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復陽”病例的比例總體相對較低,但需隔離密切觀察

2020-05-08 07: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 田曉航)對於個別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復陽”現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總體上看“復陽”病例的比例相對較低,但不能大意,需要對其進行隔離和密切觀察。

“復陽”是指新冠肺炎患者達到了出院標準,出院後又出現核酸檢測陽性。據王貴強介紹,目前在我國,“復陽”病例整體發生情況的初步數據在5%至15%,有的地方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王貴強説,由於具有傳染性風險,“復陽”的病人也要按照“有傳染性”來進行隔離,並密切觀察。大部分“復陽”病人沒有臨床症狀,隔離觀察即可;只有極個別會出現症狀,極少數人胸片或CT顯示有肺炎的進展。

為什麼有的治愈患者會“復陽”?王貴強説,用“再檢出”形容可能更合適,即病毒在這類病人身上沒有真正消失,“上呼吸道咽拭子、鼻咽拭子查不到,但是下呼吸道裏還有病毒。”他説,從屍檢也可以看到,死亡的病人也存在很多病毒顆粒,提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情況,病毒存在時間比較長。

第二種情況是檢測的敏感性還不夠強。王貴強説,這種情況下,比如在低病毒水平、低病毒載量時,上呼吸道標本就可能查不到。

此外,個別病人免疫功能比較低下,導致持續陽性或者“復陽”。“持續陽性的病例也有一部分,儘管不是很多,但我們也要高度關注。”他説。

王貴強表示,目前對於“復陽”病人還在做相應研究,到底是免疫功能問題還是原來沒檢出病毒,這方面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