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

2020-06-28 20:23 來源: 公安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 言

2019年,中國禁毒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家禁毒委員會統一部署,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禁毒2019兩打兩控”專項行動、禁毒重點整治和示範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推動禁毒人民戰爭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除冰肅毒”打擊制毒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了製造合成毒品犯罪活動;創新完善堵源截流機制,部署開展“凈邊”專項行動,有力遏制了毒品入境內流;集中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網上涉毒問題發展蔓延;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有效減緩了新吸毒人員滋生;積極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有效減輕了毒品社會危害;持續深化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扭轉了一些地方毒品問題嚴重狀況;務實開展禁毒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禁毒事務和跨國禁毒執法行動。2019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8.3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3萬名,繳獲各類毒品65.1噸;查處吸毒人員61.7萬人次,處置強制隔離戒毒22萬人次,責令社區戒毒社區康復30萬人次。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禁毒鬥爭形勢穩中有進,趨勢向好,吸毒人數繼續下降,規模性制毒活動大幅萎縮,制毒物品非法流失問題得到整治。

當前,全球毒品問題繼續呈惡化態勢,“金三角”“金新月”“銀三角”三大毒源地傳統毒品産能依然巨大,並與冰毒等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形成三代毒品疊加供應態勢。“金三角”地區在向我滲透海洛因、冰毒片劑的同時,冰毒晶體及氯胺酮輸入量急劇上升,佔據我國毒品市場主導地位。大麻、可卡因等毒品向我國滲透不斷增多。《2019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7億人吸毒,近3500萬人成癮,近60萬人直接死於毒品濫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加快發展,世界範圍毒品問題氾濫蔓延,特別是周邊毒源地和國際販毒集團對中國滲透毒品不斷加劇,成為中國近年來毒品犯罪面臨的外部威脅。

一、毒品濫用

2019年,中國毒品濫用形勢繼續好轉。經過持續深入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以及吸毒人員“清零”“清隱”“清庫”行動等專項工作,國內毒品濫用增長勢頭進一步減緩。現有吸毒人數(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連續兩年下降,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連續多年上升。儘管中國減少毒品需求工作成效明顯,治理毒品濫用問題取得一定成效,但濫用人數規模依然較大、吸毒活動隱蔽性增強、新類型毒品增多,治理鞏固難度加大。

——吸毒人數持續下降,毒品濫用形勢繼續好轉。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6%,係連續第二年減少,同比下降10.6%。其中,35歲以上109.5萬名,佔51%;18歲到35歲104.5萬名,佔48.7%;18歲以下7151名,佔0.3%。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員253.3萬名,同比上升22.2%,首次超過現有吸毒人數。全年共查獲吸毒人員61.7萬人次,同比下降13.9%;其中新發現吸毒人員22.3萬名,較上年減少3萬名。全年新發現吸毒人員中青少年佔比下降,但60歲以上吸毒人員同比增加3.5%。

——三類主要品種濫用人數下降,冰毒濫用人數最多。在214.8萬名現有吸毒人員中,濫用冰毒人員118.6萬名,佔55.2%,同比減少12.1%,冰毒仍然是我國濫用人數最多的毒品;濫用海洛因80.7萬名,佔37.5%,同比下降9.2%;濫用氯胺酮4.9萬名,佔2.3%,同比下降20%。海洛因、冰毒和氯胺酮三類主要濫用品種濫用人數均出現下降。濫用大麻人員2.4萬名,與上年持平,以外籍人員、有境外學習或工作經歷人員及演藝人員為主。

——吸毒方式越來越隱蔽,排查發現難。為規避公安機關查處,吸毒活動隱蔽性私密性特點增強,公共娛樂場所吸毒活動有所減少,選擇在賓館、出租屋、私人會所或私家車等隱蔽處所吸毒明顯增多;一些吸毒人員從線下轉入線上,利用網絡社交軟體建立“毒友群”,採用虛擬身份、暗語交流,進群先直播吸毒,進群後不參與直播吸毒或不購買毒品即被踢出群,形成更加隱蔽的網絡吸毒圈子。

——新類型毒品增多,識別查處難。目前,我國已列管431種毒品和整類芬太尼類物質,但新類型毒品不斷出現。如含LSD成分的“郵票”、向學生兜售的“聰明藥”以及逐漸蔓延的“0號膠囊”“G點液”“犀牛液”等色胺類物質,品種五花八門。有的變換包裝,偽裝成食品、香煙等,如“奶茶”、巧克力形態的毒品;有的是未列管的毒品替代品,如號稱“改良K粉”的氟胺酮;還有新精神活性物質作為第三代毒品,在國內迅速擴張,且花樣不斷翻新,如合成大麻素“娜塔莎”等等,據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全年檢測出新精神活性物質41種,其中新發現5種。

——濫用危害風險始終存在,嚴重影響社會治安。毒品濫用不僅給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嚴重危害,也誘發盜搶騙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長期濫用合成毒品還極易導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發的自傷自殘、暴力傷害他人、“毒駕”等肇事肇禍案事件在各地仍時有發生,給公共安全帶來風險隱患。

二、毒品來源

中國毒品來源於境外輸入和國內製造。2019年,全國共繳獲各類毒品65.1噸,其中國內制毒案件繳獲冰毒、氯胺酮等主要毒品2.7噸,同比下降50.5%,佔全國繳毒總量的4.1%;明確來源於境外的毒品35噸,同比上升7.5%,佔全國繳毒總量的53.7%。根據各地辦案部門不完全統計,其他不確定來源的繳獲毒品大多數也産自境外。隨著國産毒品産量減少及毒品價格暴漲,境外毒品向我滲透不斷加劇,迅速搶佔市場,彌補需求空缺,取代了國産毒品的市場主導地位。

(一)境外毒品來源

——“金三角”毒品仍是主流。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2019至2020年生長季,“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55.5萬畝,較上年略降1.4%,可産鴉片500余噸。同時,該地區還大規模製造冰毒片劑、晶體冰毒和氯胺酮並向我及周邊地區大肆輸出,是中國毒品的主要來源地。2019年,全國共繳獲海洛因、冰毒晶體及片劑、氯胺酮等主要毒品33噸,其中來自“金三角”地區的共27.3噸,同比上升5.5%,佔總量的82.7%。

——“金新月”和南美毒品滲透風險依然存在。全年共破獲“金新月”海洛因案件11起、繳毒78.9公斤,破獲南美可卡因案件118起、繳毒166.1公斤。雖總量不多,但兩大毒源地毒品産能巨大,“金新月”地區與我地緣便利,南美販毒集團不斷擴張全球可卡因販運網絡,兩地毒品對我國滲透的風險始終存在。

——北美大麻入境案件增多。中國海關全年立案查處走私入境大麻案268起,繳獲大麻252.1公斤,走私大麻案件和繳毒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受歐美一些國家大麻合法化政策影響,中國境內外籍員工、高校留學生、海外歸國人員以及文娛從業人員通過互聯網勾聯,以國際郵包、航空夾帶等方式從境外購買、濫用大麻及其製品現象明顯增多。

(二)國內毒品製造

——規模性制毒活動減少。經過持續不斷推進打擊制毒“除冰肅毒”專項行動和易制毒化學品清理整頓,國內制毒犯罪受到嚴厲打擊,地下制毒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破獲制毒犯罪案件290起,搗毀各類制毒廠點173個,繳獲冰毒、氯胺酮等主要毒品2.7噸,同比分別下降30%、35.5%、50.5%。制毒活動出現新變化,呈現規模小型化、分佈零散化、工藝簡單化的特點,有的在家庭作坊、小型貨車內流動制毒,大宗制毒活動減少,産能大幅下降。

——制毒活動向境外轉移趨勢明顯。受嚴打整治擠壓,國內一些制毒分子與境外販毒勢力相勾結,流竄到“金三角”地區或其他東南亞國家選點設廠,購買生産制毒物品,製成毒品後再走私回流入境或銷往其他國家。

——國內制毒活動存在反彈風險。全國現有濫用冰毒人員118.6萬名,市場需求規模依然大,冰毒成癮性強、戒斷難度大,毒品消費“剛需”依然存在。同時,國內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受國産供應減少影響,價格高漲,受高額暴利的刺激,個別地方地下制毒活動仍有發生。

——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問題受到遏制。隨著制毒物品監管、整治、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國內非法流入國內制毒渠道的制毒物品大幅減少。全年共破獲制毒物品案件332起,繳獲各類化學品2313.6噸,同比分別減少39.3%和78.3%。受境內外存在制毒原料需求影響,非法制販和走私制毒物品活動仍較活躍,訂單式研發生産非列管化學品用於制毒的問題日益突出。一些不法分子註冊“皮包公司”,通過騙取經營資質和許可備案證明等方式,違規交易、運輸、儲存、進出口化學品,幾經倒手即流入非法渠道。

三、毒品販運

2019年,中國共破獲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6.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萬名,繳獲毒品49.1噸,同比分別下降22.5%、16.6%和10.3%。毒品販運活動依然活躍,呈現境內境外、網上網下相互交織的局面。

——境外毒品經雲南輻射全國仍是主流。雲南是“金三角”毒品主要的滲透入境地和中轉集散地,販毒群體雲集。“金三角”毒品經雲南入境後內流全國的主要販運路線有:沿滬昆高速販往湖南、湖北的華中線和江西及“長三角”地區的華東線,經四川、重慶販往陜西、河北等地的華北線,經四川、甘肅等地販往新疆、寧夏等地的西北線。

——物流寄遞渠道販毒突出。經過持續治理,外流販毒和特殊群體販毒等“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物流寄遞渠道販毒案件大幅上升,全年共破獲物流貨運渠道販毒案件491起、郵寄快遞渠道販毒案件2037起,同比分別上升29.6%和32.4%,共繳獲毒品4.9噸。寄遞渠道販毒交寄方便、成本低、風險小,一些人採取境外轉寄、請人代寄等方式,將毒品直接從毒源地寄到末端消費市場。

——網絡販毒活動突出。全年共破獲網絡涉毒案件695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萬名,繳獲毒品2.9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8.3%、10.6%和4.5%。由於網絡勾聯方便、安全和網上支付簡單、快捷等特點,走私販毒人員攜帶毒品、當面交易的接觸式販毒模式已越來越少,利用網絡虛擬身份勾聯、線上交易毒品,採用手機銀行、微信、支付寶轉賬等網絡支付方式付款,通過寄遞渠道運送毒品的網絡販毒模式已成新常態,追蹤查控難度大。

結 語

2020年,中國禁毒部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並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持續推進“兩打兩控”、重點整治、示範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全力開展“凈邊2020”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全覆蓋毒品預防教育、全環節管理服務吸毒人員、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全要素監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監測毒情態勢、全層級落實禁毒工作責任的“六全”中國特色毒品治理體系,從嚴從細從實抓好各項禁毒工作措施落實,進一步推動毒情形勢持續好轉,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新貢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