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今年南方洪澇對水稻生産的影響

2020-08-19 09:40 來源: 農業農村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入汛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入梅時間早、持續時間長,降雨分佈廣、累計雨量大,部分地區發生較重洪澇災害。汛情發生正值早稻灌漿收穫、中稻田間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關鍵時期,給水稻生産帶來不利影響,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災害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組織水稻專家組,實地調研評估災害影響,科學指導災後生産恢復,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指導,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從實地走訪和調研看,今年汛情區域相對集中,受災程度最大的是早稻,一季中稻和雙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但由於種植面積擴大、技術保障增強等因素,水稻有望災年實現豐收。

從早稻生産情況看,洪澇災害導致局部地區早稻田塊無法及時收穫,倒伏和穗發芽現象嚴重,單産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沒有逆轉增産的趨勢。一是種植面積擴大。今年國家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恢復早稻生産,休耕和拋荒田塊得到全面恢復,早稻種植面積大幅增加,為總産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據調查,今年湖南、江西、廣東和廣西4省(區)早稻面積明顯增加,比2019年增加約470萬畝。調研時各地反應,今年早稻受災面積雖然比較大,但成災面積和絕收面積要小很多。早稻主産區面積大幅增加給早稻受災騰出了空間,為穩定水稻産量提供了面積保障。二是早稻群體構建合理。今年早稻生長期間,前期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溫光水等資源匹配較好,秧苗素質好,具備豐産基礎。據多點定點調查對比,今年早稻平均畝穗數21.1萬穗,比上年增加0.2萬;穗粒數115.4粒,比去年增加1.2粒;結實率77.4%,比去年減少1.1個百分點;千粒重24.6克,比去年下降0.4克;理論産量388.6公斤,比上年下降5.3公斤。三是技術保障增強。我國超過1000萬畝早稻種植的省份共4個,廣東、廣西兩省(區)受洪澇影響不大,湖南、江西兩省受災較重,受災區域以沿江沿湖地區為主。這些區域歷史上災害頻發,抗災減災意識較強。近年來,隨著規模化經營主體增多,集中育秧面積不斷擴大,烘乾設備數量不斷增加。集中育秧大幅度提高了秧苗質量,提高了作物本身抵禦災害能力;烘乾設備為早稻搶收提供了保障,大幅度降低了災害損失,使災年奪豐收成為可能。

從中稻生産情況看,儘管洪澇災害導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進程推遲,無法及時曬田,分蘗受阻,不利於高産群體構建,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紋枯病易發,但目前中稻處於苗期,後期迴旋餘地大,只要後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單産和總産有望與去年持平。一是受災區域集中。我國中稻分佈範圍廣泛,從南到北均有種植,主要分佈在東北稻區、西南稻區和長江中下游稻區,2019年種植面積約為3.04億畝。調研發現,今年災情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蘇4省為主,由於該區域中稻正處於分蘗期,耐淹性強,對整體生産影響程度有限,成災和絕收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河蓄洪區,佔全國中稻面積比重不大。二是應對措施及時。災害發生後,各地高度重視減災工作,第一時間根據積水情況,採用機械排水或挖排水溝等方法,排除田間積水和耕層漬水,減少積水時間,退水之後及時追施速效化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和高産群體構建。對受澇田塊,可根據莖蘗數量,堅持分次排水、多次露田,調控群體質量,提高分蘗成穗率。中稻生長後期可根據不同種植方式、品種和苗情,在群體高峰苗已過、葉色明顯褪淡顯“黃”時合理施用穗粒肥,適當增施鉀肥,加速籽粒灌漿。三是儲備技術成熟。近年來,對水稻洪澇災害研究比較多,減災技術成熟。對揚花期前的田塊,可排出積水後加強水分調控和肥料運籌,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對揚花後的田塊,可割苗蓄留再生稻,一般洪水退後3-5天割苗。割苗前及時追施速效氮肥,以護根促芽,低留稻樁,留樁20厘米左右,確保再生稻大穗多穗高産,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災害損失。

從晚稻生産情況看,洪澇災害導致部分晚稻秧田被淹,秧苗素質偏差,早稻騰茬晚影響雙季晚稻適時栽插,特別是機插秧超秧齡現象突出,苗高苗弱、返青期延長,不利於晚稻穩産高産。但晚稻生産也存在種植面積增加、技術儲備充足等有利因素,只要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晚稻生産再獲豐收有保障。一是面積有望增加。早稻作為雙季稻的第一季,不僅影響當季,還會影響下茬晚稻。今年早稻面積增加為晚稻面積增加奠定了基礎。當前,各地正在積極開展災後恢復生産,確保晚稻種植面積。二是技術應用到位。調研發現,今年早稻讓茬後,各地十分重視防災減災技術落實,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藥”,做到了搶時栽插,以密補遲,基本苗足。同時加強水肥調控,促早發快發,加快生育進程。三是減災技術完善。對於秧田被毀,無法栽插的田塊可因地制宜“早翻晚”,科學選擇適宜的早稻品種,儘快搶晴播種,同時加強播後病蟲草害防控,可有效減少災害損失。

我國地域寬廣、幅員遼闊,生態類型多、資源稟賦各異。災害往往是區域性的、階段性的,一個區域或一季作物受災,並不等於全年和全國減産。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提高,水稻綜合生産能力不斷提高,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斷增強。從全國範圍看,氣候複雜多變,每年都有受災減産的區域,也有無災增産的地方,總量上實現相互補償,空間調節餘地大。從水稻本身看,有一定的群體自我調節和産量構成因素的補償能力,個體和群體相互依存和制約最終形成不同的産量結構,比如畝穗數減少了,一定程度上穗粒數就會增加。實際生産中,只要強化災情監測預警、強化防災減災預案落實,只要應對措施到位、補救技術得當,大災之年同樣可以獲得豐收。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