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送北斗騰飛——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助力北斗衛星全球組網

2020-06-23 21: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題:送北斗騰飛——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助力北斗衛星全球組網

新華社記者胡喆

6月23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時值仲夏,輕蟲細吟。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山谷中火箭拔地而起,直奔寰宇。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所在的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完成了北斗導航工程的全部發射任務。

用自主創新解決複雜問題:讓火箭飛得更遠

作為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北斗導航衛星對執行其發射任務的火箭要求非常高,適應能力強、服務軌道面多的特點使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脫穎而出。

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也被稱為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三個型號,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是長征三號乙,已成功執行22次北斗發射任務,是發射北斗衛星的主力火箭。

“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的創新與北斗導航系統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研製團隊為了滿足北斗組網的不同階段要求,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工作,以期更好地完成好北斗導航工程的發射任務。”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姜傑説。

據姜傑回憶,當年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接到北斗發射任務時,僅具備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為滿足北斗建設需求,研製團隊開展了以北斗導航工程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中圓軌道等軌道設計技術為代表的攻關研製,用東南射向進行軌道設計,同時滿足了工程對火箭運載能力和衛星軌道部署的雙向需求。

“自主創新是決定航天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根本出路。在以北斗導航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牽引下,火箭研製團隊將自主創新作為重要抓手,解決了一系列複雜的工程技術問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説。

用創新理念批産火箭:讓火箭飛得更快

面對北斗三號衛星高密度的發射任務,如何又好又快地造火箭,是研製團隊的重點。

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研製隊伍為適應高密度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形成了一套適應組批生産、高密度發射的研製生産管理模式,滿足了北斗導航工程的需求和火箭發展需求。

過去火箭的生産需要單件定制,根據任務的需求,每次任務研製一發火箭。按照北斗導航工程的發射要求,火箭的生産能力不能滿足高密度任務的需求。因此,研製隊伍提出了組批生産這種滿足高密度發射任務的生産模式,就是通過模塊化、通用化的方式來設計生産火箭。

岑拯介紹,自2017年底開始,北斗全球組網進入“快車道”,尤其是在2018年7月10日至2018年11月19日的133天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7次發射,成功將12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軌道。“平均一次火箭發射僅間隔19天,創造了北斗組網高密度發射紀錄。”

“未來幾年,隨著新一代運載火箭任務量的增加,火箭産能將成為關注焦點,為確保後續任務的正常開展,我們提前策劃了運載火箭‘新百發工程’跨代組批投産工作。”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説。

無數航天人默默執守:讓火箭飛得更穩

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作為北斗的“專列”,在研製過程中既要穩定技術狀態,控制更改的影響範圍,又要不斷創新改進,提高火箭的適應力和可靠性,這一度被認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戰。

為了兼得“魚與熊掌”,項目負責人胡煒帶領當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總體設計團隊,僅用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多項技術攻關,攻克了一系列研製難題。

在火箭成功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航天人默默執守在航天事業的崗位上,沒有驚世之舉,沒有榮譽等身。

陳燕光,曾任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2012年7月因病去世,享年54歲。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裏,他最放不下的還是工作。2012年7月5日一早,他的一位同事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改造電纜生産進度怎麼樣了?”同事十分驚喜,看完以為陳燕光手術很成功,又能關心工程進度了。

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條短信是他生前發出的最後的信息之一。

陳燕光離去的第二年,長征三號乙火箭托舉著第14顆、15顆北斗導航衛星騰空而起,發射圓滿成功,他和同事負責的科研任務得到驗證,填補了技術空白。發射效果,正如他生前無數次設想的那樣。

“建設航天強國,需要勇攀高峰的科學追求,需要無私奉獻的崇高境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十幾年如一日,以赤誠赴使命,用熱血寫忠誠,他們用成功踐行了航天報國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航天強國建設的新篇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