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用電量創新高 經濟復蘇勢頭好

2020-08-26 07:5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入夏以來,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
用電量創新高 經濟復蘇勢頭好

江蘇電網最高負荷5次破億千瓦,浙江電網最高負荷6次創歷史新高,湖北等12個省級電網負荷合計30次創歷史新高……入夏以來,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屢創新高,被視為經濟運行“晴雨錶”的社會用電量上漲勁頭十足,折射出中國經濟復蘇向好的趨勢。

電力消費復蘇快

進入8月,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創出新高。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17日,全國日發電量最高達到246億千瓦時,比去年峰值高出6.86億千瓦時;統調用電負荷最高達到10.76億千瓦,比去年峰值高出2400萬千瓦。

“初步分析,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新高,既有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導致空調負荷快速增長的影響,同時反映了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説。

傳統製造業穩步復蘇,直接體現在用量需求上。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7月,南方五省區製造業同比增長1.0%,較上半年加快2.3個百分點,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其中與“新基建”密切相關的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強勁反彈,5、6、7月當月分別同比增長6.8%、10.7%、10.8%,連續3個月高速增長,引領工業增長。

此外,大部分消費品製造業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體現出國內消費穩步復蘇態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楊晶介紹,二季度,消費品製造業用電量環比增長46.1%;同比下降1.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8.6個百分點。其中,6月消費品製造業用電量實現正增長,同比增加1.9%;部分行業用電量大幅回升,甚至達到兩位數增速。例如,主要立足於國內市場的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傢具製造業和煙草製造業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8.1%、10.0%、10.0%和8.2%。

電力投資增長快

用電需求和電網負荷連攀高峰,電力供給是否“吃得消”?

從産量、産能和設備利用程度看,供電穩定有保障。看産量,發電量持續增長。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9%。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發電同比分別增長6.1%、6.7%、23.2%。看産能,發電裝機容量保持同比增長勢頭。截至7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5億千瓦,同比增長6.7%。看設備利用程度,1-7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2074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11小時。

入夏以來,面對電力需求走高,電力供給側持續發力。國家電網數據顯示,今年夏季,已有華東、西南2個區域電網和15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加上夏季暴雨、颱風、雷電等多發,多地電網在惡劣天氣中受損嚴重。面對疫情和惡劣天氣,國家電網廣大幹部員工經受住多重考驗,有力保障了用電高峰期間的生産生活用電。目前,全國各地電網整體運行平穩。

電子投資快速增長,電力工業發展後勁足。國家能源局日前發佈的1-7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1-7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409萬千瓦,同比增長701萬千瓦;電源工程投資完成2139億元,同比增長51.0%,其中風電1112億元,同比增長164.0%;電網工程投資完成2053億元,同比增長1.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約1.9萬千米,比上年同比增加899千米。

新産業用電增長快

用電量快速增長的背後,還反映出中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態勢。

電能替代拉動用電需求增長明顯,經濟發展更“綠”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電能替代繼續保持較大規模增長,通過加強港口岸電、充電等設施建設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上半年電能替代電量規模達1100億千瓦時左右。據統計,截至6月底,中國各類充電樁保有量已達132.2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5.8萬個,數量位居全球首位。

高技術産業用電需求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凸顯。二季度,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6%,超出工業用電量增速約2個百分點。其中,對比4月來看,5月和6月高技術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分別快速反彈至5.4%和8.4%。進入7月份,汽車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用電量增速也都在兩位數以上。

新業態用電量激增,經濟發展新意十足。楊晶介紹,上半年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網絡信息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7.7%。其中,互聯網數據服務業用電量同比激增71.6%,反映出線上教育、網絡會議等新方式正在快速普及。

“高技術裝備製造業用電量較快回升、網絡信息服務業用電量‘快跑’等,從一個側面説明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中電聯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于崇德説,用電量增速逐月回升中有氣溫升高的因素,但經濟總體逐步復蘇、新動能保持強勁支撐是最主要原因。(記者 汪文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