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民航安全生産運行和海南自貿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有關情況

2020-06-11 13:27 來源: 民航局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民用航空局于6月10日(星期三)舉行新聞發佈會,航安辦主要負責人介紹民航5月安全生産運行情況;政法司主要負責人介紹海南自貿港開放第七航權的實施方案,並答記者問。

圖為發佈會現場。

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 朱雲祥:各位媒體朋友,各位網友,今天我們召開民航局6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發佈會通過中國網進行線上視頻直播。

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有: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安辦主任熊傑,政法司司長顏明池。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一共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通報民航5月安全生産運行情況。

二是介紹海南自貿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

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安辦主任 熊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通報今年5月份全國民航安全生産運行情況。

安全運行方面:5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61.4萬小時,同比下降45.8%,環比增加45.3%;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産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截至5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17個月、8348萬小時。

生産運行方面:5月份,民航主要生産指標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其中,運輸總週轉量53.9億噸公里,同比下降50.0%,降幅較上月收窄12.4個百分點;旅客運輸量2583.1萬人次,同比下降52.6%,降幅較上月收窄15.9個百分點;貨郵運輸量54.9萬噸,同比下降12.0%,降幅較上月收窄7.5個百分點,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8萬噸,同比增長21.8%。

運行保障方面:5月份共保障各類飛行29.4萬班,日均9485班,日均同比下降41.2%,日均環比上升36.3%,達到去年同期58.8%。全國航班正常率為94.8 %。

在航班量快速增長過程中,民航全行業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安全工作。深入推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抓好全國“安全生産月”與“三個敬畏”宣教、“三基”建設、作風建設、安全整頓的結合,提高全員安全意識,落實各項安全防範責任措施,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民航局政法司司長 顏明池:各位媒體和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後,記者朋友們對此次民航在海南自貿港的支持政策較為關心,對第七航權開放政策有沒有具體的落實舉措表達了關注。昨天,民航局官網已經公佈了《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這是民航局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有關“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政策的具體細化和落實。

在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在海南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是民航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具體措施,體現了民航局黨組落實國家自貿港戰略的高度使命感和責任感。民航局經過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組織專家研討,制定了這一《實施方案》,並在6月3日正式出臺。

《實施方案》在制定思路上堅持了五個方面的定位。一是體現民航的高開放水平。國家建設自由貿易港,就是要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民航的試點政策要符合國家對自貿港建設的戰略定位。二是體現航空運輸的戰略先導作用。試點政策要發揮航空運輸對自貿港建設的戰略先導和引領作用。三是體現開放試點的階段性。試點政策要按照積極穩妥、有序開放的原則,分階段、分步驟地逐步推進。四是體現保障安全原則。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安全標準不降低,試點在“放得開”的同時,還要確保“管得住”。五是具備可操作性。要對試點內容、申請程序等做出具體明確規定,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實。

按照上述原則,《實施方案》做出以下安排。在試點範圍上,《實施方案》明確鼓勵、支持外航在海南試點經營第七航權的定期國際客運和貨運航班。此外,對已在海南開放的中途分程權,細化了開放措施,明確外航可根據其所在國與中國的雙邊航空運輸協定中的航線表及運力額度,在海南和北京、上海、廣州以外的地點間行使中途分程權。在試點階段性安排上,《實施方案》明確外航在海南試點經營第七航權的每條航線客運及貨運總班次每週最高分別為7班。為了及時掌握開放試點情況,《實施方案》還引入評估機制,明確了民航局可根據試點評估結果,適時調整第七航權試點政策。在安全保障上,《實施方案》確立了民航局對外航的準入和持續監管制度。在準入方面,外航經其本國指定後,民航局對其安全運營水平、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進行評估,對指定進行確認。在監管方面,外航在經營第七航權過程中,要接受民航有關部門對其航線航班和安全運行的持續監管。未達到安全運行要求的,將按有關規定限制運行。在可操作性上,《實施方案》明確了外航適用民航局現行規章有關規定,申請運行合格審定、航線經營許可、航班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此外,為了推動試點政策落地,《實施方案》還在空域優化、機場航班容量擴容、航班時刻、機場保障、組織保障等方面明確了配套措施。

人民網記者提問:在民航領域聽到更多的是第三四五航權的開放,與以往航權開放相比較,本次開放的亮點是什麼?

顏明池:這次在海南自貿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是我國在航權方面的最高水平開放。

首先是客、貨全面開放。這是我國民航首次同時試點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此前僅對個別國家在個別城市開放貨運第七航權,本次是超出我國現有雙邊航權安排的最高水平開放,也是世界範圍內自貿港航權開放的最高水平,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貿易港主要開放貨運第七航權。本次試點符合中央對海南對標世界最高開放形態,高標準建設自貿港的要求和戰略定位,體現了民航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在航權方面的最大支持力度。

其次是單向自主開放。一般來説,航權通過兩國間雙邊航空運輸協定按照對等原則做出安排。從近年來航權政策發展實踐看,有些國家通過“天空開放”協議,與他國實現較高程度的航權開放,如美國、澳大利亞;有些通過諸邊方式實現區域內單一航空市場,如歐盟、東盟國家。這些航權開放都是對等互相開放。本次在海南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是我國對外單向自主開放,不以其他國家向我對等開放第七航權為前提,也不需要通過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單獨做出安排。

第三是開放政策疊加。本次在海南試點開放了客貨運第七航權,並對此前已做開放試點的三、四、五航權中途分程權做了細化規定和落地落實,結合此前已在海南開放的第三、四、五航權,形成了多項航權開放政策的疊加。航空公司可以通過航線航班的排列組合,建立更加便利、通達的航空運輸網絡。

第四是開放政策的試驗田。本次試點開放第七航權,是在航權政策方面對標當今世界最高開放水平的一次試驗,也是首次在一省範圍內,對航權開放政策與海關、邊檢、簽證、口岸等政策相互作用、開放聯動的試驗。通過在海南的制度創新和壓力測試,為航空運輸政策與地區發展政策之間的配套銜接積累經驗。

《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將為海南民航業發展和自貿港建設帶來哪些利好?

顏明池:從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上其他自貿港的成功經驗看,航空運輸特別是航權開放政策對自貿港發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較為開放的航權政策,香港國際機場自2010年超越美國孟菲斯機場成為全球貨運吞吐量最大的機場後,已經連續九年穩居世界第一,2019年貨物吞吐量達到480萬噸,佔香港全年對外貿易額的42%。新加坡積極推行包括貨運第七航權在內的航權開放政策,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其自貿港建設和東南亞經貿中心地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2017年貨物吞吐量突破了200萬噸,排名全球機場第12位,2019年排名全球第8大貨運樞紐。

2003年,海南就是國內首個開放第三、四、五航權的試點省份。17年來,開放政策的成效明顯,海南國際航線網絡基本成形,國際航線數量由2003年的5條增加到2020年的103條,同時輻射帶動旅遊業提質增效,海南省入境旅遊人數由2003年的29.3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42萬人次,入境旅遊收入由6.6億元增長到60億元以上。實踐證明,航權開放對帶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是有先導作用的。在“自由貿易港”的戰略定位下,高水平航權開放政策對海南民航業和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作用將更加凸顯。

從發揮地理區位優勢看,海南省是一個海島,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主要靠飛機。第七航權開放政策能夠吸引航空公司增開航線航班,增加運力投放,加密佈局國際客貨運航線,提升海南的國際客貨運輸網絡化和通達性,為海南發揮背靠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太平洋、印度洋,輻射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實現戰略橋頭堡作用提供交通支撐。

從提升航空産業發展水平看,開放的航權政策是構建區域航空樞紐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第七航權的開放將促使更多航空公司在海南建立運營基地或航空貨運轉運中心,改善客源結構,增加客貨來源,形成旅客、貨物的中轉和集散樞紐。同時,吸引帶動國內航空公司在海南進一步投放運力,在競爭中改進經營管理,提升海南整體航空服務水平和民航市場活力。

從發揮政策集成效應看,航權開放政策將通過與海南自貿港投資、稅務、貿易、出入境等各方面優惠措施和制度創新政策的疊加,通過與之配套的空域管理、時刻分配、機場容量管理、安全監管等制度創新,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與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等政策的同頻共振,成為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為民航與地區政策的協同在全國提供改革方案,樹立制度樣板。

從實現自貿港建設目標看,航空運輸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先導作用。發達的航空樞紐和完善的航線網絡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通過航權開放的政策先行,能夠提升海南的國際開放度,為自貿港集聚更多人流、物流、資金、人才等要素,推動海南經濟轉型升級與産業結構調整,有效促進自貿港旅遊、貿易、服務和其他産業高速發展,推動實現自貿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

《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民航局4日發佈的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中提到,可以適當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請問,目前這項工作的進展如何?

熊傑:6月4日,民航局發佈關於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提出對於風險可控並具備接收保障能力的條件下,可以適當增加部分具備條件國家的航班增幅。主要指具備四類條件:一是迄今向我輸入病例較少且同我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二是綜合考慮我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的國家;三是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的國家;四是境內外有復工復産需要、已同我國建立“快捷通道”的國家。

嚴控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是增加國際客運航班的重要前提。為此,我們建立一套完備的風險防控機制,包括航前、航中和航後一系列防控措施。為了在動態調整國際客運航班的過程中確保風險可控,我們還建立了航班“熔斷和獎勵”機制。對於防控措施到位有效、符合要求的航空公司,我們將兌現獎勵政策;對於防控措施不到位,觸動了熔斷機制的航空公司,我們將果斷採取措施。據了解,一些航空公司已經按照民航局的要求採取措施,例如明確規定沒有核酸檢測證明的不得登機,我們對此表示讚賞。

目前,我們正與相關國家就調整國際客運航班事宜進行溝通,從工作進展情況看,與相關國家的航班近期有望適度增加。下一步,我們將在確保防疫安全的條件下,繼續穩妥有序恢復部分國際客運航班,進一步滿足我國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回國要求,為各自國家復工復産、深化合作、保障産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和通暢做出積極努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