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2020-10-15 15:13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上午10時30分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吳英傑,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齊扎拉介紹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主席臺。(欒海軍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今天在西藏拉薩舉辦的新聞發佈會。西藏是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社會和民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了幫助大家更好深入地了解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此次將新聞發佈會開到雪域高原,讓大家實地感受脫貧攻堅中的西藏故事。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吳英傑先生,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齊扎拉先生,請他們圍繞“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這個主題,向大家介紹西藏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發佈會之後,我們還將組織記者去日喀則、林芝等地實地採訪,這個採訪活動昨天下午實際上已經開始了,參加發佈和採訪活動的記者很多都是從外地趕過來的,大家非常辛苦,我們在這個地方向大家表示感謝。

首先,有請吳英傑書記作介紹。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吳英傑: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我知道,之前大家已經克服了高原缺氧去了許多地方,對你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採訪,我把一些情況再簡單的向大家作個介紹。

在第7個“全國扶貧日”來臨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在拉薩舉辦西藏脫貧攻堅新聞發佈會意義重大。首先,我代表自治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全區各族人民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始終關注貧困地區發展,深情牽掛貧困群眾生活,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不僅樹立了我國扶貧史上的里程碑,也樹立了我們黨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之初全國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的深度貧困地區,始終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殊關懷和大力支持。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佈局,多次主持會議研究部署西藏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之多前所未有,為西藏發展穩定制定的特殊優惠政策、確定的重大項目惠及面之廣前所未有,為西藏各項工作指方向、明路徑、教方法之準前所未有,對西藏廣大幹部群眾關懷厚愛之深前所未有,指導推動西藏包括脫貧攻堅在內的各項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脫貧攻堅工作格外重視、格外關心、格外支持,在全國脫貧攻堅大格局中,把西藏確定為“三區三州”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加大援藏扶貧力度,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上多次對西藏扶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研究制定的脫貧攻堅頂層設計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都給予西藏重點照顧、特殊傾斜。所有這些,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給予了強大的保障,注入了強勁動力。

圖為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吳英傑。(欒海軍 攝)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特殊關懷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著眼“通過脫貧攻堅、讓西藏各族群眾真正感受到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懷,從而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以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係”為工作方法,多措並舉推進脫貧攻堅。

吳英傑:

一是層層壓實脫貧責任。區黨委常委會多次研究深度貧困地市、縣區工作,逐縣分析致貧原因,因縣制定差異化政策,先後制定出臺70多個脫貧攻堅政策文件。調整充實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全國率先成立自治區、地市、縣區、鄉鎮四級脫貧攻堅指揮部,形成了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堅持五級書記抓脫貧,嚴格落實“四包”制度,省級領導同志帶頭聯絡條件最艱苦、脫貧任務最重的深度貧困縣,分片包乾、調研督戰,以上率下、高位高壓推動。組織地市委書記每年圍繞脫貧攻堅這個重點、兼顧綜合,帶領縣區委書記開展現場考評,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對標先進、查漏補缺。堅持區黨委常委督導脫貧攻堅、牽頭抓整改,確保各項脫貧攻堅政策舉措、資金項目、檢視問題落實落地。

二是發展特色産業推動脫貧。我們正確處理好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的關係,處理好城鎮就業和就近就便不離鄉不離土、能幹會幹的關係,大力發展青稞增産、牦牛出欄、旅遊文化、建築建材等優勢産業,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398.9億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2984個,帶動23.8萬貧困人口脫貧,受益群眾超過84萬。大力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在27個縣區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網絡銷售額達2億多元。全區有263種扶貧産品納入國家扶貧産品名錄,累計銷售額達1.5億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鼓勵機關事業單位採購所聯絡貧困村的農畜産品,截至9月底,全區126家區(中)直定點扶貧單位共採購農畜産品7552萬元;落實扶貧崗位6萬餘個,加大對從事旅遊等服務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貧困群眾向一産的轉崗力度,降低了因疫致貧返貧風險。

三是實施易地搬遷促進脫貧。我們正確處理好扶貧搬遷向城鎮聚集和向生産資料富裕、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地區聚集的關係,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區域的貧困人口進行易地搬遷,96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點)全部竣工,26.6萬人已經全部搬遷入住。堅持以崗定搬、以業定遷,將産業扶貧資金的5%用於安置點産業建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

四是推進教育就業加快脫貧。我們深入推進15年公費教育,連續四年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三包標準”,達到年生均3720元;建立0-15歲建檔立卡家庭適齡少年兒童信息庫,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輟學生5213人全部勸返,實現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實行貧困家庭“兩後生”免費接受中職教育,推動高校面向農牧區貧困學生專項招生並落實“三免一補”政策、累計資助在校貧困大學生4.68萬人次。堅持正確處理好高校畢業生政府就業和市場就業的關係,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區外、企業、市場就業或返鄉創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17.63萬人次,轉移就業34.05萬人次。

吳英傑:

五是落實保障政策兜底脫貧。我們將11萬建檔立卡貧困對象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低保、分散和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至年人均4713元、7070元、13213元。落實困難殘疾人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費4.89億元,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200元。將農牧區醫療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555元,將包蟲病、白內障、肺癌、肝癌等20種疾病納入到大病救治範圍,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8種,所有貧困人口均納入醫療保障範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實現動態清零。

六是匯聚援藏力量幫扶脫貧。我們深入貫徹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國務院扶貧辦連續五年在西藏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議,目前已落實援藏項目313個,到位援藏資金195.2億元。深入推進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累計有1004名醫療專家和1676名教師進藏開展組團式援藏。深化拓展援藏扶貧領域,援藏消費扶貧簽約超過20億元,跨省安排就業8000多人,其中高校畢業生5000多人。大力實施“央企助力富民興藏”和“央企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累計投資1752億元,助力産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孵化帶動本土人才。正確處理好央企在西藏發展和解決當地農牧民增收的關係,建立在藏央企按10%比例結對幫扶項目所在地貧困群眾機制,央企在藏機構錄用西藏籍高校畢業生1527人,吸納當地農民工1.12萬人。

七是建強基層黨組織引領脫貧。我們深入開展駐村工作,連續9批選派幹部19.3萬餘人次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連續3批1.6萬餘人次幹部擔任村居第一支部書記,4年多來共落實強基惠民資金33億元。鞏固村居“兩委”班子成員100%是黨員的成果,5年來我們共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3476人,新建標準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513個,農牧區基層組織正在成為聽黨話跟黨走、善團結會發展、能致富保穩定、遇事不糊塗關鍵時刻起作用的反分裂鬥爭橋頭堡、民族團結工作隊、群眾致富的帶頭人。堅持智志雙扶,既“管肚子”更注重“管腦子”,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理性對待宗教,依靠勤勞雙手改變貧困落後面貌,過好今生的幸福生活。深入實施區內企業“百企幫百村”行動,推動703家區內非公企業、社會組織與123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投入資金23.35億元,受益貧困人口7.68萬人。

八是加大資金投入支撐脫貧。2016年以來,全區累計統籌整合涉農資金748.48億元用於脫貧攻堅,年均增幅超過15%,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89.21億元、佔比65.36%,自治區級財政資金161億元、佔比21.51%,地縣財政資金98.27億元、佔比13.13%。自治區按照“管規劃不管審批、管任務不管項目、管總量不管結構、管監督不管實施”的要求,實行資金、任務、權利、責任“四到地市”。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扶貧貼息貸款644億元、小額信貸61.27億元,覆蓋9萬戶次。

九是補齊短板弱項帶動脫貧。我們大力加強水、電、路、訊、網等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7581處,200多萬農牧民群眾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得到解決。排查改造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危房4.36萬戶,實現貧困群眾危房“零存量”。藏中和阿裏電力聯網工程全線貫通,主電網覆蓋67個縣區、4155個行政村、15084個自然村,主電網用電人口達290萬人。新改建農村公路3.82萬公里,696個鄉鎮和5457個行政村通公路,通達率分別達99.86%、99.81%。全區5433個村(居)通光纖寬帶,5393個村(居)通4G網絡。完成11.8萬戶新通電農牧民家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到所有邊境小康村和搬遷安置點。

通過四年多的艱苦努力,到2019年底,西藏74個貧困縣區實現摘帽,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連續四年被中央確定為“綜合評價好”,經第三方評估,西藏脫貧攻堅群眾滿意度達99%以上。全區脫貧攻堅從今年起由集中攻堅階段全面轉入鞏固提升階段。

我區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勝利,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西藏工作重要論述在西藏的成功實踐,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西藏的有力體現,是黨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生動展示。脫貧攻堅不僅轉變了農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生産方式、生活方式,而且培養鍛鍊了一支了解基層、對群眾有感情、工作有能力、解決困難有辦法的幹部隊伍;不僅改善了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而且提高了廣大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使農牧區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不僅讓62.8萬貧困群眾過上了幸福生活,而且培育了一批長期起支撐作用的特色優勢産業,造福了全區各族人民。西藏各族群眾從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切身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更加自覺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我就先介紹這些情況,下面,我和齊扎拉主席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胡凱紅:

謝謝吳英傑書記。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記者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剛才吳書記介紹了西藏脫貧攻堅從今年開始由集中攻堅階段全面轉入鞏固提升的階段,請問我們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鞏固提升脫貧攻堅的成果?謝謝。

吳英傑:

脫貧攻堅完成以後,現在要鞏固提升還需要大量的工作做,首先是黨中央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總書記在剛剛召開的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西藏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就是鞏固好脫貧攻堅的成果。所以説我們在抓好脫貧攻堅摘帽的時候,我們一直注意到脫貧攻堅以後的鞏固問題,所以首先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實“四不摘”,這個大家都比較清楚了,要保持現有的幫扶工作體制不變、機制政策不斷、力度不減,確保貧困群眾不返貧。這項工作應該説我們已經扎紮實實落實到了,所以我們就此,2019年6月專門出臺了一個《關於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指導意見》。

第二是要建立一個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人口、邊緣人口定期核查、動態管理,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對因病因災等特殊原因致貧返貧的群眾動態清零。這件事情我們是先把它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實際西藏的群眾返貧包括因病返貧的問題,在西藏你們下一步還要去採訪,還要去看,不會有太多的問題,因為西藏的農牧民享受到了全中國農牧民都沒有享受到的優惠政策。所以我前面介紹的時候,在醫療、在其他方面國家的補助政策標準是比較高的,而且是落實到位的,不管是貧困戶,非貧困戶的大病統籌問題和一般病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治療,這個情況不會出現,但是我們做好保障。

第三是把産業鞏固好。産業是今後脫貧以後能夠致富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西藏經過這麼些年來的發展,黨中央關懷,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全國人民的支持,我們西藏的産業發展到了這個時候了。所以有一些産業的發展不要説你們不信,我都不信,但是確實發展的很好。我作為一個在青藏高原60多年的同志,我都沒有想到通過脫貧攻堅以後,藏中這一帶以前沒有聽説過長葡萄,現在引進産業,通過科技手段,1畝地的葡萄兩三千斤,葡萄造酒昌都左貢縣葡萄,福建一個企業進來造的酒名字叫成功紅,一瓶酒賣3900塊錢,我很擔心,造出的酒産量比較小,我都沒有見過,他們老闆跟我説,我們這個酒在內地脫銷。這類的産業帶動力太大了。過去一畝地種青稞,刨去成本滿打滿算五六百塊錢,現在一畝地變成大棚,日喀則白朗縣一個蔬菜大棚一年下來好了十多萬塊錢,一個大棚幾畝地十多萬塊錢,既改善了老百姓的飲食結構,過去在西藏有句話叫“富人吃菜、窮人吃肉”,是牧區,現在各種蔬菜帶動了老百姓飲食結構的調整,也帶動了勞動力參與到大棚中去。當然這個産業説起來就多了,所以我們很有信心。

第四是要開展就業培訓,提供農牧民勞動的技能培訓力量,加大崗位開拓力度,不斷的拓寬貧困人口就業的渠道。現在老百姓也非常切實的感受到自己迫切的要求提高的技能。我前不久到技師學院了解,其中就碰到幾位搬遷的貧困戶,有的是從深山裏搬出來的,到那兒以後我説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嗎?老百姓説我有點意見書記,我説你説吧。他説我現在在技師學院給我培訓的技能是一般技能,掙錢少,我想學更高一點水平的技能。這是我親自碰到的。我説好啊,我給技師學院負責的同志説你們下午就安排,他既然有這麼好的積極性,因為在西藏,比如在工地上拉拉板車、挖挖沙子、挑挑石料,一般一天200多塊錢。但是如果你有技術,能夠綁鋼筋,能夠刷白灰等等,那就是一百到五百,老百姓看的很清楚,這個是有名有姓,你們如果有興趣,我們待會兒把地方和名字都提供給你們,你們去聊。我還盯著這個事兒,過了一段時間我去問怎麼樣了?現在不光他一個人,更多的老百姓願意學技術。這塊他們也看清楚了,技能提高對他們今後的長期致富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五是要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圍繞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等方面補齊農牧區基礎設施。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西藏的貧困群眾的搬遷面這麼大,大家知道現在大數350萬人,120萬平方公里,放出去誰也見不到誰,談個對象都很麻煩,現在要適度的規模集中,在適度規模集中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保證他們享受到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和公共服務給他們帶來的便利。所以在這方面,自治區這幾年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黨中央、總書記、克強總理的親自關心下,我們西藏的貧困搬遷是全國比例最高的,我們60多萬人搬了23萬人,所以現在看來,經過了搬遷,按照總書記把“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搬出來,另外使他們更好的享受到公共服務,這塊工作是很好的。

第六是要繼續強化政策保障,促進脫貧攻堅,下一步與鄉村振興、與小康社會的建設有機的銜接,還有我們在“十四五”的規劃編制中,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就是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一切體現以人民中心,把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放在我們心上,通過政策把這些沒有勞動力或者是無保護或者還有一些因病,這些比例比較低的保障好。我們很有信心,請你們下去多看,因為我們在去年驗收的時候,我們就做好了請新聞單位監督的準備,特別是我們還有一些對西藏脫貧攻堅拿著放大鏡來檢查我們脫貧攻堅是否完成好,我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也做好了工作準備,請大家到基層去了解調研。謝謝。

香港大公報文匯報記者:

西藏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之後是否存在返貧的風險,將採取哪些措施防止返貧?謝謝。

吳英傑:

實際上剛才我講的前面的問題和這個問題關聯度是很高的,消除絕對貧困後返貧和致貧的一定會有,這是一個相對的。因為我們脫貧以後他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按照他的標準總會有一些人出現這些情況。但是這個方面我們立足區情,我們今年4月專門研究制定了一個西藏自治區《關於建立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辦法》,明確了監測預警發現機制、報告機制、幫扶機制的工作措施要求,監測觸角延伸到了各個環節,不留死角,這個問題首先要發現,這個機制非常重要。我剛才講了西藏地廣人稀,老百姓分佈比較分散,所以有一些自然村在一些山高谷深的地方突然出現問題,首先你有一個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要精準發現,所以要有一個監測機制。機制監測了以後,我們將建檔立卡穩定脫貧質量不高,鞏固任務的脫困戶和收入低於6000元,在西藏我們是按低於6000元的標準,這個標準已經高於國家扶貧標準的1.5倍,但是在西藏我們考慮到群眾的生活和內地的生活不太一樣,因為西藏的生活老百姓要吃要喝酥油茶的,是要吃肉的,內地的老百姓有菜、油、蛋、米可以過,但是老百姓酥油茶的開支還是比較高,所以我們把標準定的高於國家標準1.5倍。把這個標準定完以後,就把這些對象全部納入了監測範圍,縣區對各鄉鎮審核上報的監測對象全面分析研究、審核認定、發出預警,並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和現行的扶貧標準,本著先保障生活、後補辦手續的原則,及時啟動幫扶機制。當然,對需要長期幫扶的因戶因人因貧施策,經實地考察評估後認為已消除不穩定脫貧或致貧因素了,達到穩定脫貧了,還要及時的對賬消號,解除預警,並實行全程動態管理。截止9月3日,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我區監測對象共有4782戶、19156人,其中這裡面有邊緣戶2553戶、10762人,脫貧檢測戶2189戶、8394人,告訴大家這個數字就證明我們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通過動態監管,今年以來全區目前為止未出現返貧和新致貧的貧困人口。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我們知道西藏有很多的藏民,在整個扶貧過程中,請問官方是怎麼確保他們傳統的文化語言和習俗得到一定的保存?謝謝。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 齊扎拉: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西藏是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同時還有漢族、蒙古族、納西族、門巴族、珞巴族等40多個民族。首先,保存他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習俗,不管哪個民族,中國境內的包括西藏境內的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對中華文化優秀的一系列要保護、要繼承,同樣如此,西藏境內各民族的包括語言、習俗、文化這一系列都受法律保護,在脫貧攻堅當中我們特別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就是怎樣在脫貧中能夠把傳統的民俗建築,實際上我們的文化、建築、勞動方式、生活方式包括語言,怎樣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圖為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齊扎拉。(欒海軍 攝)

一是繼續鞏固和提高民族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按照我們的一系列無論是學校教育,整個鄉村社區文化裏面都有民族語言的保護和使用,包括藏文版的西藏日報、人民日報,包括每個寺廟,最偏遠的寺廟都可以看到藏文版的一系列的報紙,包括藏語電視臺,這些都可以收聽收看,這方面是非常方便的。包括脫貧攻堅當中也有效的把它銜接了。西藏自治區每年出版的藏文圖書刊物就有上百種,影視、網絡、報刊、課本,這一系列應該説都有市場和銷售,這方面和我們的文化繁榮同步進行。

二是西藏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了保護傳承。幾十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我區也先後組織了大規模有系統的普查、蒐集、整理、研究、出版,蒐集了各種傳統的音樂、曲藝1萬多首,3000多萬字的影像資料,包括在搬遷當中,對一些極高海拔的,包括對一些特殊區域的古村落、古村寨全部把它作為保護地保護了下來,雖然老百姓從這些地方搬了下來,但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繼續能夠保護下來,同時包括藏戲、格薩爾、藏醫藥浴法,去年我們成功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産目錄,總的現在西藏是89項,96人列入國家級代表性的項目名錄裏面,出臺實施了《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辦法》,累計投入資金是最大的。包括新搬遷的點,建築風格、文化元素,結合著現代文化,進去裏面可以看到現代的,包括供暖的問題、供電的問題都有,但是民族元素、傳統文化元素,可以在街區房子裏面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文化繼承傳承,我們在這方面應該説處理的比較好。特別是對一些重點的區域,包括對布達拉宮的文物、文獻等等都是做了全面的保護,一如既往的做。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一個致富的重要路徑,我們在注重文化保護的同時,深入開展了非遺+扶貧大活動,把傳統非遺的文化怎樣和有機的脫貧結合,比如我們在西藏拉薩的文化産業園區就有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地,這是深圳幫助援助建的,這裡面我們把文化能人,通過線上和線下,通過創意和貧困戶聯絡起來,利益聯絡在一塊,在日喀則、拉薩、山南、昌都都推廣一系列的小工藝傳統的作坊建設,這樣既保留了文化遺産的延續,又有效的帶動了脫貧攻堅,而且使傳統的唐卡、繪畫、工坊、編織、木雕、藏鑲,也在西藏扶貧産品中得到推廣,希望請記者朋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每個産品後面在脫貧攻堅之後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每一個産品後面都有黨和政府包括援藏幹部注入的心血,包括資金的支持,包括智力的支持,這方面應該説做的非常好,可以看到西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在脫貧攻堅當中不僅沒有消失,而且繼續發揚光大。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知道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請問西藏自治區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方面採取了哪些做法?謝謝。

齊扎拉:

謝謝你的提問。西藏的內生動力與其他省區相比確實更艱巨,但這幾年我們一直落實總書記的一句話“幸福不會從天降、好日子是幹出來的、脫貧攻堅終究要靠人民群眾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實際上總書記在脫貧攻堅當中對深度貧困地區提出了要求,因此西藏自治區一直就按照這項工作來開展。為什麼西藏有特殊性?一是我們勞動力的素質確實與其他省區來比,素質相對偏低,特別是文化包括有技能的,剛才英傑書記介紹了這方面相對弱。再一個有傳統習俗,我們這裡有許多少數民族把致富的希望要不就是寄託在靠養牦牛、養羊,沒有雪災、沒有自然災害,再一個是靠山吃山,比如丁青、巴青兩縣群眾過度依賴蟲草,蟲草價格好了、年份好了,他就可以多賺一筆錢,賺了以後真正瀟灑過一年小日子,寄託在這樣的比較多。同時西藏的一些陳規陋習,主要是宗教的消極影響,就是注重來生、來世,現世今生的內心幸福追求確實有薄弱點,因此西藏扶智的,在管好肚子的同時要管好腦子,在富好肚子的同時繼續做好富好腦子這項工作,在脫貧攻堅一開始就是高度重視繼續抓的。這方面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加大脫貧攻堅宣傳力度。把好政策、好日子、好典型、好經驗,黨和政府是怎麼要求大家來做的,讓每一個貧困群眾看到希望,讓他看到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富得有尊嚴,我們在這上面下決心,來激發宣傳他。二是開展比學趕超的一系列競賽,利用聯戶相幫等方式,誰幹得好,典型的,鄉長帶著典型走。同樣一片厚土,為什麼他能夠做到自己勤勞致富我不能?讓他們多學學、多看看,這在西藏的群眾上相互學習,也激發了他勤勞致富的本領。包括我們的一些機制,通過公益性的崗位,通過一些工程建設項目,不養懶漢,讓他盡可能地去,甚至在開始的時候只要學到技術了,我們給他補助,讓他出去。剛才英傑書記談到,才開始到工地上打工,150塊錢、200塊錢的收入,到後來他看看那個工種比這個工種要強,他就激發內生的活力去學那個。我們在雙湖,牧民的小孩通過扶志和扶智的結合,追求勞動創造、改變生活慾望很強烈,效果應該説還是非常好。三是我們在全區開展了“四講四愛”群眾教育活動,引導群眾崇尚科學、反對愚昧,養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於激發他們熱愛生活、追求生活,通過勞動來創造未來。有了這個需求,我們再把正確的扶貧導向,政策設計上的非常規範,怎樣鼓勵能幹、會幹、多幹的,弱一點的包括殘疾人我們都是鼓勵他身殘志不殘,自治區殘聯這幾年每月進行專題培訓,為2772名貧困殘疾人提供實用技術培訓,85%的人能夠在作坊裏面、在家庭裏面創造自己的生活,能夠解決自己的貧困問題,因此這樣的扶智成效還是好。同時我們對講好西藏脫貧攻堅的故事,講好故事用這個來激發,更多的人增強“五個認同”,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西班牙埃菲社記者: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西藏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扶貧搬遷是屬於強制性的還是自願性的?舉例來説,以2016年為例,有多少人參加到了易地扶貧搬遷?有多少人現在還生活在山溝裏?第二個問題,我關注到在2018年的時候,西藏自治區的總人口大概是340萬人,現在2020年,我想問一下在過去兩年裏,人口有沒有增長?增長的比例中有多少是藏族人口?有多少是漢族人口?第三個問題,關於西藏自治區的荒漠化,這個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如果是得到了解決的話,主要措施是什麼?謝謝。

吳英傑:

易地扶貧搬遷現在總共是搬了26.6萬人,我回答你這個問題,你問哪些人還住在山溝裏我沒法回答你,因為搬完遷以後我們還都在山溝裏,因為西藏整個都在山溝裏。但是我們能向城鎮搬的就搬在了城鎮附近,能向生産資料相對富裕、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就向這些地方搬。搬遷以後,我們應搬盡搬已經搬完了。另外,是不是強制性的,我們搬遷一開始就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群眾自願,所以在開始搬遷的時候,確實有一些年紀大故土難離的群眾。但是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搬遷政策宣傳,二是西藏的老百姓更相信眼前的事實,他相信看到的地方,所以我們在搬遷點蓋好房子以後,我們都是把群眾請過來,讓他們先看,看完以後包括房子的戶型設計,客廳放在哪,他的生活在哪,都讓他們提意見,最終他們都很自願的搬進來。現在我們著急的不是有不搬的,我們著急的是有些不夠搬遷條件的還想搬,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做好工作,當然這就不是扶貧搬遷了。比如剛才主席講到我們還有極高海拔的搬遷,為了保護生態,我們還要讓海拔4800以上的群眾往下搬,還有一些地廣人稀的相對集中的問題,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完全是尊重群眾自願,現在群眾是自願想搬,沒有不搬的,我們現在著急的是想搬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西藏的人口問題,最新的統計我們掌握的大概是351萬左右,過去大家講340萬,這是動態的,這幾年西藏人口發展比較快,是根據我們醫療設施,國家對西藏實行了特殊的醫療設施。比如説住院分娩,我們西藏的住院分娩,在內地女同志生小孩是千方百計到醫院,要選好醫院,西藏由於歷史的原因,好多婦女生孩子是在家裏,所以嬰兒死亡率比較高,所以國家實行了最特殊的政策,婦女孕婦入院分娩,各地鄉鎮單位政府都要派人專門護理,還要給補助,所以由於入院分娩的比例提高以後,現在嬰幼兒的死亡率,出生新生兒的死亡率大大的降低,所以人口的增長應該説比較快,大數351萬左右。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西藏關於荒漠化的問題。西藏的生態問題一直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每講生態必講西藏,保護好西藏高原的一草一木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突出貢獻,現在還提出中國對亞洲、對世界的貢獻。所以説這些年來由於氣候變暖,確實出現一些荒漠化的問題,但是針對這個荒漠化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指揮,安排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現在青藏高原科考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組織了全世界冰川凍土荒漠的專家,現在正在進行。結合當前的形勢,我們對西藏生態保護有八個字,前四個字是“積極保護”,後四個字是“有所作為”。在保護的基礎上,比如我們近幾年提出來在有條件的地方消除“無樹戶”,這個“無樹戶”指的單位和戶,經過我們近五年的努力,我們消除了10.47萬戶可以種樹沒種樹的地方,現在應該感覺到如果來過的記者,可以感覺到拉薩的綠化,我們結合實際,在各個地市都通過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來做這些生態保護的問題。對荒漠化的問題我們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在第二次科考以後,中央會支持西藏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本身在這個問題上,西藏作為安全生態屏障,我們每年都要投入幾十億進行保護,能做的事先把它做起來。另外,我也可以給記者同志説,目前西藏的荒漠化問題還是可控的,不是説對生態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還是可控的。

彭博新聞社記者:

有外界的研究機構最近發佈了報告,宣稱自治區有強烈的要求牧民、農民參與職業培訓,並強迫他們轉移就業,這情況是否屬實?另外,外出外公的牧民、農民,他們如果外地就業不習慣、不願意,能否回西藏?您這方面的情況能不能多介紹一下?謝謝。

齊扎拉:

謝謝。首先不存在強迫,剛才書記也談到,我也介紹了,老百姓有強烈的願望外出打工,老百姓有強烈的願望想去學技術,而且政府順應了他的願望和需求,因此按照“六穩”,現在國務院提出來其中就是“穩就業”,包括農民勞動力的轉移也是“六穩”之首,因此他只有通過勞動力的轉移才能夠實現增收。比如我的扶貧聯絡點是在雙湖縣,就是海拔4800米以上的,過去全縣的勞動力基本就在放牛放羊這個行當,基本上1/2左右的勞動力相對來説是閒置的,因此怎樣讓這些閒置的勞動力出來,能夠通過勞動,通過學技能增加收入,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包括老百姓的意願,我們針對他的需求,你願意學什麼我們定向培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做了調研研究,報名最多的是學駕駛的,從過去騎馬到現在開摩托車,他覺得這是一個最需要學的勞動技術。第二是他覺得工程項目可以加大他的勞動收入,而且是稀缺性的,比如前幾年在拉薩工作的時候,冬季的時候需要電焊,因為海拔高、缺氧,很多內地回去了以後,四級的電焊工開到800塊錢,在春節前後就很難找到人,這就出現了市場的極大需求。這幾年我們加大這方面的培訓,實際上我們一是老百姓自願,再一個市場也是有需要的。技能培訓對接好,培訓的對像是初中高中畢業以後的,現在拉薩市有2所職業學校,每個其他的地區各有1所職業學校,有差異性的,自治區有高級職業學校,這些都是可以選擇自願來學的,而且非常受到農牧民的歡迎。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有的除了在西藏區內就業以外,有的也出去,有的到青海、雲南、四川,甚至到援藏省區去的都有,這裡面有一個,我們給他的補助,給返往的路費,一句話就是回來的路費都出,歡迎他回來,非常自願的給他補助,開闊視野,讓他多看,與其在整個牧場裏面曬著太陽,風吹日曬的,不如走出去,走出大山,走出雪域高原,看看外面的世界。比如日喀則在這方面做的是最好的,我們前段時間開了會議,日喀則的勞動力轉移今年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我們的目標任務全區要完成63萬人次,日喀則已經超額完成,全區在10月份的時候也全部完成,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特別是今年疫情來的情況下,我們有的才開始,5月份之前有的旅遊景點景區、酒店飯店生意不是那麼好,把這部分勞動力通過培訓以後轉到其他上面去。今年我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上半年1-6月份增長10.2%,這10.2%裏面勞動力的收入佔的比重是很大的一塊,勞動力的收入裏面有技術含量的收入比重在不斷提高,因此應該説這是受群眾歡迎,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好,這項工作老百姓擁護,我們各級黨委政府是為老百姓服務,人民群眾有期盼我們就順從來培訓,到哪一天社會老百姓覺得市場也飽和了,他的技術也學完了,他需要技術工作,以及正規的學校培養的結構短板需求全部補完了,不需要的時候,傳統的就不再了,但是新的像互聯網的、電商的、包括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肯定技術培訓是一個世界大勢、中國大勢,也是西藏大勢,因此我們會繼續把這項工作做好。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西藏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同時,西藏部分縣區也發生了地震、泥石流等等自然災害,對群眾的持續增收産生了一定影響。我想請問西藏自治區有採取哪些應對措施呢?

齊扎拉:

首先謝謝記者同志對西藏自然災害和這一系列問題的關心關注。西藏青藏高原成熟晚,比較年輕,因此全區範圍內乾旱、雪災、洪澇、冰凍特別是地震,地震引發的泥石流、滑坡、塌方這一系列都是不斷的發生,特別是地震,許多都是在阿裏、那曲,每天都是二級三級的地震,幾乎每天都有,而且大到雅江的堵塞、金沙江流域的堵塞,自治災害非常頻繁。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中央的關心、各方面的支持,措施正確,可以説到現在為止,這幾年沒有因為地質災害、自然災害引起一起人員傷亡的重大事件,金沙江堵塞了這麼長,沒一個傷的,沒一個死的,雅魯藏布江,就是雅江堵塞也沒有一個傷的,我們防範的措施、科技力量、預警系統不斷的在完善,沒有人員傷亡。

其中我們採取的措施,為什麼沒有人員傷亡?第一,應急系統全部健全,西藏除了火山和海洋以外的自然災害都有,因此我們的應急預案,除了火山和海洋的以外,全部的應急預案,九大應急預案方案、20多個子方案都是有一成套的,一是保證群眾安全。二是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的生産生活,就拿今年來講,我們在這一塊上,中央財政下達給我們的救災資金是1.72億元,自治區本級安排的是1.79億元,兩個相加將近3億多的,應急的群眾安置這方面,同時因為泥石流滑坡,交通將近上億的安排,包括機械組織、人員、電力、保修,整個通路、通電、通訊、醫療保障全部是循環制在走,一旦發生的時候,群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以內,安全救治、防護措施,正常用電、正常通訊恢復這方面西藏做的已經是好的。

第二,加大復工復産協調,包括今年的疫情出現了以後,黨中央、國務院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大家知道唯一1例,但是是全區上上下下,因此在這樣的應急面前,到6月份的時候,旅遊業是恢復的最好的,我們今年的旅遊,5月份是全國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我們的航空在今年8月份實現了單日、單周、單月曆史上最好的時間,航班的起降架次突破了歷史最高,航空的人次由小飛機變成了大飛機,實現了歷史新高,貨運量實現了歷史新高,因此西藏的旅遊業實現了雖然是疫情,但是從自駕遊一直爆滿,無論是從金沙江邊、瀾滄江畔到阿裏的神山聖湖,確實今年遊客非常滿,包括鐵路,國家旅遊局文旅部也支持,開通了西藏專門的旅遊專項列車,這一系列的,航空、鐵路、公路全流域,整個交通物流起來了。這就説明了一個,我們的制度優勢,在共産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下,西藏在歷史上過去是不可以想象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

再一個是穩崗穩就業,無論是整個面對今年的疫情,還是其他的,採取了一些特殊的政策,包括400萬以上的項目交由農民工來施工,包括一系列的對穩崗的政策,餐飲行業特殊補助,包括特殊的消費券的認定,特別是農牧民勞動力的轉移,我們每月開一次調度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做到不管有針對的重大疫情防控下我們的措施已經很見效,小的包括金沙江兩次堵塞以後,黨委政府研究,我們就把該搬的徹底搬,事不過三。疫情包括自然災害頻繁,但是西藏各族群眾是安全的,未來哪怕是再大的自然災害來臨,應該説西藏的應對措施,一系列應對體系風險防範應該是科學有序的,我們在這方面的準備是充分的。謝謝。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塔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進入西藏限制,因為措施是對西藏的應急有直接影響,特別是對旅遊方面,所以你可不可以給我介紹一下去年,比如説多少國外和國內的旅游來到西藏,西藏政府有沒有計劃取消現在進入西藏的限制?謝謝。

吳英傑:

謝謝塔斯社的記者,很關心我們。我想先跟你商量一下,你的題目是不是不要提問説計劃取消進入西藏的限制,因為我們沒有限制過外國人來西藏,從來沒有限制過外國人來西藏。光去年我們進到西藏來旅遊的人次大概達到了54萬多人,比去年統計還增長了13.8%,今年我們信心滿滿的還要多增長一些,結果因為新冠影響,現在沒有新的數據。西藏把旅遊作為西藏的主導産業,我們很希望全世界各國對西藏有興趣的遊客,能夠到西藏來旅遊。我記得我在去年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還專門講了一段,特別歡迎來。可能是你覺得西藏限制,是不是我們有一個關於進藏確認函的問題,你們理解是不是被限制了。西藏這個地方你也知道,海拔高、氣候條件差,再一個,有一些不可進入的地方救助條件和醫療條件比較差,過去遇到過這些情況,外國人遊客進來以後,他們太富有冒險精神,到了比較高的地方,後來我們的老百姓發現有賬篷,去了一看外國遊客已經在裏面死亡了,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後來研究決定有一個確認函,你來了以後,你來了,我們確認一下,然後我們好根據你的要求到哪些地方去,好提供你的服務,提供你的醫療保障。所以這些年來由於有了西藏進藏的確認函以後,我們這些年來沒有發生過外國遊客到西藏來出現特殊情況的意外,保障了外國遊客的生命安全。這方面我希望你回去以後幫我們多宣傳宣傳。包括我們冬天旅遊的時候,我們把所有的5A區的景區免費,包括布達拉宮大昭寺都免費,住宿都是非常低的價格,甚至協調鐵路、民航降低價格,歡迎大家來看。當然希望大家來了之後,把一個真實的西藏展現給全世界。

CGTN記者:

剛才有聽到您提到要加大援藏的力度,請問對口援藏扶貧工作在西藏的脫貧攻堅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另外,圍繞鞏固西藏的脫貧攻堅成果,在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方面有哪些安排?謝謝。

齊扎拉:

謝謝提問,我來回答。應該説對口援藏工作是黨中央制定的援藏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脫貧攻堅2016年啟動以來,中央部委對口援藏的省市,中央企業聚焦精準脫貧,不僅加大了援藏的力度,而且更精準、更聚焦在貧困人口、重點貧困區域上來,重點圍繞著從過去的“輸血式”轉向“造血式”的扶貧轉變,這方面加大了力度。可以説援藏的省市和中央企業都把80%以上的資金用於到基層民生領域,到深度貧困區域,對到了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上。這一系列的措施強有力的推進了西藏自治區“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的徹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水平的提升,而且有了一個可喜的變化,從給錢給物給到給資金技術人才,比如北京市幫扶拉薩市,他就把農戶個體和企業對接起來,把拉薩凈土集團對接起來,與北京的二商集團牽手,建議互為市場合作機制,在北京西單等地開設了15家北京拉薩凈土的專賣店,拓展了西藏土特産品在北京的銷售渠道。比如在江蘇專門建立了大廈,包括在山東、重慶,西藏的藏香豬拉到了廈門價格翻了三番以上,這些都是靠對口援藏電商商業合作推進的。再比如山東省引進了壽光蔬菜集團,在白朗縣投資,這次脫貧攻堅當中,把扶貧資金和本地的資金結合起來,極大的提高了白朗蔬菜生産從種植到加工到市場一體化的往全國市場甚至往境外走,把整個提高很快。再比如寶鋼五鋼集團,它利用自己方面的優勢,支持日喀則把裝配式的建築材料,我們搞扶貧搬遷、蔬菜大棚往其他地方去需要裝配式的房子,它把這個産業和日喀則結合起來,因此到農戶、到企業這樣的效果應該説非常好,這是對産業上出現了帶動,這是非常好的態勢。

再一個,脫貧攻堅扶智教師骨幹教師培訓計劃,1004多名醫療專家和1676名教師組團式援藏,把西藏的短板,教育、衛生兩個短板有了極大的提高,特別是我們在消除包蟲病防治,這是一個地方病疑難雜症,全球都是很難攻克的,脫貧攻堅打響以來,援藏的17個省市和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560多臺B超機到了雪域高原,全人口篩查,98.9%的全人口篩查,用3年的時間國家疾控中心檢測完西藏包蟲病的防治已經達到國家的標準,這就是靠援藏來完成的,包括我們的組團式醫療,大量的醫生從縣一直到這裡,我們西藏人均預期壽命從60.7歲到現在70.6歲,這個提高裏面,除了剛才書記講的嬰幼兒的出生率,我們加大了這方面的防治,再加上組團式的方面加大了支持醫療的力度,因此應該説對西藏的脫貧攻堅這方面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比如開了兩次援藏專題深度貧困地區對口支援扶貧工作會議,這都是國務院扶貧辦專門召開了兩次會議上確定的對口援藏項目,市場化招商的313個項目到位資金現在已經是195.2億元,資金到位率非常好,而且確實這批原則項目不僅帶來的是資金,帶來的是技術,帶來的是人才,帶來的是市場,更帶來的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帶來了一家親的觀念,大家對西藏各族群眾覺得確實是祖國大家庭,對我們的關心支持。因此脫貧攻堅援藏既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有強大的對老百姓,對中華民族一家親,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這方面效果非常好。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七次會議的要求,把援藏工作和對口的更精準、更緊密,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胡凱紅: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的答問環節先到這個地方,最後再請書記講幾句。

吳英傑:

大家可能還有很多問題,不要緊,下來可以找我們有關部門了解,我們還可以給你們提供書面的材料,大家這個時候來了,也是到了晚秋了,西藏的氣候確實有一點變化,但是大家能夠來我也非常感謝,是在關心西藏,是關心西藏的各族人民。所以説我們會全力以赴的提供你們所需要的一些資料,幫助你們解疑釋惑。另外,也希望你們把一個在黨的領導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後,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下,西藏發生的巨大的變化展現給世界,展現給內地的各位。同時我也希望你們既然來了,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深入到田間地頭,深入到農戶,深入到牧場,感受一下西藏的風光,領略一下西藏的文化,也感受到西藏廣大藏族群眾還有其他的少數民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對共産黨這麼多年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下,他們過到的幸福生活洋溢在臉上的表情,最後還是祝大家身體健康,在西藏第一位保重身體。

胡凱紅:

剛才吳書記和扎拉主席和大家做了很好的交流,相信對大家更好地了解西藏、了解西藏的脫貧攻堅會很有幫助的。昨天下午會議之後我們記者就投入了採訪,下面大家還會到一些地方看看,相信大家邊走邊看,一定會有很多收穫。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吳書記,謝謝扎拉主席,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