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舉行新聞發佈會

2020-05-15 16:38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下午2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並答記者問。

圖為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的新聞發佈會。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疫情防控也轉為常態化。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先生,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女士,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先生,國際司監察專員李明柱先生。首先有請曾主任作介紹。

圖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

各位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努力,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有針對性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對重點地區防控工作指導,不斷鞏固防控效果,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保障。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近日,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産的指導意見》,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産生活秩序,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四早措施”、突出重點環節、強化支撐保障、加強組織領導等具體措施;還就落實常態化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印發通知,力求最大限度降低院內感染風險;組織專項檢查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産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印發中小學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有序推進複學復課。各地區認真按照中央要求,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同時,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主動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向有關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技術支持。剛剛過去的一週,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中東歐、德、英、日、韓等國衛生部長通話或視頻連線,召開多場中非抗疫視頻交流;還派出多批專家組赴有關國家支持當地抗疫工作。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國內疫情總體呈零星散發狀態,防範疫情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繁重,黑龍江、吉林等部分地區出現聚集性疫情,並引發了持續傳播。國外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新冠疫情的未來走向還有很大不確定性。我們要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嚴峻形勢和潛在風險提高認識,克服麻痹思想、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把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屏障築得更加牢靠。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防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突出抓好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繼續指導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公共場所落實防控要求,引導群眾做好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指導學校細化複學防控方案,保障師生安全和健康。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已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但仍要毫不懈怠繼續加強和完善社區防控,做好核酸檢測排查等各項工作。黑龍江、吉林等出現聚集性疫情的地區,要及時快速處置,抓緊查清感染原因,快速阻斷疫情傳播。北京要加強全國“兩會”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口岸城市要加強防控能力建設,提升監測、檢測和救治能力,有效防控輸入性風險。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將有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加快恢復生産生活秩序,有序推進復工復産複學提供有力保障。

胡凱紅:

謝謝曾主任的介紹,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報告稱武漢市正在開展對全民的核酸檢測,請問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另外,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這當中明確了對重點人群要做到應檢盡檢,對其他人群要做到願檢盡檢,請問下一步如何細化這項工作?謝謝。

曾益新:

武漢市開始對全市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明確疫情的範圍,開展主動搜索,加強檢測和排查的力度,擴大檢測範圍也是落實“四早措施”的重要舉措,也是統籌推進復工復産複學和做好常態化防控的重要保障。在對疫情風險、檢測能力進行全面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擴大核酸檢測的範圍,既有利於精準防控,保護群眾健康,又有助於人員的合理流動、推動社會經濟和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復。我們覺得不光是武漢,各個地方都可因地制宜地調整優化常態化的防控措施,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各個地方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可以結合自己本地的需要和檢測能力來確定並動態調整檢測的策略和人群範圍。像武漢對本地區的全人群的核酸檢測,應該説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和工作,從社會動員和組織層面來講,要儘量的保證先檢測的這部分人群和後面檢測的人群之間儘量不要有密切接觸,這樣使檢測效果更加體現出來。從技術層面來講,如果要採取樣本集成式的檢測方式,我們還要努力使檢測的靈敏度不要降低,這是非常艱巨的一個任務,要把它做好。

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常態化防控措施,為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採取了具體要求,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積極擴大檢測範圍,全力降低傳播隱患。各地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檢測能力,確定並動態調整檢測策略和人群範圍,實施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和其他人群“願檢盡檢”。

二是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全力滿足檢測需求。要加強疾控機構、醫療機構、海關等實驗室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檢測機構的積極性,加強檢測設備、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等研究、審批和市場轉化,加快設備、試劑和耗材的産能提升。我們現在已經批准上市的試劑不少了,但試劑在使用過程還不斷優化、不斷研發、不斷提升,這方面的工作還是有大量可以做的。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全力提高檢測效率。落實相關部門責任,有序引導、組織做好相關人員的檢測工作。要加強社區發動,引導群眾協助、配合開展檢測工作,依法接受樣本採集、檢測、隔離、治療等防控措施,這項工作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大力支持配合,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好。

四是強化組織管理,加大保障力度。各級政府應將加強檢測工作作為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政策扶持,加大經費保障,快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積極推進這項工作的實施,為鞏固當前疫情防控成果,切實防範疫情反彈奠定基礎。

我就作這樣的簡單回答。謝謝。

俄塔斯社記者:

您對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世界衛生組織和有關國家的合作如何評價?聽説中國拒絕了世衛組織派代表團去武漢P4實驗室的提議,這是否屬實?謝謝。

曾益新:

這個問題請國際司的李明柱同志回答。

圖為國家衛健委國際司監察專員李明柱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國家衛健委國際司監察專員 李明柱: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當前,境外的新冠疫情形勢嚴峻複雜,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是艱巨繁重的,所以我們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在多邊層面,我們與世界衛生組織和二十國集團密切合作,落實這兩個國際組織提出的合作倡議;在雙邊層面,我們近期舉辦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視頻會議、中英衛生部長對話會,還有中日韓衛生部長視頻會,這是在政府層面的交流。在技術層面,我們與非洲12個國家舉辦了視頻技術交流會,主要是分享疫情防控的經驗。另外,我們應相關國家的請求,向19個國家派出了21支抗疫醫療專家組,主要是幫助所在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充分肯定。

世界衛生組織是一個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協調全球衛生事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我們非常重視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並且堅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新冠肺炎抗疫國際合作中的領導作用。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我們與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之間還建立了技術交流機制,召開了多次技術交流會議。另外,我們也邀請世界衛生組織來中國現場考察,1月20日-21日,我們接待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赴湖北武漢考察,專家組訪問了醫療衛生機構,包括實驗室,與湖北的專家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2月16日-24日,我們接待了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這個專家組分別趕赴北京、四川、廣東和湖北武漢,全方位、深入地調研疫情形勢、防控措施、醫療救治、科研攻關等情況,他們也對中國和世界上所有國家就疫情防控提出了非常有價值、有建設性的建議。世界衛生組織從來沒有就參觀某一個實驗室提出過請求,所以“拒絕世界衛生組織去武漢實驗室”的説法是不符合事實的。謝謝。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中國衛健委在1月3日下令銷毀病毒樣本,並且拒絕和其他國家分享病毒毒株,您對此有何評論?能否證實?另外,衛健委為何堅持不把無症狀感染者納入官方統計,考慮到現在無症狀感染者確認是有感染能力的,並且引起很多關切,您如何評價?謝謝。

曾益新:

前面的問題請科教司劉登峰同志回答。

圖為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監察專員 劉登峰:

這些美國官員散播的言論,純屬是斷章取義,有意混淆視聽。疫情發生後,面對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病原鑒定是首要任務,這是科學防控的基本工作。我們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國家級高水平的專業機構進行病原的平行鑒定工作,他們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就是為了早日鑒定病原體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對病原體的致病性保持高度警惕,也組織專家進行綜合研判,基於防範生物樣本病原泄漏、確保生物安全,根據專家綜合研判意見,我們確定了對引起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體暫按二類高致病性病原進行管理,並對採集、運輸、實驗活動、銷毀等等做出了明確的生物安全要求。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1月3日我們印發了相關文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風險,防範不明原因病原造成的次生災害。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出臺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這在防範生物安全風險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實一直以來,我國法律法規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樣本的保存、銷毀、實驗活動等都有比較明確的要求,對於實驗室條件達不到生物安全樣本保存條件要求的,應就地銷毀或移交專業的保藏機構保管,這都有明確的規定,同時也是法律法規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

關於病原微生物毒株分享,我國始終持積極開放態度,在病原微生物菌毒株分享方面,我國一直都是積極的貢獻者。比如近年來,為防範全球流感大流行,在世衛組織框架下,我們向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都提供了很多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毒株。在新冠毒株分享方面,我們同樣持積極開放態度,願意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框架下,有序分享新冠病毒毒株,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科學研究,推動新冠肺炎相關疫苗、診斷工具和治療藥物的研發、生産和公平分配。這是我的回答,謝謝。

曾益新:

我再來補充回答一下這位記者關心無症狀感染者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門研究過,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我們現在講的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包括了兩部分人群,第一部分是所謂的隱性感染者,他們感染這個病毒以後全過程從頭到尾都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微,這是一部分人群;還有一部分人群是感染以後還處於潛伏期,後面可能會出來症狀,但是在檢測的時候可能還沒有症狀,是屬於潛伏期。這樣的話歸到確診病例不合適,歸到隱性感染也不合適,因為有一部分是變化的,所以我們用“無症狀感染者”來統稱這部分人,這是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處理的。

第二,對檢測到的無症狀感染者,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每天都報告,每天除了報告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之外,有一個部分專門報告無症狀感染者,所以我們的信息是公開的,而且我們也報告今天有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轉成確診病例,我們的信息是公開的,是完整的,沒有缺失。

第三,我們對無症狀感染者跟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都一樣的關注,也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嚴格的醫學觀察措施,有一部分慢慢的出現症狀變成病例了,有一部分自己就好了,我們一直在嚴密關注,採取非常嚴格的措施來管控這部分人。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現在還保持用“無症狀感染者”這個稱謂,這個問題我們反復研究過,這是我們這麼做的原因。謝謝這位記者的問題。

美國彭博社記者: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衛健委1月14日就已經內部開始提出國家可能面對的是一個大流行病毒的情況,但過了6天,在1月20日才公開證實病毒能“人傳人”,您對此如何評論?美國一些官員宣稱中方沒有及時共享病毒資料、數據等,咱們對此如何評論?謝謝。

曾益新:

關於這個問題先要做一個説明。我們現在講的“人傳人”的説法是通俗或者簡化的説法,如果是用完整和專業的表示,應該是“病毒在人和人之間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方式”。理論上,細菌和病毒都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但不同的細菌和病毒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差別很大。比如肺結核是細菌引起的,它的傳播能力很強,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諾如病毒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傳播能力也很強。乙型肝炎是病毒引起的,主要通過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艾滋病也是病毒引起的,主要是通過性傳播和血液傳播,這兩種疾病的傳播能力相對是有限的。對這個問題我先作這樣的説明。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對它的致病病原、潛伏期、傳播方式、傳播能力、感染來源都還不確定,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了多學科專家在臨床病例有限的情況下,抓緊時間開展了病因學和流行病學的調查,加強對感染者臨床表現的研判,目的就是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為國家防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019年12月30日晚上,我們獲悉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信息,委黨組高度重視。31日淩晨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趕赴武漢市了解情況,指導疫情處置工作。

2020年1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了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研判疫情,作出部署,並且由委負責同志帶領多名專家和工作人員赴武漢,指導、督促湖北省、武漢市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

1月3日,我委安排有關科研機構對病例樣本進行實驗室平行檢測,就是幾個實驗室同時做,可以相互驗證;還開展了病原鑒定。

1月5日,排除了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流感、禽流感、腺病毒等呼吸道病原。1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成功分離病毒毒株。1月9日,我委專家評估組對外發佈:“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初步判斷為“新型冠狀病毒”。

1月10日,初步研發出檢測試劑盒,又用了將近一週時間對試劑盒進行優化;並組織對武漢市發熱門診就醫和留觀患者開展主動篩查。1月12日,我們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使更多國家能夠快速診斷患者,也向世界敲響了預防的警鐘,發出了提醒的信號。

1月13日,泰國出現首例武漢市輸入性確診病例,我委對此高度重視,要求武漢市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一是把好“入口關”,嚴格農貿市場和野生動物的管理;二是把好“出口關”,落實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體溫篩查;三是把好“聚集關”,最大程度減少公眾聚集。同時,規範各地疫情信息報送和發佈工作,加強政策措施解讀,普及防護知識。

1月14日,我委召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再次作出部署,強調新冠病毒導致的新發傳染病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和傳播方式仍需要深入研究,不排除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的可能性,並對湖北省、武漢市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1月14日開會的時候,我們對病毒的認識還處於“在路上”的狀態,當時的許多問題還沒有達到能得出結論的程度,我們還在努力獲得答案。

1月19日,經過前後幾批專家組以及當地醫務人員的持續努力,我們對新冠病毒人和人之間的傳播能力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所以,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實行“乙類甲管”等措施。此後,全國的疫情防控情況大家都比較清楚了。

現在回頭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是人類首次面對的疾病,在疫情初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以現有條件下最快的速度積累證據,深化認識,逐步掌握新冠病毒的特性,探索防治規律。同時,堅持底線思維,高度警惕風險,始終以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中心,依法科學制定防控政策,並履職盡責,嚴格抓好落實。

另外,您談到對美國方面的溝通和交流,剛才其實國際司李明柱同志的回答裏已經作了描述,應該説我們和美國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早的,而且頻度也是非常密切的,溝通交流也是多方位,有衛生部長之間的,有兩國疾控中心主任之間的,有專家教授之間的,我們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的保守,也沒有任何的遲疑,做到了儘量的分享信息,促進兩國之間、包括全球的疫情防控。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還十分嚴峻,但現在大部分歐美的國家逐漸放鬆了管控措施,國內也有一些地區在陸續出現了聚集性疫情,這讓民眾有一些擔心,關於疫情會不會二次爆發,衛健委對這個觀點和大家的關心如何看?有什麼應對措施?謝謝。

曾益新:

這個問題請疾控局的崔鋼同志回答。

圖為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倫曉璇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 崔鋼:

謝謝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剛才新聞發佈一開始的時候,曾益新主任把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疫情的形勢作了簡要的通報,大家也可以在各種媒體上了解到,最近全球的發病情況。整體來看,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各個國家從國民意願、社會制度、經濟發展基礎、公共衛生資源,以及應急能力,按照各個國家不同的國情採取了不盡相同的防控策略和具體措施。剛才你提到近期一些歐美國家,特別是一些疫情仍然嚴重的國家,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放鬆管控措施。在目前,疫苗及特效藥物的研發沒有顯著成果的情況下,如果採取這樣的放鬆措施的做法,最大最直接的風險是可能引起當地疫情的反彈,同時也會加劇全球疫情防控的複雜性、長期性,這對於我們國家的防控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目前,通過前一段的防控工作,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和階段性勝利。我們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升,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專業隊伍得到了很好的錘煉。我們積累了行之有效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經驗,公眾的防護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同時,隨著我國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落細,因境外疫情輸入引發我國疫情反彈的風險,我們認為總體上是可控的。

近日,在我國一些個別地方出現了境外輸入病例的繼發病例,這也提示我們,在整個防控全鏈條封閉管理中,如果哪一個環節出現了薄弱或者盲區,都會出現疫情傳播的風險。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各地、各相關部門結合防控工作的實際,認真排查風險隱患,進一步完善各項防控措施,為防控境外疫情的輸入,我們採取了從國門到家門全鏈條無縫銜接和閉環運作。這裡面有主要幾方面的措施,我給大家列舉一下:

一是加強聯防聯控。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外交、海關、邊檢、民航、鐵路等多部門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強化防境外輸入的各項措施。比如我們一直堅持做好所有入境人員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一直在細化這些措施。

二是突出重點環節。落實好“四早措施”,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強化發熱門診的監測和傳染病網絡直報,實施“篩查-診斷-報告-隔離”全鏈條的封閉式管理。同時,我們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剛才曾主任給大家介紹了整體安排和推進的措施。

三是強化精準管控。依法依規、科學劃定防控區域的範圍,一旦發生社區的疫情傳播或者發生聚集性疫情,要用最快的時間採取最有效的措施,及時快速處置,查清感染的來源,有效的切斷傳播途徑。

四是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的責任,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管理和防控,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同時,我們還繼續廣泛開展防控知識的科普宣傳,積極引導公眾科學防控,共同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有力的醫療救治舉措。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請問在醫療救治方面有哪些經驗和成果值得分享?謝謝。

曾益新:

這個問題請醫政醫管局郭專員回答。

圖為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倫曉璇 攝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 郭燕紅: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對於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我們始終堅持以提高收治率和救治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為目標,也始終堅持“四早”、“四集中”的原則,努力提高治療效果。梳理下來有幾個方面的經驗:

第一,關口前移,實現病例早診早治。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工作,我們增設了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不斷規範和優化工作流程,及時發現和隔離可疑病例,同時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開放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的實驗室。同時也鼓勵第三方的檢測機構提供檢測服務,最大限度地提升檢測效率,確保病例能夠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第二,迅速擴增醫療資源,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在病例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為了解決好對病人的收治工作,做到了三個方面的快速擴增。一是快速擴增床位,在湖北武漢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內建了火神山、雷神山,建立了方艙醫院。同時也將一些綜合實力強的醫院騰出專門病區改建為重症收治單元,在很快的時間內,在湖北武漢的收治床位就擴增到41000多張,其中包括了9100多張的重症床位。二是,迅速的統籌調派醫務人員隊伍,我們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1月24日大年三十派出第一批醫療隊員,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使得全國支援湖北武漢的醫療力量達到4.2萬的醫務人員隊伍,迅速的調派醫務人員。三是,迅速調集醫療物資、醫療設備,包括防護物資。通過這三個方面的醫療資源的擴充,實現了對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第三,不斷優化和完善診療方案。診療方案和規範既是對臨床研究和臨床實踐新成果的總結,同時也指導臨床的醫療救治工作,提升規範化診療水平。在優化診療方案過程中,不斷在應用臨床研究和科技創新的成果,遴選一些行之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同時將臨床實踐當中的一些診療策略納入到診療規範當中,我們先後更新了7版診療方案,第7版診療方案目前已經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供在國際上分享。

第四,集中優質資源,全力加強重症病人的醫療救治。按照“四集中”的原則,集中專家、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組織最強的力量加強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重症救治過程中我們堅持基礎醫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前方的救治與後方的多學科支撐相結合,醫療與管理相結合,醫療與護理相結合,特別是中西醫相結合的“五結合”經驗,在做好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當中我們同樣非常重視輕症的收治工作,以防止輕症向重症的轉化。通過對重症和輕症的管理和加強救治,非常好的實現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第五,加強對疾病全流程管理。嚴格病人出院標準,出院之後還有一系列的,包括對患者的健康隨訪、康復、心理疏導等一系列的工作安排,來加強對患者的全程管理,促進患者全面的身心康復。謝謝。


圖為國新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中國網 倫曉璇 攝


胡凱紅:

因為時間關係,最後兩個提問。

封面新聞記者:

現在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公眾比較關注疫苗研發的進展,請問能否介紹目前疫苗研發的有關情況?謝謝。

曾益新:

疫苗大家都很關注、很關心,這次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在聯防聯控機制下面成立了由科技部牽頭的科研攻關組,在科研攻關組的領導下有一個疫苗專班,負責組織協調服務各個單位推進疫苗研發工作。目前看來,總體的進展很順利,能取得這麼順利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的體制優勢,我們能夠充分的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能夠充分的協調各個方面的優勢。比如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有病例,可以從病例身上獲取病毒,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之間可以很好的合作,科研機構和企業也能很好的合作。當然,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疫苗每一步過程都要經過藥監局、中檢院、藥審中心嚴格的鑒定、嚴格的審定,所以跟政府部門的聯動合作非常重要,政府部門還包括科技部,科技部及時給予立項支持,給予資金保障,這些都是我們疫苗工作能夠取得比較好的進展的重要原因,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的體制優勢。

目前我們已經有一項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四項滅活疫苗,相繼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批准,開展一期和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這也是藥監局應急審批的創新,批准企業一期試驗和二期試驗同步進行。截止到目前,各個項目中總共已經接種了2575名志願者。其中一期的臨床試驗已累計完成了539名志願者的接種,有的已經獲得了初步的安全性和保護性抗體産生的數據,這是一期的臨床試驗;二期臨床試驗已經累計完成了2036名志願者的接種,正在開展全過程接種和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所謂全過程接種指不光接種一針,有的接種兩針,有的接種三針,正在開展過程中。在這些項目的臨床試驗過程中我們目前沒有收到有重大不良反應的報告,按照計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上面的這些項目在今年的7月份陸續完成二期臨床試驗。

除了剛剛講的腺病毒載體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技術路線,其他的幾個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工作也在順利有序推進,有的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效果不理想,進行了調整,因為這個疫苗既是科學探索,也是一個技術,有的單位對發現效果不好的馬上進行調整。進展較快的已經開始向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滾動遞交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方案等申報資料,預計6月份開始還會有項目能夠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准,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來看,我們的疫苗方面總體的狀況就是這樣的,謝謝。

胡凱紅:

最後一個提問。

經濟日報社記者:

我們知道現在疫情防控已經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經濟社會秩序開始逐漸恢復,公眾十分關注醫院的正常診療秩序什麼時候恢復,能否介紹相關情況?謝謝。

郭燕紅:

謝謝記者的提問。醫療機構承擔疫情防治和正常醫療服務的雙重任務,因此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做好正常的醫療服務有幾個重點:

第一,毫不放鬆地落實好“四早”,特別是要發揮醫療機構的前哨,也就是發現病例的作用,做到能夠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和有效救治,這是第一,要發揮好醫療機構的哨點作用。

第二,有針對性地強化醫療機構的感染和防控措施,特別是要做好分區管理、環境通風管理、消毒隔離,要全面做好感染風險的排查。同時,還要健全陪護和探視管理,加強醫務人員的科學防護,落實好標準預防措施。

第三,創新醫療服務方式,全面實施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一站式服務,優化流程,減少人員聚集,也減少感染風險。同時,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的優勢,促進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

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是剛性需求,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就必須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正常醫療服務的全面開展。目前,各地按照委裏的部署和要求,正在全面加快恢復正常醫療服務。我們也做了統計,目前全國醫療服務的整體情況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5%,部分地區已經完全得以恢復。謝謝。

胡凱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曾主任和其他四位發佈人,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