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強治理效能 解社會難題

2020-05-25 08:4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其中就涉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防疫下沉到基層,村社黨組織聞令而動;“城市大腦”靈活指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這場舉國戰疫,堪稱對城市治理、社會治理的一場“實戰檢驗”,由此帶來的啟發和思考,也受到許多代表委員的熱議。從充實社區基層力量,到善用電子政務,再到構建智慧城市,大國之治正在不斷邁向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

通堵點、補斷點、解難點

防疫期間的一線工作,讓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七頂山街道朱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朝治對治理能力體會更深。

“這次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嚴峻考驗。能做到反應迅速,保障有力,短時間內就將疫情蔓延的勢頭控制住,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這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治理能力的強大。”朱朝治説。

但同時,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還需通堵點、補斷點、解難點,不斷鞏固成果。怎麼做?朱朝治認為,要完善群眾廣泛參與的制度體系,用制度保障群眾對社會治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比如我們正在實行的‘四議兩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就是要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劉紅宇關注到基層處理涉外事務方面的短板。劉紅宇建議,完善涉外事務的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同時針對基層可能面臨的語言交流等難題,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

“社區承擔著黨建、公共衛生管理、公共安全管理、養老服務、物業管理、精神文明建設等社會職責,是政府服務百姓‘最後一公里’的陣地。”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建議,可以進行“小政府、大社區”試點,破解政府基層力量不足難題。

開啟新型互聯網服務模式

社會治理如何與時俱進?許多代表委員建議在“數字化”上多下功夫。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將數字技術大量應用於防疫工作,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加速了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創新了政府公共服務模式,充分體現了數字政府建設對中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促進作用。”孫太利説。

孫太利認為,疫情也暴露出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如部分數據在部門間共享不暢、應用系統回應公眾訴求不及時等。應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數字政府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為:“數據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充分利用好這些高價值數據,既能進一步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也能開啟新型互聯網服務模式。”

孫丕恕建議,未來進一步推動政府數據共享開放,首先應加大政務雲平臺建設,以“雲”為底座,加快推動各部門間數據共享;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數據聯通機制,構建跨行業、跨部門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價值,指導社會資源合理調度、精準施策。

提升智慧城市支撐能力

疫情防控期間,智慧城市發揮的作用也得到不少代表委員肯定。

“疫情防控期間,‘智慧城市’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楊帆説,疫情發生後,重慶快速部署上線“渝康碼”,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分析研判疫情趨勢及影響,聯合開發上線疫情防控排查系統,助力社區入戶排查,全面推動線上辦公。

楊帆介紹,下一步,重慶要建設好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打造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載體平臺。集中開發智慧化典型應用場景,打造10個新型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開發項目。

“本次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展現出智慧城市在公共安全治理能力方面的巨大潛能。針對醫療物資供需不匹配等問題,智慧城市依託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迅速打造一批醫療物資生産與物流信息發佈對接平臺,實現數據鏈和供應鏈的高效協同。”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建議,未來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智慧城市支撐能力。

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對此,周漢民建議,智慧城市建設要有深度、廣度和力度,同時還需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加快推進有關立法工作,最終實現在硬體、軟體平臺上所有數據的運行安全。(記者 李婕 鄺西曦 劉新吾 閆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安雪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