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華僑華人、跨國公司、國外媒體從兩會發現更多機遇——“我們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2020-05-28 09:3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華僑華人

在國家支持下化危為機

“召開全國兩會,對內而言,極大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和士氣,鼓勵我們育新機、開新局。”2002年就回國創業的歸僑、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説,“對外來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性事件,一方面向世界宣告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成果,讓大家看到曙光,另一方面發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促進全面復工復産的積極信號,傳遞出中國與世界各國深化合作、共同抗疫的鮮明態度,以及加強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我堅信,中國可以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繼續前進。下半年,我還想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和德國的投資,爭取化危機為商機。”德國華商張禹華説,“此次防疫期間,我享受到國家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在國內的公司得到一次性30多萬元人民幣的補貼,有兩個倉庫免除了兩個月房租,還有一個倉庫免除了一個月房租。諸如此類的扶持措施非常多。我們有面對困難的準備,也有信心戰勝困難。”

“分析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可以看到,科技含量高的企業,韌性就強;可以看到,中國經濟雖然出現了階段性負增長,但表現出堅強韌勁和巨大潛能。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丁列明説,“今年兩會再次強調,要引導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加強藥物研發,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我們將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創新驅動助力復工復産,集聚更多高層次人才,持續增加新藥研發投入,加強重點項目攻關,在推動醫藥産業創新發展的同時,做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跨國公司

對中國市場有足夠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利用外資,並在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市場環境等方面作出了明確部署,釋放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增強了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

今年4月底,總部位於法國的跨國公司施耐德電氣在廈門增加了投資。“我們對中國市場有足夠信心,其吸引力不僅僅在於市場規模,更在於中國已經成為許多創新的源頭。植根中國30多年來,中國已是我們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三大研發基地之一。”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尹正説。

“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構建開放和平等的營商環境,增強了外商的信心。我們非常看好中國數字經濟前景。”尹正説,施耐德電氣將繼續深化和完善在華産業鏈,在創新和生態體系方面增加投入。希望攜手本土合作夥伴共同創新,用更多優秀的數字化産品和解決方案,贏得市場青睞。

美國億滋大中華區總裁范睿思表示,隨著中國持續加大開放步伐,億滋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創新的商業模式、升級的消費需求,這些都堅定了公司和中國一起發展的決心。“今年,億滋將連續第三年參加進博會,我們將在這個平臺上展示公司全球範圍內的各種新品。”范睿思説。

德國拜耳集團中國區業務負責人仔細研讀了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拜耳高度讚賞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並將利用進博會等平臺,與中國消費者互動,展示拜耳在醫療保健和農業領域的創新産品及解決方案,以期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成功。

國外媒體

中國經濟復蘇利好全球

路透社報道指出,縮短的會期以及精簡的日程更符合疫情下的現實需要。但相較以往的兩會,今年看點似乎更多。

該報道稱,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及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讓市場既意外又覺得在意料之中;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引發強烈反響。這一切都凸顯了今年兩會的不一般。

俄新社5月24日刊發題為《世界經濟的中國火車頭謹慎加速》的報道稱,為什麼中國兩會一年比一年重要,尤其是現在?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可以通過兩會搞清楚,中國經濟能否像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2009至2010年那樣,再次成為全球增長引擎,幫助他國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危機。

該文指出,儘管遭遇時艱,眼下中國經濟正在迅速復蘇,不僅可以保持穩定,還有望在世界範圍內創造紀錄,這將是驚人的成就。

《菲律賓星報》專欄作家李天榮認為,中國經濟復蘇有利於全球經濟恢復。中國提出的舉措有助於加強與各國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相信開放的中國將為促進國際貿易往來、維護全球經濟穩定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張紅 邱海峰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