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行動起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08-12 08:3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行動起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同時,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危害糧食安全,有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必須制定實施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社會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

“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物質生活逐漸富裕,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現了餐飲浪費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並針對部分學校存在食物浪費和學生節儉意識缺乏的問題,對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確要求。

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成為從源頭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的綜合性、基礎性黨內法規。

各地區各部門採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節約糧食、光盤行動”……如今,在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黨政部門,隨處可見的宣傳畫、電子屏,用不同形式向幹部職工宣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光盤”成為不少幹部職工的自覺行動。2013年當年,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各部門公務接待中的餐飲經費下降60%,餐廚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

在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 反對餐飲浪費”活動深入開展,將“光盤”體現在細微之處;在大中小學校,“勤儉節約”成為許多師生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在街道社區,“光盤行動”成為宣傳教育的固定主題……

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嚴重

遏制餐飲浪費,依然任重道遠。

近年來,雖然“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在一些地方,不少餐飲浪費現象仍然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現在公款浪費現象少了,但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個人餐飲消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還比較普遍,愛面子、講排場的過度消費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説。

——餐廳飯館剩菜剩飯仍然不少。

“不少客人離開時,餐桌上、火鍋裏都剩下不少飯菜,有時得扔掉一半!”上海市楊浦區一家火鍋店的服務員吳小莉説,雖然店裏推出了半份菜、免費打包等服務,但一些客人在點餐時還是會多點,對服務員的善意提醒也不管不顧。

——食堂管理制度仍待改進。

“食堂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合理,客觀上增加了浪費現象。”北京某公司員工高朗説,單位食堂菜品沒有推出半份服務,有時買了一份想吃的菜品,但其實根本吃不掉,最典型的就是米飯,只有2兩、3兩等標準份,現在不少員工的飯量其實更小,最後不得不浪費。“在回收處,經常看到很多餐盤裏剩了大量飯菜,被倒進垃圾桶,讓人心疼!”高朗説。

——家庭用餐還須倡導節約。

“每天清運的居民廚余垃圾中,剩菜剩飯浪費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北京市朝陽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第二清潔車輛場餐廚清運班長胡富祥説,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居家用餐多了,有些人把做飯當成一種消遣,很多飯菜做出來只拍幾張照片,吃不了幾口就被丟掉了,還有不少人會點外賣,但外賣點餐量明顯超出了實際需要量,很多外賣連包裝都沒拆就直接扔進了垃圾桶。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機構對北京、上海、成都、拉薩4個城市366家餐館進行的實地調研發現,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93克/人/餐,浪費率為11.7%。據測算,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館、遊客群體、商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我國人口多、基數大,每人浪費一點,就會是驚人的量,對我國糧食生産帶來較大壓力,同時,餐飲浪費産生大量廚余垃圾,也會對生態環境産生較大負面影響。”趙萍説。

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中國糧食總産量的6%。

一頭,是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另一頭,是糧食安全面臨多重壓力。儘管我國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看國際,全球糧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可能由1.35億人增至2.65億人。

看國內,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態勢是“緊平衡”。儘管口糧能確保自給,但糧食生産面臨成本攀升、資源約束、剛性需求大等問題。“豐收不是浪費的理由,我們必須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浪費糧食雖然看上去是個人行為,但卻可能産生全局性的危害。“糧食産業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影響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只有開源節流,才能讓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加牢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説。

採取更有力舉措堅決制止餐飲浪費

一粒糧食飽含滴滴汗水,一張餐桌傳承優良品德。

“制止餐飲浪費,要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宣傳教育等手段,實現從觀念到行為的重塑,加快形成全民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良好社會風氣。

——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打造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硬約束”。

今年1月,江蘇出臺《江蘇省糧食流通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愛糧節糧宣傳教育;7月,重慶擬立法推行文明用餐,禁止浪費食物……

“結合各地實踐經驗,應該加快推進專門法律的制定,集中執法力量,形成部門聯動態勢,織密法律保障網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要針對機關單位、企業、餐飲公司、學校等,精準設定監督主體,對浪費現象採取警告、公示、訓誡、罰款等多種手段,完善懲治浪費的法律體系。

——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形成鼓勵勤儉節約的“軟環境”。

戴草帽、挽褲腳、揮鐮刀,炎炎烈日下搶收稻子,滴滴汗珠挂滿臉龐……田間地頭,不少城市居民參與農事活動,感受粒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節約要從孩子抓起,把勤儉節約等美德教育貫穿始終。”洪濤認為,應該把勤儉節約作為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方面,納入學生思想品德課程教育體系中,同時,針對城市居民、商務人士等群體,採取親身體驗、典型引領等方式,讓節約理念入腦入心。

專家表示,在當前強調擴內需促消費的背景下,一些人忽視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甚至認為浪費也是促消費、擴內需,這是必須糾正的觀念。“消費與浪費有本質上的不同,促消費是鼓勵群眾不斷追求美好生活,浪費卻是對資源的不必要消耗,以消費之名行浪費之實,將産生嚴重的社會危害。”李國祥説。

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餐飲浪費,已成為當前社會一大危害,既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又破壞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各地各部門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實施更有力的舉措,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抓實抓細,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記者 吳秋余 王珂 王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