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山梯田迎“開犁”

2020-06-11 15:3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611日,小舟山鄉的農民在梯田中用牛犁地,正式開犁。

6月,浙江省青田縣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收割完油菜,蓄滿了水,進入耕田、插秧季節。“開犁”標誌著山鄉繁忙農事的開始,農民們頭戴斗笠、身著蓑衣牽牛犁田,並將鯉魚魚苗放入與水稻一起種養,“稻田養魚魚養稻,糧食增産魚豐收”。

青田縣小舟山鄉有浙江南部保存最好的500多級5000余畝高山梯田。“春如道道金鏈、夏滾層層綠波、秋疊座座金山、冬鎖條條蒼龍”,是小舟山鄉梯田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小舟山鄉全面加強“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此推進特色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生態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11日,小舟山鄉的農民挑著裝滿田魚的木盆,準備將魚苗放入水田內(無人機照片)。

6月,浙江省青田縣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收割完油菜,蓄滿了水,進入耕田、插秧季節。“開犁”標誌著山鄉繁忙農事的開始,農民們頭戴斗笠、身著蓑衣牽牛犁田,並將鯉魚魚苗放入與水稻一起種養,“稻田養魚魚養稻,糧食增産魚豐收”。

青田縣小舟山鄉有浙江南部保存最好的500多級5000余畝高山梯田。“春如道道金鏈、夏滾層層綠波、秋疊座座金山、冬鎖條條蒼龍”,是小舟山鄉梯田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小舟山鄉全面加強“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此推進特色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生態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11日,小舟山鄉的農民將田魚苗放入水田內。

6月,浙江省青田縣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收割完油菜,蓄滿了水,進入耕田、插秧季節。“開犁”標誌著山鄉繁忙農事的開始,農民們頭戴斗笠、身著蓑衣牽牛犁田,並將鯉魚魚苗放入與水稻一起種養,“稻田養魚魚養稻,糧食增産魚豐收”。

青田縣小舟山鄉有浙江南部保存最好的500多級5000余畝高山梯田。“春如道道金鏈、夏滾層層綠波、秋疊座座金山、冬鎖條條蒼龍”,是小舟山鄉梯田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小舟山鄉全面加強“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此推進特色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生態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11日,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

6月,浙江省青田縣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收割完油菜,蓄滿了水,進入耕田、插秧季節。“開犁”標誌著山鄉繁忙農事的開始,農民們頭戴斗笠、身著蓑衣牽牛犁田,並將鯉魚魚苗放入與水稻一起種養,“稻田養魚魚養稻,糧食增産魚豐收”。

青田縣小舟山鄉有浙江南部保存最好的500多級5000余畝高山梯田。“春如道道金鏈、夏滾層層綠波、秋疊座座金山、冬鎖條條蒼龍”,是小舟山鄉梯田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小舟山鄉全面加強“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此推進特色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生態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11日,小舟山鄉的農民在高山梯田裏插秧。

6月,浙江省青田縣小舟山鄉的高山梯田收割完油菜,蓄滿了水,進入耕田、插秧季節。“開犁”標誌著山鄉繁忙農事的開始,農民們頭戴斗笠、身著蓑衣牽牛犁田,並將鯉魚魚苗放入與水稻一起種養,“稻田養魚魚養稻,糧食增産魚豐收”。

青田縣小舟山鄉有浙江南部保存最好的500多級5000余畝高山梯田。“春如道道金鏈、夏滾層層綠波、秋疊座座金山、冬鎖條條蒼龍”,是小舟山鄉梯田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小舟山鄉全面加強“稻魚共生”循環有機農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此推進特色鄉村旅遊發展,實現從“種田地”到“賣風景”的生態價值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0000000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鐘雲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