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文化發展離不開交融與互鑒

2020-08-18 20: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曹典)“從敦煌到故宮是奇妙的人生經歷,能夠為兩處偉大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産服務,我非常幸運。”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王旭東説。

應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未來講堂”活動邀請,王旭東日前在故宮作《從敦煌到故宮——傳統的未來》講座。

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前,王旭東堅守戈壁大漠28年,見證了莫高窟從搶救性保護到預防性保護、數字敦煌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助力敦煌文化更好地走向國際。

王旭東表示,敦煌文化是在貿易交流通道上形成的,而故宮則作為皇家宮殿,匯聚了中華文明的成果,二者的內涵、特質和稟賦不同。“但在不一樣中間我們又會看到很多相同點。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文化發展離不開交融與互鑒”

“在這樣一個戈壁沙漠包圍的一點點綠洲裏面,保存有735個洞窟,從公元4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14世紀。其中492個洞窟裏面有壁畫彩塑。”談起敦煌莫高窟,王旭東飽含深情,“它是佛教藝術的寶庫,見證了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也見證了佛教藝術的中國化。”

王旭東指出,莫高窟的誕生離不開絲綢之路,正是通過這條貿易之路,産生於印度的佛教到達中國。“茫茫沙漠,所有東來西往的人們,必須要在這個地方歇腳,補給他們的生活所需。所以文化也會在這樣一個有人能待的地方生根發芽。”

王旭東認為,莫高窟的誕生同樣離不開中原文化的積澱。“敦煌郡建立後,大量中原移民帶來儒家文化,在這裡沉積了400多年。文化的發展需要不同文化的交融與互鑒。”

“敦煌跟故宮有何異同?”

在王旭東看來,敦煌是一個佛教藝術的世界,而故宮則是中華文化的匯聚地。“敦煌跟故宮有何異同?我從敦煌出來,我的視角可能有些獨特。”

王旭東認為,敦煌的産生更多體現民間力量的推動,離不開佛教這樣一個宗教信仰。而在故宮,是國家意志的力量造就了這個偉大的建築群,造就了一種民族文化的匯聚。“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我們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靠民間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同時,王旭東指出,敦煌文化興起背後要有國家的相對穩定、繁榮來支撐,而沒有民間力量,故宮的宮殿也無法建造。“所以民間背後有國家,國家背後有民間。”

“敦煌文化無疑是多元文化的結晶,其實全面地看,故宮也同樣是多元文化的結晶。”王旭東表示,在故宮可以看到不同宗教、不同國家的文化在建築、繪畫、器具等各種文物中融合、展現,這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生命力。

“文化傳承要從孩子抓起”

王旭東表示,故宮目前有很多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活動和線上課程,未來也會不斷推出新的內容,希望公眾能夠及時關注故宮網站的更新。

“文化的傳承,還是要從孩子們抓起。”王旭東表示,孩子會反過來影響大人。“你讓一個孩子深入到文化遺産地,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全家人都會關注。所以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大人跟著一起來感悟中華傳統文化。”

“我們要通過這些文物看到中華文化的生命力,那種開放包容、對不同文化的尊重,這樣的種子要種到我們孩子們的心中去。一定要尊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你才能獲得新的文化,而這種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王旭東説。

本次“未來講堂”活動正值“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邀請了部分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工作者,攜子女一同來故宮聆聽講座並參觀遊覽,以此向他們表達敬意與感謝。

“今天我和孩子都有很大收穫。”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黃絮告訴記者,“女兒今年12歲了,卻是第一次來到故宮,由於平時工作繁忙,能有這樣陪孩子一同參觀學習的機會很難得。”

據介紹,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未來講堂”系列活動,將邀請教育、健康、文化等領域的基金會理事、專家及社會知名人士進行互動交流,引領青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方位健康成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