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夏“互聯網+教育”提質加速

2020-07-28 11:26 來源: 寧夏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5月31日,寧夏小學1至3年級開學復課。在疫情期間承擔全區中小學生授課任務的“空中課堂”告一段落,卻未終止使命,教育雲平臺“空中課堂”繼續播放各學科課程,同時,“空中課堂”錄製工作繼續進行。

“‘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過程中如何讓城鄉孩子共上一堂課,一直沒有機會實踐。因疫情上線的‘空中課堂’卻意外地為我們提供了機會。”寧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濤説。

在這場“大考”中,寧夏教育工作者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疫情初發之時,自治區教育廳迅速整合電視和網絡資源,開設空中課堂、名師課堂、在線課堂、直播課堂和心理輔導課堂,匯聚名校名師優質教育資源,組織全區1100名特級教師、塞上名師、骨幹教師、國家和自治區優課大賽獲獎者、學科帶頭人等優秀教師,按春季學期教學計劃錄製2588節優質課程,在寧夏教育電視臺、寧夏電視臺少兒頻道、寧夏教育雲以及學習強國等平臺播放,使全區中小學生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收看學習。

自開播以來,寧夏空中課堂累計訪問量超過3億人次,學生在線提交作業達到1億份,開展線上測試突破30萬次。

西吉縣震湖鄉李章小學距離縣城60余公里,師資不足、學生少、知識基礎不一等問題曾一度影響教學工作統一開展。近幾年全村學齡兒童家庭陸續外遷求學,疫情期間全校只有4個年級8名學生。通過“空中課堂”,8名學生利用週末或課餘時間可以反復回看教學視頻,接受在線教學和輔導,足不出戶就能與首府銀川的學生同上一堂課,跟不上教學節奏、聽不清、看不懂等普遍現象有所緩解。這是寧夏“互聯網+教育”在解決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問題的真切體現。

“疫情期間的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實際上是倒逼教師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模式,積極擁抱‘互聯網+’和‘人工智慧+’,以一種嶄新的思維和方法讓學生産生獲得感,而不是簡單地將課堂搬家。”李永濤説。

幾個月的在線教育,使教師和學生都經歷了一次全新的模式變革,在線教學開始在師生們腦子裏生了根、發了芽。

空中課堂的成功實踐是我區“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提質加速的縮影。2018年我區啟動“互聯網+教育”示範區建設以來,緊扣示範區《建設規劃(2018年-2020年)》和《實施方案》,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著力推動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區學校互聯網100兆以上帶寬接入率達到100%,200兆以上帶寬接入率達到90%,80%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校園WiFi)覆蓋,有力保障了學校開展網絡教學、教研活動的需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架起了教育發展的“信息高速公路”。

目前,我區“班班通”覆蓋率達到97%,年底將實現全覆蓋。全區數字校園建設覆蓋率達到80%,一大批虛擬倣真教室、機器人教室、人工智慧教室、創新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功能室陸續建成投入使用,學校教學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基本實現從基礎設施(網絡、終端、教室等)、資源(教材、圖書、講義等)到應用(學習、教學、管理、生活等)全要素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

在線互動課堂已建成1385間、開工1665間,還有623間正在採購,到年底將建成3673間,實現全覆蓋。全區74%的中小學校通過在線互動課堂,實現同步上課、同步備課、同步教研,並向薄弱學校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縮小了城鄉、區域、校際之間辦學差距,有力推動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近日,根據教育部最新發佈的《2019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我區教育信息化發展綜合排名第7位,比2018年上升5位,其中保障機制、教育資源、教學應用分別排名第1、2、6位。我區正在全力寫好“互聯網+教育”高質量發展“奮進之筆”。(記者 張賀)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