,剛開始以外賣為主,後來隨著形勢好轉,到店自取的也多了。“目前每天外賣和用微信公號下單自取的能達到200多單。除熱幹面,三鮮豆皮、牛肉粉面、鮮肉餛飩也賣得不錯。”

為了讓大家“過早”(武漢方言:吃早餐),員工早晨四五點就要到店準備食材,外賣騎手7點就來取餐。李傑向記者表示,武漢人離不開熱幹面,他們對熱幹面有一種獨特的情懷。歇業期間,很多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打聽,“你們店開門了嗎?都等著吃熱幹面呢!”

為了滿足顧客需要,“蔡林記”開通了微信商城。負責記錄訂單信息的李傑曾在一天內接到近千個電話,即便到淩晨兩三點,也有顧客打電話詢問。

“這種期待讓我感動。我們挺過來了!作為武漢人,我感到自豪。現在看到大家能吃上一碗熱乎的熱幹面,我打心底裏高興。”李傑動情地講到。營業第一天,他便迫不及待地來了一碗,吃到了熟悉的味道,他的眼角也不禁濕潤了。

一碗熱幹面,喚醒了武漢人的日常。對於這座英雄的城市而言,熟悉的味道有了,熟悉的生活還會遠嗎?

“比預想的提前了半個月!”

武漢多家大型商超已有序開放。

在武漢中百倉儲黃浦路店,顧客間隔1米以上有序排隊,測體溫、出示手機健康碼後進入賣場。“對於一些使用手機不熟練的人群,出示社區提供的健康證明,也能進場。”店長羅臻告訴記者。

顧客雖多,卻沒有人員扎堆,人們自覺保持間距。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已經恢復90%的産品供應。蔬菜水果,都有80多種單品,聯營供應商的麵包、熟食也都回來了。”羅臻説,現在普通市民自己採購,可以滿足更多個性化需求,酸奶、休閒零食以及小龍蝦、各類活魚等特色生鮮銷售增長最快。

“以前懶得出門,喜歡在線下單,憋久了就特別想來店裏逛。”“70天第一次出門,終於逛了離家100米的超市!”市民紛紛表達久違的喜悅與興奮,把購物車塞得滿滿噹噹。

款臺也讓人安心。人工款臺和自助收銀臺同時開放,每小時消毒殺菌一次,遇人數較多時還會開放新的款臺避免聚集。

“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前客流量的80%。向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羅臻説。

商場在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後也迎回顧客。

“來兩個人搬一下!”3月27日,開門營業前3天,武商廣場總經理辦公室高級經理徐萍,正在現場指揮防疫標識廣告牌的擺放。

有人閃過來幫忙。“你別搬,太重!”徐萍看著來人,身材瘦小,一件肥大的雨衣套在身上當“防護服”,本想喊他停手,可話音未落——“你怎麼來了!”她認出來人正是物業部領班齊美良,平時勤勉踏實,寡言少語,這次沒報告就“私自”返崗。

“嗯,來了。”他輕聲回應,並未停手。齊美良老家在安徽農村,得知商場即將營業,便立即動身返回武漢——有大量準備工作,想著能搭把手,出份力。

那時,武商廣場外地員工陸續返漢,到崗率達到90%,為開門營業做準備:佈置防疫標識,分發防疫手冊,全面消毒殺菌。為了讓大家逛得放心,工作人員在擁有40多萬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和多個微信群徵集意見,看看大夥兒有什麼需求。限流、應急預案、免費停車……這些建議一一落實。

由於封閉太久,商場門前地板磚縫里長出了小草,翠綠欲滴。工作人員拍了張圖發在公眾號裏,“我們一起去‘拔草’!”有粉絲留言。

3月30日,近70天的封閉後,這家武漢地標級商場重新開門迎客。“那天,第一位顧客進來,我一眼就認出她是個‘白衣天使’,戴著頭套,臉上滿是被口罩勒出的傷痕。”徐萍説,這個女孩是武商廣場對面協和醫院的護士,那天輪休,聽説這裡開門了,便迫不及待衝過來買化粧品。

有顧客表示:“最近每天上班開車路過這裡,都會想著等它開放那天,一定要來逛一逛,就算什麼都不買。現在終於如願了。”不過,大多數市民可不會空手而歸。“化粧品、數碼産品、運動裝備賣得最火。”徐萍説,這幾天,武商廣場客流峰值超過3000人。

“比預想的提前了半個月!”“人流量比平時少,但是在裏面走著,就能感受到武漢甦醒了!”微博上,微信後臺裏,市民留下一句句感言,見證商場重啟,也見證著江城正恢復本來的面貌——就像門外那株從磚縫中鑽出的小草,急急伸展在明媚的春光裏。

“既定目標不變!”

“出征隊伍出發!”

3月21日,伴隨著出征號角,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武漢項目團隊47人從上海啟程,千里奔赴武漢復工。

武漢有序復蘇,公交、地鐵等城市“毛細血管”必須迅速打通。作為首支從外地開赴湖北武漢的重大工程建設隊伍,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武漢地鐵正常運營“保駕護航”。

時間不等人!一路疾馳,這支“突擊隊”當天晚上便抵達武漢。第二天,他們就緊鑼密鼓地投入到地鐵修復和維保項目的戰鬥中。

由於一段時間的停運,“休眠”已久的武漢地鐵需要做系統的“保養”。“突擊隊”迅速組織起恢復運營搶修小組,一邊對地鐵隧道、車站進行巡查、維保,一邊緊抓施工、搶修工作。為確保地鐵早日恢復運營,他們在完成自身任務的同時,還主動協助其他地鐵線路開展維修工作。

除維保、搶修外,該公司還承擔著武漢科普公園地鐵站的施工項目。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定工作計劃,這一工程項目還能按時交付嗎?

隧道維護事業部黨支部書記楊勇很有信心。他告訴本報記者,“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的既定目標不變!”

復工如火如荼,疫情防控也沒有絲毫鬆懈。楊勇向記者介紹起施工項目中“硬體”和“軟體”兩手疫情防控準備。

“硬體”方面,防疫物資準備充足。不僅準備了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等必備防疫物資,而且還在工地上安置了自動測溫通道。工人上崗,必須經過這條兼具測溫和消毒功能的裝置。經過這一道“關卡”後,還要在工區入口登記、二次測溫、出示健康碼,然後才能進入施工現場。

“軟體”方面,管理制度細緻嚴格。一方面,為每位員工建立個人檔案,涵蓋近14天行動軌跡、居住地址等內容;另一方面,建立完整名冊。名冊之外的人,一律不許擅自進入工地和居住地,必須提前報備。同時,要求工人儘量不要外出,減少和外人接觸。

心理疏導工作同樣不能落下。楊勇介紹道,“我們組織多場座談會,讓大家把心裏的想法説出來,減輕心理壓力,振奮一下精神,取得的效果很好!”

3月28日,清晨5時25分。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編號為“B68”的“頭班車”緩緩駛出車站。停運65天后,武漢地鐵開始有序恢復運營。

“能參與到武漢復蘇的工作中,我們感到很光榮!”楊勇説。(記者 史志鵬 康樸 姜忠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