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9個地方在市場監管領域落實有關重大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2020-05-13 10:43 來源: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涉及市場監管領域真抓實幹激勵地方共29個。其中,北京市石景山區等19個地方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措施社會反映好”榜上有名,河北省遷安市等10個地方在“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方面獲得榮譽。這些地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場監管總局工作要求,大膽探索、開拓創新,相關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得到了當地企業和群眾的普遍認可。現將這些地方主要做法和成效予以公示,供各地學習借鑒。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按照國務院部署,落實好《市場監管工作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激勵措施實施辦法》規定的各項督查激勵措施,積極推動先進經驗做法示範應用,在全系統形成幹事創業、比學趕幫的良好局面,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名單
(按行政區劃排序)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方

北京市石景山區、天津市靜海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山西省澤州縣、遼寧省瀋陽市、上海市虹口區、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雲霄縣、河南省開封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常德市、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海南省海口市、四川省成都市、貴州省畢節市、雲南省昭通市。

二、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

河北省遷安市、上海市奉賢區、江蘇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安徽省滁州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贛州市、湖南省株洲市、廣東省廣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

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主要做法和成效
(按行政區劃排序)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方

(一)北京市石景山區:石景山區結合區域特點,以“減環節、縮時限、降成本”為落腳點,以創新模式和拓寬領域、豐富內容為抓手,主動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推行企業開辦“三區五辦”服務模式,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卡,提高企業開辦效率。以石景山區為例證的《企業開辦全流程紀實》專題片成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成就的有力佐證,為我國近年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指標的大幅度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設立“惠微通”金融綜合服務窗口,精準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2019年共為中小微企業辦理貸款約1.15億元,貼現融資約3.6億元。2019年12月石景山區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科被人社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評為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

(二)天津市靜海區:靜海區持續在商事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地推動、登記註冊便利化上下力氣、想辦法,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不斷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深化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主動作為助力“證照分離”改革落地,推動個體工商戶無紙化登記,積極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打通群眾投資創業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聚焦企業登出難問題,進一步推進企業登出便利化,2019年通過簡易登出方式退出市場的主體數量佔全年登出數量的43.55%,相較于2018年的佔比29.61%有了大幅提升,有效降低市場退出成本。靜海區在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三)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撫寧區積極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部署“一年打基礎、二年促提升、三年大變樣”的三年規劃綱要,施行“4+”工作法(“夯基礎+建機制+抓培訓、小隨機+大隨機+全覆蓋、督導+考核+通報、落實年+提升年+保障年”),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全區“一張網”的市場監管體系。2019年累計抽查75次,聯合抽查4次,累計抽查市場主體1973戶次,覆蓋抽查事項174項,抽查結果全部公示。

(四)山西省澤州縣:澤州縣紮實推動構建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多措並舉提升企業年報自主性。主動作為幫助企業開展信用修復,信用修復6戶。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2019年共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隨機抽取派發檢查任務21個,抽取檢查對象596戶,抽查檢查結果全部錄入並予以公示。引領全縣相關部門通過協同監管平臺歸集涉企信息,全縣歸集涉企信息24745條。2019年共處理“無證無照”投訴舉報25起,有力打擊無證無照經營行為。

(五)遼寧省瀋陽市:瀋陽市持續推進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發放全省首張電子營業執照,自助打印全省首張新版營業執照。通過完善“事前”服務、優化“事中”服務、改革“事後”服務,實現隨時、隨地、線上、線下業務無縫隙銜接、解決全程電子化業務“最後一公里”問題,做到“申辦不見面,領照全天候”,企業獲得感大大增強,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均予以報道。

(六)上海市虹口區:虹口區持續加大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力度,勇於涉及熱點、難點,查辦“上海辰昕禮儀用品服務中心不正當競爭案”,罰沒款960余萬元,是上海市殯葬行業不正當競爭首例案件;查處某電商運用微信公眾號對競爭對象進行商業詆毀案,成為新《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後上海市查處商業詆毀第一案;查辦案件連續兩年榮獲上海市場監管領域年度“十佳案例”,推動監管執法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

(七)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是全國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的發源地,通過建立消費投訴和解機制的“蘇州模式”,開展打造品牌糧店、品牌餐飲、品牌農資和品牌旅遊等“四大品牌”;建好校園食品放心、平安市場創建、消費爭議和解示範、農村消費放心、全民消費教育、“綠色風”食品惠民等六大民生工程;開展用水、用電、通信、農資、汽修、快遞“六放心”等活動,營造了安全滿意舒心的消費環境,有效助推了社會經濟發展。2019年蘇州市消費環境指數排名全省第一。中央文明辦、原國家工商總局在蘇州召開全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蘇州經驗。

(八)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以群眾和企業需求為破題導向,以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為努力方向,將“最多跑一次”改革與“政府數字化轉型”有機結合,在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過程中,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在加速推進證照審批數字化轉型、重塑政務服務新定位方面成效斐然,最大限度激發了市場創業創新活力。

(九)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堅持創新發展企業開辦“線上常態線下例外、自助常態窗口例外、自動審核常態人工審核例外、就近辦常態集中辦例外、電子檔案常態紙質檔案例外”的政務服務理念,相繼推出了全程網辦、社會協辦、異地聯辦、全城通辦等一系列市場準入便利化創新舉措,依託智慧審批和自助設備,創造了新型政務服務方式,市場活力競相迸發,促進了合肥市經濟強勢發展。

(十)福建省雲霄縣:雲霄縣探索建立縣政府統籌主導、鄉鎮齊抓共管、村居具體摸排、清單管理落實、建章立制規範的“一條龍挂圖作戰”查無模式,將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下沉到村一級,實施層級聯動治理,有效解決了摸排不全面、不徹底問題,從根本上遏制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取得較好成效,併為強化市場監管、穩控市場秩序發揮了良好保障作用。2019年各鄉鎮無證無照經營工作領導小組共摸排24860余戶,發現問題746條,無照(無須許可)220戶,有照無證經營戶372戶,無證無照154戶,整理成問題清單和責任清單抄告煙草、生態環境、建設、交通運輸等部門,由各主管部門督促辦理證照,已補辦營業執照320份,補辦許可證208份,各鄉鎮證照率達到97%以上。

(十一)河南省開封市:開封市持續保持對傳銷的高壓嚴打態勢,依託“市、縣(區)、鄉(辦事處)、村(社區)”四級打傳監管體制,廣泛開展打傳“人民戰、整體戰”,剷除傳銷毒瘤。2019年,全市開展打傳集中行動15次,掃除傳銷窩點6個,教育、驅散傳銷人員41人。查處廣州華韜會傳銷案,罰款金額1501萬,被評為河南省十大消費維權案件;查處的華林公司傳銷案,是該市建國以來查辦的最大一起案件,凍結涉案資産約12億元,目前該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十二)湖北省鄂州市:鄂州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重點,著力在“簡”“放”“優”三字上做文章,大力推行登記註冊“一次就辦好”機制,通過網上申辦、窗口快辦、銀行代辦、局所通辦等途徑,實現簡易事項和一般事項“最多一趟就辦好”,企業開辦時間再壓縮,市場準入環節更精簡,窗口服務水平再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十三)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市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信用監管”,全市企業年報、企業信息歸集公示工作實現一網連通。創新打造“制度+數據”雙驅動,出臺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建立誠信“黑名單”即時發佈和新聞發佈會制度,實現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市場監管部門牽頭聯合31個市直單位實施失信企業聯合懲戒,建立了協同監管機制。出臺《輕微違法違規生産經營行為免罰清單(第一批)》,實行“有溫度”的審慎監管。打造“雙隨機、一公開”升級版,建立了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聯合監管機制。探索提高信用監管工作“滿意度、認可度、公信度”新途徑,在全省率先落地首批100件“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事項。

(十四)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南沙區發揮自貿區制度創新優勢,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試點商事登記確認制,減少對市場微觀經營行為的干預,形成以實名認證為支撐、以失信攔截為前提、以自主申報為核心、以強制出清為保障的市場準入新模式,實現從煩苛管制向簡約治理的轉變,進一步釋放企業活力和創造力。2019年12月,在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戰略研究院和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舉辦的“2019年度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案例”徵集活動上,南沙區商事登記確認制獲得“2019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優勝獎”。

(十五)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東興市積極探索創新監管方式,打造升級版信用監管模式。強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約束。強化協調監管,以“互聯網+”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制定了《東興市政府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涉及22個部門的270項隨機抽查事項,依託廣西協同監管平臺雙隨機系統,實現檢查結果公示全覆蓋。強化審慎監管,引導企業修復信用。立足服務邊貿發展,推動便民創業就業誠信經營。作為國家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地方,建立“一套班子統全局、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抓執法、一個窗口辦審批、一個平臺理投訴”監管服務新模式。

(十六)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充分發揮“三合一”機構改革的整體優勢,採取廣告發佈登記告知承諾制、“雙隨機一公開”、“六個雙”事中事後監管等改革措施,積極履職,主動作為,加強廣告事中事後監管,嚴肅懲處虛假違法廣告,罰沒1453.8萬元,為營造公平有序、公眾滿意的廣告市場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十七)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依託市電子政務雲等數據資源,打造市市場主體智慧監管平臺,在全國率先實施信用積分評價、動態風險管理、分級分類監管、雙隨機監管、聯合懲戒、大數據分析“六維”聯動精準靶向式監管。推動雙隨機監管向縱深發展,將雙隨機監管工作納入2019年度成都市“一把手”工程、2020年度市委重點改革內容,納入營商環境測評指標和自貿實驗區建設重要項目。進一步明晰監管事權、監管邊界,出臺《市場主體行政審批事項監管清單和分類監管行業主管部門目錄》,梳理500項監管事項,明確186個行業對應的36個主管部門。無證無照經營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市共治理規範21751戶,引導辦證辦照 14854戶,停業關閉6897戶。

(十八)貴州省畢節市:畢節市積極推進12315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投訴舉報渠道暢通建設,穩妥完成12315熱線整合,在全國第一批實現12315線上線下一體化工作。能夠深入推進“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引導經營者自覺履行義務,增強守法經營和誠信自律意識。創新消費維權教育引導方式,通過採取線上答疑與現場問答式解讀、開闢“3.15”消費維權知識搶答專欄、在電視臺開展“雲上畢節”微信直播訪談等方式,增強消費者互動體驗,有效提高了消費者維權意識和維權水平。

(十九)雲南省昭通市:昭通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將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作為全市重點改革任務,在全省率先啟動。利用5G技術建立指揮調度平臺,規範形成聯合抽查“三書兩表”(即工作指引、現場作業指導書和聯合隨機抽查告知書,聯合抽查結果記錄表、聯合隨機抽查問題清單反饋表),制定出臺履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規定。2019年,共制定和執行抽查計劃293個,檢查市場主體7691戶,發現違法線索315條,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案件200件,吊銷企業279戶。企業年報率達96.46%,位列全省第一;列入經營異常主體21831戶、嚴重違法企業263戶,累計信用修復1097戶,攔截失信被執行人12312人次。探索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工作,試點開展對新設立企業和失信企業進行定向抽查分析。

二、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

(一)河北省遷安市:遷安市將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作為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在産業發展、生態質量、社會事業、城鄉建設管理、公共文化服務、政府服務等六大領域開展轉型提升,建立了大質量工作格局,連續5年在唐山市質量考核中名列前茅。為改變“一鋼獨大”的現狀,用三年時間累計壓減鋼鐵産能1000萬噸,鋼鐵産業實現“量減質增”,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投資170多億元建成四大省級園區,為實現遷安經濟轉型提供了平臺。在河北省率先設立縣級市長質量獎,出臺《推進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設立10億元産業引導基金,對企業建研發機構、創品牌、定標準等予以獎勵。踐行“兩山”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山水園林城市,完成礦山地貌修復,新增造林面積3.9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4.1%,建成擁有14平方公里水面和7000多畝建設島嶼的黃臺湖公園,建有大小城市公園65個,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入園,住建部將遷安海綿城市建設經驗向全國推廣。2019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5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144.8億元,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7位。

(二)上海市奉賢區:奉賢區根據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集聚的區域特點,提出了“以質量強區夯實質量發展基礎,以質量發展助守質量安全底線,以質量安全護航經濟社會民生”的區域質量工作理念,在上海市率先在區委黨校設立質量提升課程,並在中小企業設立“現場教學點”,讓領導幹部“有質量”;在區鎮兩級出臺《質量發展專項獎勵辦法》,讓質量追求“有實惠”;每年舉辦“質量月”旗幟傳承交接儀式,讓質量宣傳“有氛圍”;設立全市首個區長質量獎,並首創卓越績效管理和5S現場管理“雙孵化”機制,讓質量提升“有標桿”;組建全市首個企業家質量導師團並成立管理提升專家服務中心,讓質量人才“有舞臺”;創新開展“讓萬名市民接受質量教育,促千家企業實現質量提升,助百個品牌成為知名品牌”的“萬千百質量提升工程”,讓質量聚焦“有目標”;成立質量提升商會聯盟和服務聯盟,讓質量共建“有平臺”;創新建立“商標品牌創新發展指導中心”“奉賢檢測中心”,讓質量基礎“有支撐”;全力開展質量提升“一鎮一品”活動,讓質量考核“有標準”;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助力“東方美谷”成為全球美麗健康産業亮麗名片,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年産值突破300億元,助力奉賢年財政總收入增至近500億元,增速連續四年領跑全市,讓奉賢發展“有勢頭”。

(三)江蘇省泰州市:泰州市以標準引領品質城市建設,在全國地級市率先推進標準化地方立法,出臺《泰州市標準化條例》,在全國率先研製《品質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國家標準獲立項。市委“一號文件”出臺《關於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品質泰州的意見》,四任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幹,推進品質城市、品質鄉村、品質家庭建設相融並進,以高標準打造高品質城市。在全國率先制訂農村(社區)聚餐點“建設規範”“服務規範”地方標準,打造“陽光宴會廳”。在全國率先發佈農貿市場、食品企業、餐飲食堂“新冠肺炎防控操作規範”,指導疫情防控科學性、有效性。以質量變革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舉辦中國醫藥行業、機械裝備製造業、特醫食品行業質量發展論壇,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全市産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93.9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服務業公眾滿意度測評居全省第4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37分。廣泛開展卓越教育“泰微課”、透明物管“泰優居”、農貿市場“星級提檔”等活動,促進質量治理由經濟領域向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延伸拓展。以協同服務助力企業“雙創”賦能,創新建立“泰檢易”質量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有效實現企業與機構間儀器、人才、技術共享互通,註冊企業2223家,提供質量基礎服務24729次,為企業節約檢測費用1500多萬元。

(四)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抓質量提升”的指示精神,圍繞“7+33”個塊狀産業,實行標準、監管、品牌、服務、知識産權協同推進,一個區域一個産業輪動實施,打造了以質量提升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台州模式”。該市分産業提標引領質量提升,全國率先開展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組織全市9個縣市區10個産業對照國際先進標準,提取關鍵指標開展比對,針對標準差距逐個産業制訂達標方案,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差異化監管保障監管效能,率先探索分級分類質量監管,監管效能提高10%左右,全市共創建國家級産品質量提升示範區8個,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品字標”創建推動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品字標浙江製造”公共品牌創建,推動優勢産業集聚和行業質量提升,全市共培育“品字標浙江製造”企業119家,銷售額達863億元,同比增長17%。一站式幫扶破解質量短板,依託檢驗檢測中心創建23個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幫助企業解決了2100多個制約質量提升的技術難題。聯盟體創新提升産業層次,分産業佈局高價值專利導航,運用專利技術實現工業産值1500多億元。通過質量提升組合拳,2019年台州製造業産品質量抽檢合格率98.7%,特別是智慧馬桶國抽合格率從四年前的12.5%提高到100%,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樣板;産品競爭力明顯增強,擁有國內外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隱形冠軍”産品達179個;産業規模明顯壯大,形成了21個超百億産業集群,擁有53家上市公司,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第4。

(五)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作為全國農村改革發源地,按照習總書記“改革開放永不停步”要求,持續推進質量提升。在安徽率先成立市委書記、市長“雙挂帥”的質量發展委員會,出臺“1+4+N”等8個科技創新政策,投入2億元質量提升專項資金,簽約院士工作站15個,引進國家級領軍人才20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242人,建成國家電子元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8個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創新建立“企業服務包”制度,開展“四重”(重點産業園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産品)和“雙零”(服務零距離、産品零缺陷)質量提升行動,制定83項服務舉措,定制143個服務項目。建成中國輕工産業高端服務産業園、中關村協同發展創新中心和西交大、上海工程大等大學科技園。全柴動力榮獲全國“質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中國揚子空調器公司等3家企業的産品獲評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創新産品金獎。成立安徽首家缺陷産品召回市級分中心,召回缺陷産品1000余萬件。探索消費維權全程電子化,滁州天長市被確定為“滿意消費長三角”區域領跑行動示範區。質量提升催生高質量發展,2019年,滁州生産總值增長9.7%,增速全省第一,總量躍居全省第三,實現歷史性突破。

(六)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的踐行“質贏天下,福澤九州”城市質量精神,牢記為民宗旨,銳意創新,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和滿意度。福州市堅持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關注民生熱點痛點,聚焦網絡訂餐、食用農産品、氣瓶等民眾關心的監管難點,以“借力於民、讓權於民、保護於民”的思路為指導,注重多方協同共治,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推進大數據運用與日常監管相融合,推動各職能部門、業內“吹哨人”、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操作性強的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新模式,實現質量安全社會共治“大監管”:一是建立“吹哨人”制度,以“政府部門管控、第三方平臺協理、從業人員共治”為佈局,推行“e治理”解決方案,實現網絡訂餐“易治理”;二是建設食用農産品“一品一碼”追溯體系,以“企業自建,政府獎補”的方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構建數據驅動、多方協同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三是研發“氣瓶安全追溯管理系統”,多部門協同監管,共享數據,解決氣瓶監管難題,實現了氣瓶安全實名制、可追溯、全閉環管理。

(七)江西省贛州市:江西省贛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雙挂帥”的質量發展委員會,依託高校建立全省首家質量學院暨贛州市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圍繞主導産業開展質量提升,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推進稀土産業質量提升,開展課題研究,摸清稀土企業底數,掌握企業質量提升需求,撰寫質量狀況分析報告,舉辦稀土産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籌建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建設全國首家為稀土鎢行業提供測量服務的江西省鎢與稀土計量測試中心,稀土鎢新型功能材料産業集群獲批全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稀土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較上年分別增長16.1%、43.4%。推進傢具産業質量提升,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強化技術標準引領,打造傢具千億産業集群,“南康傢具”註冊全國首個以縣級區劃命名的工業集體商標,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元,建成全國最大實木傢具製造基地,傢具産品抽查合格率、電商交易額和産業集群總産值分別較2015年提高17.7%、470.3%和81.8%。推進富硒産業質量提升,籌建國家富硒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制定富硒農産品地方標準,打響“贛南富硒蔬菜”品牌。全市GDP較上年增長8.5%,增幅連續四年全省第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質量工作考核連續7年全省第一。

(八)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市弘揚“動力株洲,質量先行”的城市質量精神,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投資200多億元,關停261家企業,整體搬遷改造了清水塘老工業區,以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産業為核心,打造株洲·中國動力谷,成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成功樣板。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引進了6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中車株洲所是IEC/TC9國內唯一牽頭單位,動力産業企業先後制修訂了101項國際標準,417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積極開展標準化項目試點,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獲批全國首批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共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48項、國家標準51項、行業標準34項、團體標準48項、企業標準621項,以高分通過了驗收。2019年,株洲·中國動力谷産業産值達2350億元,增長16%,軌道交通成長為千億産業集群,是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株洲在湖南省政府質量工作督查激勵中名列第一。

(九)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一個一個行業抓,直到抓出成效”的重要指示,緊密圍繞建設先進製造業強市,在優勢新興産業大力開展優質産品質量國際比對研究提升,形成政府、行業協會、學術團隊、研究機構、質檢機構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的質量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實現全流程質量閉環管理,建立“政産學研檢用”六方聯合工作機制,質量提升工作成效顯著。在開展産品標準和實物質量國際比對研究的基礎上,已發佈應用5個國際先進的團體標準,其中定制家居産品質量團體標準創新性實現國際首次採用密閉箱法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測試、國際首次提出三甲胺含量分級要求等國內外“六個首次”,率先與國際一流認證機構合作開展“定制家居”聯合認證,提升“廣州定制”國際影響力,全國十大定制家居品牌中,廣州獨佔6個,廣州衣櫃市場份額佔全國中高檔衣櫃行業的80%以上;定制家居質量國際比對提升獲評全國第二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十大優秀案例,廣州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首批“全球定制之都”;廣州消費者滿意度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營商環境綜合評分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一。

(十)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成都市青羊區堅持“守安全、保民生”的發展理念,優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模式,完善老舊電梯維管制度,強化綜合監管執法。以“互聯網+食品”模式,在全區31個農貿市場全面推廣“智慧雲菜市”,整合食用農産品快檢、溯源、信息公示、科普宣傳、遠程監管等功能,促進傳統菜市向智慧菜市轉變。以“政策+服務”模式,聯合市場監管局、住建交局和特檢院建立電梯應急維修資金使用和技術支撐協同機制,開通網上申報和電梯應急核查平臺,點對點向物業服務企業、電梯維保企業宣講相關政策,理順服務機制,深入推動老舊電梯維修改造。以“行政執法+刑事司法”模式,在全省率先設立公安機關派駐市場監管部門警務室,強化溝通協作,形成監管合力,有效打擊生産經營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等違法行為,2016年以來,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70余條、立案12件,刑拘12人,判決5人。2019年,全區消費品産品質量抽查合格率97.7%,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99.4%,特種設備定檢合格率98.7%,全年電梯安全類投訴同比下降37.3%。轄區企業先後獲得“中國質量獎”1項、“中國質量獎提名獎”2項、“四川省政府質量獎”2項、“成都市市長質量獎”2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