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商務部通報“五一”期間全國消費市場運行等情況並就外貿形勢等答問

2020-05-07 19:48 來源: 商務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商務部召開網上例行新聞發佈會(2020年5月7日)

【高峰】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商務部網上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我首先有兩條信息需要向大家主動通報。

一、關於“五一”期間全國消費市場情況

“五一”期間全國市場人氣明顯回升,消費呈現積極回暖態勢。5月1日-5日,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同比下降6.7%。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促消活動豐富多樣。各地全面落實“五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通過舉辦購物節、發放消費券、開展讓利促銷、網絡直播帶貨等各類促消費活動,努力集聚市場人氣。上海“五五購物節”開展大規模促消費活動,重點監測商圈客流環比增長68.5%。

二是線上銷售增長迅速。全國100余家電商企業踴躍參與商務部、工信部、國家郵政局等組織的第二屆“雙品網購節”,一些大型電商“五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

三是商品銷售較快反彈。“五一”期間,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日用品、化粧品、服裝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分別增長71.1%、53.7%、38.8%和31.2%。

四是餐飲住宿業逐步復蘇。據了解,“五一”期間,全國餐飲、住宿行業消費復蘇指數比清明假期分別增長18.84個和15.25個百分點,消費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7成,比清明假期提升約2成。

五是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全國百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粳米、麵粉、食用油日均批發價格比節前一週分別下降0.2%、0.2%和0.1%;豬肉、牛肉價格分別下降1.3%和0.2%,羊肉價格上漲0.3%;白條雞、雞蛋價格分別下降1.0%和1.1%;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下降2.8%。

二、關於近期農産品批發市場運行情況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農産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下降。重點聯絡的全國50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肉菜日均交易量持續超過20萬噸,與2月初相比,增幅保持在70%以上。其中,肉類需求明顯提升,日均交易量比2月初增長12倍,比清明節假期增長四成。5月5日,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42.86元,比3月底下降8.2%,牛肉、羊肉、白條雞價格比3月底分別下降0.6%、1%、1.4%,30種常見蔬菜平均價格每公斤4.16元,比3月底下降7.3%。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積極發揮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有效保障了農産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撐。2月初至今,50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肉菜交易量累計已超過1600萬噸。3月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解,各地復工復産、復商復市、複學復課步伐加快,餐飲等消費需求逐漸恢復,肉菜交易量呈現階梯狀增長態勢。3月15日起,50家市場日交易量較2月1日增長超過50%,3月30日起增長超過60%,4月下旬起增長超過70%。4月底以來,商超、餐飲等各類零售終端為“五一”假期密集備貨,帶動批發市場交易量繼續回升。市場經銷商戶普遍反映,農産品流通網絡運轉已基本正常,目前交易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5%-90%,有的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加強對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等各類流通主體的指導,在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堅持保障市場供應和促進農副産品銷售兩手抓,堅持應季對接採購和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把農副産品貨源組織、儲備和調運工作落實落細,更好發揮引導生産、保障民生、滿足消費的作用。

以上是今天需要向大家主動通報的信息。下面,我願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下面請提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中國美國商會在近期發佈的最新《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中表示,樂見中國承諾對外商投資企業一視同仁,同時通過《外商投資法》將相應原則寫入法律,但是仍然擔心很多條款是一般性的,沒有充分解決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長期擔憂。請問商務部在此方面如何回應?

【高峰】

堅持內外資一致是我們在制定外商投資法過程中堅持的一項重要原則。我們積極回應外商關切,對外商投資企業平等適用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公平參與政府採購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對於上述規定又作了細化,進一步增強了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為了確保制度落實,對於不依法平等對待內外商投資企業、違法限制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在政府採購中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差別或者歧視性待遇等違法行為,實施條例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這些都將為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我們將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持續完善配套規定,落實外資企業依法平等享受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項目申報、人力資源等各類支持政策,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和政府採購,著力營造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謝謝!

【新華通訊社記者】

近期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大量囤積醫療物資,並限制醫療物資出口,影響了美國和世界抗擊疫情的行動。想請問商務部,自3月31日三部門出臺新措施以來,在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方面有哪些進展?防疫物資出口的總體情況如何?

【高峰】

生命高於一切。防疫物資質量直接關乎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國本著對各國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主動擔當,一方面設法滿足國際社會對防疫物資持續增加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斷強化質量監控,規範出口市場秩序,把合格的防疫物資提供給國際市場,積極支持各國抗擊疫情。

為嚴把出口質量關,更有效支持國際社會抗擊疫情,3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藥監局聯合發佈《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著力加強醫用口罩等5類醫療物資出口質量監管;4月2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2020年第12號),重點強化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公告實施以來,得到國內業界的廣泛支持和國外進口商的普遍歡迎。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嚴格執法,有力規範了出口秩序。在保障國內防控和復工復産需求的基礎上,我國防疫物資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有效支持了全球抗擊疫情。

一是防疫物資出口規模持續增長。根據商務部統計,3月1日—5月6日,中國通過市場化採購方式,已經向194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防疫物資。其中77個國家和地區政府、6個國際組織通過官方渠道與我簽署了216批次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71個國家和地區政府、8個國際組織正與我企業開展128批次商業採購洽談。根據海關統計,自4月1日以來,我國防疫物資出口呈明顯增長態勢。

二是防疫物資出口渠道完全暢通。商務部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嚴格監管,一批質量既不符合中國標準、也不符合國外標準的産品無法出口,但産品質量符合中國標準或國外標準的防疫物資出口渠道完全暢通。截至5月6日,中國藥監局公佈的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産品註冊證書的生産企業3773家。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審核確認併發布了6批次共347家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生産企業清單,其中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口罩)生産企業279家、非醫用口罩生産企業68家。

三是加大違法違規查處力度。商務部與相關部門密切協作,依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4月中下旬,商務部派出工作組赴廣東等10省市,指導地方落實屬地責任,強化質量監管;暫停或停止北京、上海、深圳等地5家企業防疫用品出口,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正在依法深入調查處理。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等執法部門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公佈了一批國內市場查處的非醫用口罩質量不合格産品和企業清單。

下一步,商務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會同醫療物資出口機製成員單位和地方,認真履職、嚴格監管,切實把住防疫物資市場和出口質量關,為更有效支持國際社會抗擊疫情做出貢獻。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今天海關公佈數據,如何評價4月份的外貿進出口情況?大量外貿企業反映存在新訂單銳減的情況,這是否意味著後期中國外貿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下一步商務部在扶持外貿企業獲取新訂單、渡過難關上有哪些考慮?

【高峰】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複雜。雖然4月外貿數據降幅收窄,但是外貿發展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帶來巨大衝擊,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明顯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從近期商務部對重點省市、各進出口商會和重點企業摸底調研情況來看,外貿企業依然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簽約困難、物流不暢等諸多困難。

要充分估計疫情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進一步做好穩外貿工作。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外貿外資協調機製作用,重點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幫助企業更好地完成在手訂單,獲取新訂單,應對國際疫情影響。

一是更加精準幫扶企業。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及時了解外貿企業訂單變化情況,既關注龍頭外貿企業的發展變化,遇到的問題,同時更要關注廣大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及時研究推動出臺更加精準的幫扶舉措。

二是進一步發揮線上作用。積極籌備辦好第127屆網上廣交會。指導各地打造線上展會平臺,促進線上線下辦展融合發展,培育線上品牌展會。

三是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進一步擴大內外銷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加快完善相關信息服務,提升“同線同標同質”公共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優化政府公共服務,幫助外貿企業破解內銷難題,開拓內銷渠道,提升內銷能力,為國內市場提供多樣化選擇。

四是進一步穩定暢通國際物流供應鏈。充分發揮國際物流工作專班作用,及時幫助外貿企業解決具體運輸困難。搭建信息化平臺,實現國際物流供需高效對接,持續優化提高國際航空貨運能力。

五是加強貿易促進服務。支持地方、行業組織、貿促機構用好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多信息、法律、政策解讀等方面的服務,幫助企業參加各類境內外貿易促進活動。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臺國廣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出現部分農産品滯銷賣難問題,請問商務部針對這些有哪些舉措?

【高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南、廣西、湖北等地部分農産品出現滯銷賣難。商務部黨組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時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切實做好貧困地區農畜牧産品賣難應對工作,有效緩解農産品滯銷賣難。一是跟蹤滯銷動態。2月以來,累計收集全國5300余條農産品賣難信息,深入分析農産品賣難的成因和特徵,分類施策拓寬銷售渠道。二是加強政策支持。推動將蔬菜等農産品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範圍,享受“三不一優先”政策。會同財政部印發做好湖北農産品賣難應對工作文件,支持湖北滯銷農産品採購工作。三是促進産銷對接。1月23日以來,河南、安徽等8省(區)利用九省聯保聯供機制,累計向湖北運送果蔬10萬多噸;雲南省組織1.5萬噸農産品定向支援湖北、武漢,既有效解決當地農産品銷售,又保障疫情嚴重地區的市場供應。四是暢通流通主渠道。重點抓好農産品批發市場復工複業,充分發揮保供穩價“調節器”作用。比如廣西砂糖桔2月22日滯銷規模近180萬噸,經過緊急動員協調,28家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僅用4天銷售近50萬噸,迅速緩解了滯銷問題。五是拓展銷售途徑。比如,山東省組織壽光等主産區定向開展蔬菜跨區域調運,湖北、甘肅、廣東等地在疫情防控特殊形勢下,開闢生産基地直採直供通道,開展定向銷售,推廣線上下單線下集中配送、共享用工、無接觸配送、“馬路市場”等方式,解決本地外銷應季産品賣難問題。六是重點援助湖北。綜合採取“就地就近”消化、外省對接採購、行業協會銷售、線下企業營銷、線上企業促銷等多種措施,累計組織採購湖北農産品超過2萬噸,為湖北省復工復産提供有力支撐。謝謝!

【高峰】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