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跨越40年的特區印記——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的華麗嬗變

2020-09-26 16: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廈門9月26日電 題:跨越40年的特區印記——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的華麗嬗變

新華社記者董建國、閆紅心、顏之宏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廈門市湖裏農業大隊一塊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湖裏,就此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

時光流轉彈指間,從昔日的小漁村華麗變身為現代化城區,湖裏的嬗變成為廈門經濟特區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生動縮影。

特區建設火熱,農民喜變居民

湖裏社區當時叫湖裏村,是湖裏農業大隊下轄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村民過著既耕又漁的日子,生活十分清苦。

1981年10月15日,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也揭開了湖裏社區的嬗變之路。湖裏社區原黨總支書記江國進説,特區建設熱火朝天,大家以愚公移山的幹勁,一磚一瓦地進行特區建設。

設立特區後,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湖裏農業大隊1700多名村民集體轉為“非農業戶口”,享受城鎮居民的各項補貼。身份變化的背後,村民們也有了新的工作——成為建築工人,投入特區建設中去。

“我之前在醫院工作,後來到了建築公司當工人,又調到了公司的醫務室。”回憶起特區建設時的情景,湖裏社區居民楊瑞盛説,當時條件簡陋,缺少大型機械設備,都是人們“肩挑背扛”,常出現意外受傷情況。“挂上醫藥箱,騎上自行車,我們就去工地上巡邏了。”

“以前我們去中山路一帶算是村民‘進城’。”楊瑞盛直言最大的感受,是農民變居民。

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居民生活更加香甜

“華僑一聽説祖國大陸在搞經濟特區,爭相聯絡我們,商討落地事宜。”曾在廈門經濟特區經濟研究室工作的莊維明回憶説,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有不少華僑祖籍就是福建省,“同根同源,都希望在特區能有一番作為。”

祖籍福建的陳應登成為來廈門經濟特區創辦外商獨資企業的“第一人”。1983年,陳應登提交了創辦印華地磚廠的申請。很快,管委會把長岸路一塊剛剛平整出來的土地交給他建設廠房。

隨後,捲煙廠、電子廠、勞務公司等一批外資企業紛至沓來。伴隨著工廠裏的機器轟鳴聲,特區呈現一派繁榮景象。

近年來,隨著廈門跨島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湖裏的産業逐步外遷至島外,留下了成片舊廠房。當地便順勢推動文創産業發展,一個個舊廠房被逐步改造成文創“夢工廠”。如今,置身於這裡的湖裏創意産業園,隨處可見各种老工廠和老式錄音機、黑膠唱片等老物件。復古的獨特氣質,讓這裡成為遊客打卡、劇組取景的網紅地標。

如今的湖裏社區,綠樹成蔭,道路寬闊,歡笑聲不絕於耳。“社區原有的一些倉庫、房子等集體資産,都給我們折算了股份,每人每個月能分紅200元。”楊瑞盛説,隨著外來人口涌入,村民還把閒置的房屋出租賺錢,生活有了保障。

鄰里和睦,基層治理更加高效

早期,隨著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基層治理困境也逐漸凸顯。1997年,江國進擔任湖裏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開始思考如何扭轉社區治安管理困境,湖裏社區聯防巡邏隊應運而生。

“最早成立時聯防巡邏隊有20人,專門負責社區治安巡查工作,處理突發事件、解決矛盾問題等,整個轄區的治安面貌大有改觀。”江國進説,如今湖裏社區鄰里關係和睦,治安早已不是問題。

2018年5月,湖裏社區舊村更新改造項目啟動,一開始大家不理解,擔心簽約交房後收不到租金。在項目意見諮詢會上,江國進率先把自己家變成改造項目的第一棟樓。之後,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青年公寓、家庭公寓、企業公寓……一棟棟有特色、有專業管理的惠民公寓改造完成,湖裏社區開始大變樣了。“從事社區服務工作20多年來,明顯感受到大家越來越認同、支持基層工作。”江國進説。

“以前做衛生,我們每家每戶各幹各的,社區是臟亂差。現在社區統一負責綠化和衛生,鄰里之間關係融洽,整個社區就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楊瑞盛説,40年來,湖裏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看在眼裏,樂在心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